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人对这金创药有什么见解?”
嬴政望向朝中的重臣问道。
“称得上是神效药物,对我大秦军队来说,不仅能大幅减少伤亡,还可以确保我们的老兵生还。”
“进献如此神药的赵祁,理应受到丰厚奖赏。”
“这份功勋可谓千载难逢,足以受封侯爵。”
王绾向前一步,慷慨言道。
作为朝中相邦、宰相,他的洞察力使他明白,从嬴政的态度不难看出对赵祁颇为欣赏:无论是斩杀暴鸢立下的战功,还是这次进贡如此绝妙的金药,堪称千古奇勋。
若是妄加指责便无异于触逆圣意,这无疑是愚蠢之举。
“吾等皆附议。”
“此般伟业理应厚赏,以示尊崇。”
李斯与冯去疾等重臣齐声表示支持。
环顾四周无人反对,
嬴政愈发坚定了内心重赏赵祁的决心:“诚然,赵祁此子既有非凡武艺为我大秦屡次建战功,更有如此神奇药方堪称灭国功绩。
如果赏罚轻薄,如何体现我为秦君主之风度。”
“然而究竟怎样封赐才合适却成了一道难题。”
嬴政此刻眉头微皱略显忧思。
当前赵祁身为左庶长,统领万人已授“万人将”。
之上还有统率五万士兵成为一方副帅之资格;再上便是十万大军主将,地位相当于蒙恬这样的重要人物。
若论贡献,从改进医疗方法到此次呈上神药之利,全都关乎国本巩固。
这一系列功绩已超伐韩之战的重要性,这却让嬴政陷入难以抉择的情况之中:
升任为统兵五万的副将军确是极大恩典,但似乎尚显不足;
直接荣登指挥十万精兵的主将宝座却又过于宠眷过盛可能引发变故。
瞧见嬴政纠结神情,
王绾心中转了几念后笑道:“大王可是在困惑该如何犒赏赵祁?”
“正是。”
“封赐少了未免亏待,高了则恐怕招致非议。” 嬴政严肃作答。
“老臣以为不妨暂时缓些许时间决定,待攻破韩国后再予施行更为适宜。
毕竟谁都无法预知赵祁是否还将为大秦建立更多辉煌。”
倘若其后再立新功,则届时更高等级进行奖励就名正言顺了。
王绾建议。
闻言之后,
嬴政露出赞许意味的表情点头:
“你言之有理。”
“对赵祁之褒赏,可待扫平韩国后再作裁定定夺。”
话音落地时,嬴政神色已然舒朗起来。
转身望着面前模拟天下的沙盘棋局说道:“唯愿这赵祁小伙儿不负寡人期望带来更大的惊喜。
这样一来,寡人就能够更好嘉奖他。”
..............
韩国都城,
新郑之处。
“大王。”
“秦将蒙武和蒙恬亲自领军已经多方包抄,现正攻打我王城!”
“我王城现有军士不过区区三万,其中多半为秦兵麾下败阵下来的散勇,断然支撑不了太久,请大王早做决断。”
一位韩臣满面惊惶,急步走向高座之上的韩王述职。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自从阳城陷落,韩都再无屏障可言。
而且自暴鸢辞世后,也再难寻到能统领兵马的良将了。
此刻,
谁都预感到危亡已迫在眉睫,却未料秦军竟如此迅疾而至。
“到底该如何是好?”
“朕又该怎样抉择?”
“莫非真的要向秦国献降?”
“我大韩百年的根基,难道就要毁于朕的手吗?”
韩王的脸庞透着不屈与不甘。
投降?他的心中抵触万分——由尊贵王者沦为囚徒,又怎可能甘心领受?
他又追问:“韩卿,赵魏两国就真的始终突破不了王翦的防线吗?”
“大王……”
韩非神色黯淡地回道:“确实无力逆转局势了。
王翦领军稳若磐石,赵魏联军试探数次皆被轻易击退。”
稍停片刻,他郑重说道:
“此时,大王面前唯余两条道路可走。
一是俯首归顺秦国。
二是拼死一战,与国家共赴存亡!就算最终山河尽毁,亦能青史留名以彰显大王的忠勇。”
听到这里,韩王眼中掠过一丝恐慌:
“拼命抵抗直至覆灭?这绝不可能!”
接着,他又连声辩解道:
“若朕身陨于此,那我大韩便再无复国的希望!唯有朕存活下去,方能谋划日后重整山河的大计!”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死亡他内心充满畏惧。
即便嘴上振振有词,实际不过是在掩饰心底深处难以克服的胆怯罢了。
目睹韩王的表现,韩非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深切的失望之情:家国沦丧理应随国殉难才是正统之道,可是这位主上竟然选择苟且偷生。
罢矣罢矣……既然无法唤醒其血性,则让小人独自承担亡国的命运罢 。
当下,
他转口改建议众臣:
“那就抓紧调派兵力,在新郑固守吧 。
毕竟若是秦军一旦破城 ,那么整个韩族的命脉也就断绝了 !”
说毕 ,
他故作认同韩王的决心,说道 :
“除却负隅顽抗 或者直接投降这两条途径外 ,陛下别无他途 。
因此陛下当坐镇京城,静看诸位如何奋勇抵御强敌 !”
听到这句话 ,韩非再次默默凝视了一眼那位帝王 的侧影 ——聪慧如他当然能够洞悉其中虚实 ,但至此已无需再行点拨 。
随着殿内议事结束 ,只余寥寥数人在内庭之中 。
那是一位贴身伺候的老寺人。
“联系赵国之事进展得如何了?”韩王谨慎地探问起来 。
“大王安心。”寺人答道 ,“据最新消息 ,赵国方面派遣了一支千人的精锐力量潜伏到新郑近郊 。
待陛下撤离之时 ,即刻前来迎接,保护您顺利前往赵国暂避。”
得到这个消息 ,韩王脸庞瞬间浮现一抹释然的笑容 :只要自己活着 ,未来复兴的火焰就不会熄灭!依附于赵国庇护之下 ,必定另觅良机兴师伐秦为今日耻辱雪恨!
随即,
“速速召集亲信卫队 ,从秘密隧道悄然撤出宫殿 。
一切务必低调隐秘 !”他低声吩咐寺人着手部署行动步骤。
“谨遵圣意 。”老寺人迅速退出去执行命令去了。
独处的刹那间,
韩王攥紧双拳 ,暗暗发狠 :“嬴政小儿,灭亡我国的滔天之罪必将血债血偿!他日置身赵地 ,我要联合列国声讨秦国暴虐用兵之举 ,共同剿灭它 !”……
就在新郑城门外 。
漫天硝烟升起 ,成千上万秦国精锐悍卒前赴后继地朝着坚固的城墙发动猛烈进攻……
天空中乱箭飞舞,巨石从城外不断朝着韩都城砸下。
在大秦如此猛烈的攻势下,新郑城满目疮痍,防守的韩军被死死压制,只能勉强进行零星反击。
“进攻!”
蒙武抽出长剑,指着新郑城大声下达命令。
顷刻间,新一轮攻击展开,大秦军队汹涌推进,向新郑城发动猛攻。
今日之战,灭韩之势已定,必须攻破新郑,擒拿韩王,完成平定之功。
“风!风!风!”
“大风!”
十万精锐将士怒吼震天,奋勇向前,带着无畏无惧的杀气直冲敌阵。
面对如此凌厉的气势,新郑这座坚城也显得渺小而脆弱,随时可能被彻底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