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他不禁心生怯意,只得拼命地将自己的神识向外延展至极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临时避难所的角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心急如焚,如果再过盏茶功夫还不能在这片广袤的地面上找到能够藏身的安全之地,那他也别无选择,唯有冒险跃上树干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间,他的神识捕捉到了一丝异样——远处竟有一处洞穴!更令他惊喜万分的是,那洞穴周围似乎存在着一道天然的屏障,那些弥漫的瘴气竟然无法侵入其中半分。李忘川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心中一阵狂喜,毫不犹豫地施展出浑身解数,身形如同离弦之箭般向着洞穴所在之处疾驰而去。
眨眼之间,他便已抵达洞穴入口。刚一踏入洞口,一股奇异的感觉扑面而来:这里居然完全感受不到半点瘴气的存在!可与此同时,另一种诡异的现象又让他毛骨悚然——整个洞穴内充斥着浓郁至极的黑气,这些黑气浓密得简直快要化作液态,伸手轻轻一摸,指尖传来的触感就好像自己已然置身于深深的水底之下一般。
传说暗渊森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世界的初生之时。在混沌未开时,天地间充满了原始的混沌之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混沌之气逐渐分化,清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沉成为地。可是,在暗渊森林的这片土地上,有一部分混沌之气未能完全分化,它们既非清非浊,而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存在——幽冥之气。
这股幽冥之气,宛如来自九幽地狱的恶魔,虽然也归属于煞气的范畴,但它却犹如鹤立鸡群般独特,是一种更为纯净、更为原始的力量。因为幽冥之气的笼罩,这里仿若超脱于轮回的枷锁。
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的规则犹如被迷雾笼罩,变得模糊不清,生死的界限也如同薄纱一般朦胧。那些命丧森林的生灵,它们的灵魂无法被轮回所收容,而是被幽冥之气无情吞噬,转化为愈发浓郁的黑气。这些黑气,犹如时间的沉淀,愈发浓密,最终凝聚成近乎液态的存在。
而李忘川发现的洞穴,恰似暗渊森林中孕育的众多暗穴之一,被称为幽冥之渊。倘若将这片暗渊森林比作一个人的身躯,那么这些暗穴就如同人体的窍穴,数量众多且诡异至极。若是普通修士贸然闯入其中,必然会被幽冥之气侵蚀,瞬间被同化,沦为鬼魅甚至直接溶解为幽冥之气。
当然,就连六宗都未曾知晓的是,这里对于魔修而言,简直就是宛如圣地一般的存在。因此,当魔道得知此次的试炼之地竟然是此处之后,魔宗迅速将对方视作自己的猎物,将这一次的六宗试炼同时也视作魔修后辈的一场试炼。当然,更多的是让这些代表魔宗未来的魔修,将其视为一次难得的大补奖励。
不过,对于魔修来说,这里也弥漫着形形色色的危险,尤其是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煞气,同样让他们趋之若鹜。魔修们虽然大多都是杀孽极重之人,但对于煞气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排解,方可再次肆无忌惮地展开杀戮,以提升自己的法力。
否则,煞气入体,最终的结局便是走火入魔,丧失神智,沦为一具只知杀戮的行尸走肉,因此他们也不敢大肆吸收这些黑气。甚至也只能和正道修士一般尽量躲避,只不过这里对于他们的功法施展来说,有着极大的增强。
李忘川站在幽冥之渊的暗穴中,感受着四周浓郁的黑气,他的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发现这些黑气竟然和煞气同源,煞气之强烈,远超过他以往所遇到的任何一次;喜的是,他发现自己因为体内的煞气,竟然能够适应这股黑气,两者相互交融,宛如兄弟。
然而此时不是观察这些黑气与自身煞气的时候,他因为一路的追逃,体内的法力消耗巨大,此时感觉到周围没有了危险后,连忙催动厚土诀开始去打坐调息来补充自身损耗的法力。厚土诀发动的瞬间,李忘川只感觉到四周浓郁的土属性灵力竟然快速的涌入自己的体内,只是他却无法看到的是,那些黑气也随着土属性灵气也一同进入到了体内。
当他感觉到黑气入体的刹那,已经来不及了,身体本身的煞气却变得极为活跃甚至亢奋起来,仿佛是一个迎接宾客的主人一般。
但是下一瞬,李忘川混沌体质展现出了它的独特,仿佛能够接纳万物,之前的煞气入体让他在濒死情况下恢复,竟也同时让混沌体质适应了煞气的存在。同时每次施展石肤术后,皮肤表面逐渐形成了一层血甲,竟然误打误撞地开启了煞气化形的基础形态。
因此在这危险的暗穴中,幽冥之气不仅未能影响他的身体和神智,反而成为了他修炼煞气的绝佳场所,身体的感觉让他极为清晰的感受着其中的变化。
随着修炼的深入,李忘川体内的煞气与外界的幽冥之气仿佛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共鸣,它们如同狐朋狗友般互相帮助,互相强化。
此时的李忘川只能感觉到身体中那无法言说的痛楚,甚至让他发出凄厉的惨叫,这声音在森林中回荡,让那些听到的人不由紧皱眉头,甚至感到恐惧。
刘元建、刘元军以及他们的侍从三人,距离最近,他们确定这个声音来自李忘川,定是瘴气入体,死无葬身之地。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也算达成了目的,只等瘴气散去,便去寻找对方留下的顶阶法器来完成任务。
李忘川此时神智不仅没有消失,甚至感官变得更为清晰起来,因此身体带来的疼痛感更加明显,让他生不如死。但是,在一次因为剧痛而造成的动作中,他发现这个动作极像形兽术,痛苦的感觉竟然小了些许。他开始忍着剧痛站起身体开始施展形兽术,果然,这让他的痛苦减少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