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喜在草丛里又发现了几朵蘑菇,灰褐色的,应该不是毒蘑菇,采蘑菇就不用刀了,她用手捡起来放到背篓里,采蘑菇和挖野菜一样,发现了一堆,旁边肯定还有好几堆,果然,她一扒拉草丛,又是一大片蘑菇,她赶紧往背篓里捡。
捡完了这一片蘑菇,她又伸手扒拉着草丛,在四周继续找,就在她左一扒拉,右一扒拉的时候,草丛里竟然露出一窝野鸡蛋,个头小,绿色的皮,跟她在超市见过的野鸡蛋一样,她以前也买过几回,吃着和鸡蛋一样,却比鸡蛋的营养价值高,真的假的她不知道,好像是电视上某个专家说的。
“一个两个三个22个,” 把22个野鸡蛋放到背篓里,她又在周边草丛里扒拉,希望还能找到一窝,就跟蘑菇野菜一样,野鸡下蛋应该野聚堆吧。
赵春喜在草堆里扒拉半天,野鸡蛋没找到,到是又找到不少蘑菇野菜,背篓都快装满了,这一下雨,山上的野菜蘑菇是真多呀,树木也长出了嫩芽,不过没看见野果树, 也有可能山边上没有。
她背着背篓从地上站起来,往身后的森林看去,哎呀,不知不觉她走到哪儿了?怎么看不见下山的小路了,坏菜了,她不会跑到山里头了吧,山里头可有老虎, 还有狼。
她有些着急的在原地转了一圈,发现了她踩踏过的草,就赶紧顺着草走,没一会就看见了下山的小路,还遇到了几个采野菜的女人,她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
还好她并没有走多远,这个点瞅着像中午了,太阳正在正中,她还是赶紧下山吧,据说中午很容易碰到狼。
一路下山回到荷花街,她一进胡同口,就发现胡同街上站了不少人,有的站在自家门口,有的三五成群的站在别人家门口,就比如李秀才他们家门口,他们家的门口人最多了。
她仔细一看,李婶子手里还拎着个篮子,看样子好像是在卖菜子,怪不得人这么多。
赵春喜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看向她, 也都知道王掌柜的宅子是她买的,可话是谁传出去的呢,当然是李婶子了,今天来她家一个买菜籽的,她就跟人家八卦半天,随着买菜子的人越来越多,这不吗,左邻右舍就全都知道了,包括赵春喜家的情况,爹娘死了,现在就剩下她一个孤女,全被李婶子巴巴出去了。
赵春喜被这么多人盯着看,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她大大方方的往家走,在路过李婶子,一众大娘大婶姑娘媳妇的时候,她一脸笑意的打招呼道:“李婶子,各位婶子大娘好,你们也买菜籽呢。”
李婶子笑呵呵的接话道:“ 可不是嘛,你赵婶,孙婶,王婶,也过来买点菜籽,这下过雨天好,菜籽扔地里几天就能出来,赵姑娘你这是上山了,哎呦,采了不少野菜蘑菇吗,山上的野菜多不多呀。”
赵春喜笑着说道:“不少,不过采野菜的人也不少,我回来山里还有不少人呢,路上还有人刚往山里去的。”
有李婶子开头,大娘大婶都围到赵春喜跟前儿,她一言你一语的,看着她一背篓野菜一顿夸,尤其是赵捕快的娘,赵婶子:“哎呦,看你挖的野菜多好啊,又新鲜又嫩,今天呀,本来我也打算上山挖的野菜,这不吗,买点儿菜子就唠上了,把挖野菜都耽搁了,看来只能明天再去了,我家叫你赵叔啊,就爱吃这一口,尤其是这荠菜蘑菇,焯熟了用荤油一拌,再放点辣椒香油醋,哎呦别提多香了……。”
紧接着她话风一转:“赵姑娘,你一个人采这么多野菜蘑菇,能吃了吗,这天热,放坏了可惜了。”
站在一旁,没咋说话的孙掌柜媳妇,孙婶子撇撇嘴,心想,爱占小便宜的毛病又犯了,这是又看上人家的野菜了。
赵春喜本来就是个人精,有人在她跟前放个屁,她都能听出夹没夹,想白要她的野菜蘑菇,她吃不了,给邻里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赵婶子一看就是爱占小便宜的,这种人惯不得,她今天给她一回,明天后天,她上你家就啥都要,啥都拿,这种人她可见多了,也从来不惯着。
所以,她装作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笑呵呵的说道:“呵呵呵,赵婶子,那明天你可得早点上山,现在上山采野菜蘑菇的人,可多了,去晚了就采不到新鲜的了,婶子你们待着,我回家把野菜蘑菇晾上,好留着冬天吃,也能省些粮食。”
说完,她抬脚就往家走,本来她家就在李家隔壁,放屁的功夫就到家了,没占到便宜,赵婶子黑着脸冷哼一声:“哼!这赵丫头可真不会来事,不过也难怪, 她没爹没娘,也没个长辈教导,没教养也怪不得她,不过呀,咱们邻里邻居的不挑她的理,可她若是嫁到婆家也这样,哼!用不了两天半,就得被婆家休弃!”
李婶子一脸尴尬的笑了笑,她婆母,还打算让文采娶赵姑娘呢,所以她只能笑笑不说话,免得日后打脸。
孙婶子撇撇嘴,拿着菜籽转身就走,不愿意附和赵婶子说话的人,也是转身赶紧回家,不过愿意捧赵婶子臭脚的人很多,就因为她是赵捕快的娘,官差捕快,再穷苦的老百姓眼里,就跟那县太爷差不多,所以很多人都巴结,生怕得罪了。
赵春喜这边一回到家,她还真把野菜蘑菇都洗出来,放到窗户底下晾着去了,只留下一盆蘑菇,一大把野菜,地下铺的是上次她买的油布,还挺大,正好派上了用场,野鸡蛋正好盛了一小盆,被她放到橱子里了,这回她可能炒鸡蛋米饭,还能用野鸡蛋荠菜包饺子。
一想到饺子,她又馋的口水泛滥,所以她晚上打算包饺子吃, 正好面粉她还没吃过一回呢,明天聚宝盆她也不放金子了,要放白面,她从田家偷的一小袋白面,也就有十斤的样子,根本就不够吃几回,她得屯点面粉,大米也要多囤一些。
虽然天下雨了,地里的庄稼没死,但是先前的干旱让秧苗都受了折,秋天粮食肯定还得减产,肯定还不够吃,南方运来的粮食,肯定也死贵,她倒是不差钱,不过外面买的粮食,没有聚宝盆变出来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