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听到李嫣儿的话,身后的侍从立刻恭敬地应声而动。
“嫣儿。” 王诏宣布完毕后,蒙武和蒙恬走了过来,笑着向李嫣儿点头致意。
“蒙伯父,蒙大哥。” 李嫣儿见到二人立即报以一笑,并迅速躬身行礼。
“你家赵祁不得了啊,又为我大秦建立了大功。” 蒙武称赞道,语中充满浓浓的欣慰之情。
作为亲历了赵祁在雍城军营中成长的人,他内心自然满是喜悦。
当然,在心底,蒙武也不禁感慨:“大王啊,您的长公子果然有非凡的才略,魄力也丝毫不逊当年的您。
如果将来我大秦统一天下,长公子绝对会是最合格的继承者。
要是让他统领我大秦,那么百万大军必定信服。”
“父亲,大哥。” 多日不见的蒙毅看到他们也感到十分高兴。
蒙家可说是三代翘楚。
上一代有已经退休的老将蒙骜,如今七十多岁高龄,在咸阳的家中颐养天年,不再过问军事政务。
再接着有蒙武承其志,成为大秦的上将军。
而蒙恬与蒙毅一武一文同样出彩,深受当今大王的信任。
正是如此,蒙家才能代代昌盛。
只要大秦不灭,有英明的君主领导,他们的家族就会一直繁盛下去。
当前,对于未来蒙武也有一定的规划。
因为大秦尚未完成统一大业,且现今大王正值壮年,储君的问题还尚未列入考虑范围。
然而,这也是未来必须得思考的。
现今大王的后宫里有许多夫人,还有十八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只有几岁,最大的已经有十五六岁了,也就是众人皆知的大公主扶苏。
而且大王还表明对扶苏很重视,甚至特意请了名师教导。
即便如此,太子的身份却仍未确立。
从前,蒙武一直不明白为何嬴政不立王后、不立太子。
但是自从那天夏无且出现之后,所有事情都豁然开朗。
他在心中推测:“想必大王心中唯一认定的王后只能是夏御医的女儿吧。” 至于太子...
蒙武心想,大王也许最盼望冬儿姑娘能为他诞下子嗣。
然而,若大王知道赵祁就是亲生骨肉,将来太子之位定非赵祁莫属。
这不仅源于大王对冬儿的情深,也因为赵祁自身的出色才干。
遍观大王十八子,又有谁的能力能与赵祁相提并论?若真到了确定储君的那一天,蒙家唯一的选择便是全力支持赵祁。
对于蒙武而言,这是为家族提前筹谋的最佳决策。
秦朝统一天下之势已然明显,未来定会确立太子人选。
到那时,蒙家或许也需要选边站队。
而现在,蒙武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哼,臭小子,谁说你们不能来?”蒙武略带嗔怒地说道,父子之间的斥责本就无需太过认真。
“我只是许久未见爹和大哥,心里想念罢了。”蒙毅连忙答道,他温文尔雅,与豪放如武人的蒙恬形成了鲜明对比。
“难得你到雍城一趟,就多留几天吧,兄弟俩也好聚一聚。”蒙恬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着说道,此时他还未成熟稳重到历史记载中的模样,毕竟他还不是统领一方的大将军,而是一位普通将领。
等到真正独当一面时,他也许会和父亲一样沉稳。
“大哥,你还是这般性急。”蒙毅忍着肩上的疼痛小声嘀咕,从小被这位兄长欺负惯了,也只能默默忍受。
这时李嫣儿走了过来:“伯父,两位哥哥,请先到府中歇息吧。”“好啊,就当你是在自己家一样,不用拘束。
你老子和大哥可早就习惯了。”蒙武说完便和蒙恬径直走进府内。
看到父亲与兄长对赵祁府邸如此熟悉,而且李嫣儿也并无不满之意,蒙毅心知他们定是常客。
后院之中,夏无且正带着两个孩子嬉戏玩耍,甚是欢乐。
蒙武的到来引起了一阵骚动,两个小家伙见到这位常来的老者,欢欢喜喜地叫着“蒙爷爷”,然后扑了过来。
蒙武一把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虽身为军中之人,但他身体强壮,并未觉得有何吃力。
“老夏,你就别担心啦,我能伤害谁也不会伤害这两个宝贝。”蒙武笑道。
眼看着父亲和两个孩子这般熟稔,蒙毅心中疑惑更盛:“大哥,你们真的常常来这里?”蒙恬笑着点了点头:“那自然,不然你以为咱们和他们怎会如此亲近?”
