由此看来,之前确实想岔了,秦国并未打算过河拆桥,其气量远胜预期。
“李牧谢过三位上将军。”
“从此以后——”
“这三十万大军便是大秦的锐士,愿为大秦效力,为炎黄尽忠。” 李牧以宣誓般的语气大声宣布。
在场所有人齐呼:“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顷刻之间,
整座代城因这嘹亮的呐喊沸腾起来,“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 “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
代城内外,三十万原本赵军战士和城外六十万大秦精兵同时高举武器齐声呐喊,天地间充斥着一片和谐氛围,再也不复战争隐患。
而这一切正是赵祁竭力促成的结果。
“我炎黄族裔、我炎黄将士本就该这样齐心协力。
对外族来说又能算什么呢?”
聆听着震撼的呼声,赵祁心中同样感慨万千。
身为经历过两世之人,深知炎黄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对于数千年之前族群遭遇过的劫难洞悉于心。
秦汉时期的辉煌不再赘述,但到了东汉末年,骨肉相残,三国割据,晋统天下,那是一段炎黄最黑暗的日子,族群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既然我来到这个世界,就绝不容许再有任何危害炎黄存续的事情发生。”
“哪怕日后始皇驾崩,只要身为炎黄子民,我必重建属于我们的荣耀权威。
苍穹浩渺,四海辽阔,唯我炎黄可当其尊,任何企图侵犯我族群之辈,必将遭受毁灭性的后果!” 赵祁攥紧拳头,心中充盈着无上的自豪与骄傲。
李牧投降之后,局势顺利过渡,并无波折。
开始着手将三十万士兵融入大秦军制,并逐步实施秦朝特色的军功爵位制。
有李牧协作,自然毫无障碍可言。
然而,随着李牧向秦投降,代地的三十万军队尽入秦国之手。
与此同时,燕国与齐国派驻在代地的密探,在惊恐之余迅速将代地的情形上报本国。
事态已然朝着他们难以驾驭的方向转变。
在这数月中,李牧驻兵守护代地时,两国曾派遣使者联络并输送了大量粮草物资,意图促使李牧稳固代地防御不失。
毕竟,代地毗邻齐、燕两国,一旦失守,便是唇亡齿寒之境。
但到如今,李牧归顺秦国,所有事态均已超乎预料,除了藏匿或撤离代地外,再无其他转机。
在韩国境内新郑城中,冯去疾激动不已地对韩非说道:“赵国在代地取得了胜利。”韩非闻之震惊反问道:“又是那位赵将军?”心中暗自思索着这一年多来,赵祁之功远胜蓝田和函谷关,灭赵首功当属于他。
冯去疾接着道:“没错。
李牧是赵国的上将军之一,并是赵国三大上将中最年轻的那一位,带兵能力出众。
此前统率三十万大军于代地抵御,令王翦与桓漪两员大将皆损兵折将难克其地。”
而赵祁一到代地,并未发起猛攻,而是以情感沟通,晓之以理,以攻心为策略,说服了李牧的投降。
由此一役,“我秦国免去了激烈攻伐所导致的数十万伤亡,代地这三十万雄师全数并入我军,赵国原边境精锐成为了我们的力量增援。”
冯去疾笑道:“即使是王翦与桓漪两位都无法化解的局面,赵祁将军一举破解。
实在是令人佩服。”
听到这些话语,韩非也露出笑意,心下却感叹道主上的才能非凡:“他不仅让三位赵国大将中的两人殒命刀下,最后剩余的一人也顺利劝降。”
随后,韩非试探问:“既然在代地取得了辉煌成就,赵将军大概要移至韩境把守吧?”
冯去疾回:“尚未一定。
目前,赵将军还在邯郸,不过主力军队已前往晋阳据点守卫着三晋连接之处的大门。
三晋已有两者被秦国征服,魏国已然陷入秦国领土包围圈中,一旦彻底掌控赵国土疆,就会对他魏国动手。”
“到时候魏国会如狗急跳墙般应对。”冯去疾又提到:“这赵国既已安定下来不知陛下会派何许人前来管辖?”
韩非带着些好奇问道。
冯去疾说:“此番赵将军功劳显着,说不定赵国土壤将会交予其治理,并且他的军势还未扩编。
此次缴获的赵国投降部队正是赵将军扩充兵力之基底。”
当然这也是冯去疾个人猜测,具体还是要看君王定夺。
从他的判断来说,如同韩国一般,或许当今大王还是会让赵祁镇守新占领区域。
毕竟现在赵祁已成为上将军。
只是他还没有设立自己的大营基地。
比如雍城大营、蓝田大营及函谷大营,各有一方所属的统领者负责指挥调度。
每一处设立的营部都有着特殊意义。
雍城大营拱卫都城咸阳安全无忧;若是遇到咸阳战事紧急状况,可以迅速救援咸阳。
而且雍城处于北方,若北边异族犯扰,则该大营能速调援兵前往前线。
历史中蒙氏家族守护北方边境就是基于雍城军备的基础延申。
此外还有另一层面的内容......
蓝田营寨位于大秦东疆,既是向东开疆的前哨,也是拱卫腹地的屏障。
再看函谷营寨,依托险要函谷关而建,与蓝田营寨一样可攻可守。
他国若想入侵大秦,必须先破函谷天险。
而今,大秦实力傲视诸雄,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接连灭掉韩国和赵国。
天下格局因而生变。
赵祁在这场巨变中崭露头角,荣升上将军之位,正体现了大秦的强劲势头。
若是赵祁另建新营,应该不会再是秦国原有领土之内,更可能是在刚刚归附的赵、韩之地。
眼下赵国降卒主要集中在邯郸,因此在赵地设置营寨的可能性极大,以便稳定赵、韩局势。
“冯大人所言极是。”韩非点头表示赞同。
虽未曾亲眼得见嬴政,但其心中推测与之相吻合:赵国已然平定,理应有重将把守。
论功行赏,赵祁顺理成章成为定赵首功之人。
然而,“如今韩国军政皆已纳入囊中。”冯去疾目光转向韩非微笑而言,“关于你个人之事,也需要有个了断。”
我?
韩非不禁感到疑惑:“这两载经营韩国勤勉尽力,为我国立下赫赫功劳,要是没有你,绝不会这么快将韩地全然掌控。
此番大功,我早已记下。”
更重要的是,在征伐赵国之时冯去疾就已经向秦王请命:“这次若是赵祁将军返回咸阳拜见君上,你就可以随赵将军一同赴咸阳。
唯有咸阳才能展现你的才华。”
听到此话,韩非微微一怔,随之面露感恩之意:“感谢冯大人推荐。”连忙抱拳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