赵祁本是雍城大军之人,嫣儿怀孕之时,我与父亲便时常前往李家村探望,毕竟李斯一直针对赵祁,而嫣儿又是李斯之女,我们必须频繁照看,以防万一。
蒙恬言罢。
蒙毅点头示意。
当初李斯欲构陷赵祁之事,满朝尽知,但最终失败。
大王对李斯确实信任,不过当下显然更重用宠爱赵祁,远超李斯。
李斯如今也不敢再有所妄为。
赵祁的地位权柄极高,统领数十万大军,除非其有叛国之举,否则无人能动摇。
那边厢,蒙武嘴里说不怕摔着孩子,夏无且仍十分紧张,唯恐他失手将两个还未满一岁的孙辈扔下。
对此,蒙武仅一笑置之。
他知道,这两个孩子于夏无且而言甚是重要,这毕竟是自己女儿的骨肉啊。
嬉戏片刻后,蒙武将二童放下。
他问嫣儿:\"孩子们再过一个多月就满岁了吧?\"
嫣儿应道:\"是。
\"
\"等他们满岁,我必来祝贺,并为他们准备礼物。”蒙武笑道。
\"蒙伯父光临就是恩荣,无需破费。”嫣儿答。
\"不行。”蒙武坚称,“孩子们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必须表表心意。
况且赵祁不在你们身边,我们自当替他照料好妻儿。”
嫣儿心中感佩:“此情我永不会忘。”
这一年多以来,她又怎能忘了蒙武父子对自己的关怀。
\"哈哈,闲话休提,今日来既是为了看看这两个小家伙,也是来找找我的孩儿。
“ 蒙武大笑,“毅儿,你过来。
\"
\"爹有何事?”蒙毅疑惑上前。
“别废话,随我去内堂说。”
“嫣儿,快近午时了,给我们父子做顿好饭。”蒙武笑着说道。
\"您放心交给我。”嫣儿轻笑,忙去张罗。
“老夏,看好孩子们。”蒙武笑着调侃一句,踏入内殿,蒙恬、蒙毅也随后跟入。
大殿中,蒙武落座主位,等待二子询问。
“近期李斯可还有什么动作针对赵祁?”他问蒙毅。
身处军营的蒙武对朝政并不知晓。
\"之前因赵祁是否伐赵或攻魏一事被李斯参了一本,大王有所训斥,自此便再无人敢进谗言。
\"蒙毅禀报。
\"毅儿听好!”蒙武神情凝重,
\"若有任何人再加害于赵祁,务必不遗余力护卫于他,这是我交代你的重任。
\"
听闻此言。
蒙毅露出疑惑神情:“父亲,您对赵祁未免太过优待了。
难道我们蒙家已和他暗中携手?”
“还不算携手,这只是蒙家的抉择,关乎我们家族未来的走向。”蒙武语气深沉地回应,字句间意味深远。
听罢此言,蒙毅愈发不明所以。
赵祁年少便晋升大秦至上将军,前途不可限量。
但相较于蒙氏一族,他的根基底蕴终究单薄了许多。
为何父亲对他如此器重?确实令人生疑。
莫非只因他出身雍城军营?
“父亲,其中可有我不知的情由?”见兄长蒙恬默然不语,而父亲话语间透着不容置疑的态度,蒙毅谨慎探问道。
他深知父亲其人——虽身为武将,于朝堂局势却也善于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