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外现在看起来都有些可笑,国内考察团去美国参观工厂的时候,厂方赠送给考察团成员的礼物是一个蜗牛造型的玻璃工艺品。这一举动触发了国内敏感的神经,认为这是美帝国恶意嘲讽中国人。
王中将刚恢复工作就因为此事被骂了一溜够,在这种群情激愤的情况下,最后不得不宣布终止引进计划。
后来又透露出引进NEc公司的芯片生产线的计划。那帮人更生气了,他们觉得怎么有人记吃不记打呢,居然还不嫌丢人,所以骂声更响亮了。让这个计划也跟着泡汤了。
要是杨山在场,肯定会对贴大字报的举动嗤之以鼻,技不如人就别那么矫情。即使真的是在侮辱你,只要能把技术拿到手,唾面自干又如何。
嗯,以上纯YY一下,他在国内就是个反Gm狼崽子,屁都算不上,真要在场也会躲得远远的。
好吧,扯远了。
总之呢,引进芯片产线的事情在国内被抵制了。
据说这件事在国外也遇到阻碍,美丽国可能是不想让小日子赚这笔钱,也可能就是在压制国内,反正他给小日子国施加了些压力,意图阻止这次引进计划。
与杨山相遇那次,是代表团第二次来东京商谈。
虽然无法购买整条产线,但计算机所那边还是想尝试购买一小部分机器,希望在搭配上国内现有的设备之后,能够拼凑出一条产线来。
这一次的任务虽然完成了,但代表团里所有人在私底下都认为:仅靠目前这些设备,短时间内凑出完整产线的可能性很小。
听到董处长用略显悲戚的语气说完事情的前因后果,杨山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还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他东拼西凑弄出的阉割版生产线都花了3000多万美元,NEc卖出全套居然也只要3000万。
杨山都想向董处长要一下NEc公司的联系方式,把那套成熟产线买回来。
好歹是一个品牌整机,怎么也比攒出来的组装机性能表现要稳定吧。
“杨山,”董处长打断了他的幻想,说出了他的目的,“我这次来,是想找你帮个忙。”
“什么忙?”杨山稍微有些犹豫,没敢一口答应。
董处长要是张口要设备的话,他是不可能答应的。
美丽国又不是傻子,会让他当二道贩子,倒手往国内转运设备。在签订购买协议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严格限制,人家是会定期检查的,那些设备一旦安装完毕,连移动一下都不被允许。
“帮我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咦?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
看来董处长还是原来那个董处长,借鸡生蛋的事情也只有他想的出来。
这个忙可以帮啊!
“是让国内的人来我这里吗?可以!”杨山很干脆的答应下来。
这大半年来,杨山满世界晃悠,除了购买设备,就是在各家公司划拉人才。虽说几个主要的牵头人都有了眉目,但是次一级的专业人才,也就是真正干活的那批人却没拉到几个。
香江本地更是缺少这样的人,别看香江中文大学这些年培养出一些具备电子专业基础知识的毕业生,但这些人距离上产线、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还早着呢。
现在有人主动想把专业人才送过来,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你能接收多少人?”
“100个吧!”
董处长轻哼了一声,这是打算把国内过来的人当成免费劳动力用了。
他没想到杨山答应的这么痛快,而且愿意要的人数可以说是不限量。
因为无数在风潮期间跑路的人,对国内都是避之不及的,杨山的回答让他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轻了许多。
“我尽量安排吧,具体出境理由和方式,我还要回去研究。”
看来这个主意还是董处长的个人想法,不过杨山感觉凭借他的能力和背后的能量,这事儿十有八九能成。董处长从来都不是个死板的人,甚至有时候圆滑得不像是个技术出身的军官。
“董处长,我能提一些具体的需求不?”杨山眼珠一转就有了想法。
对样杨山的作风董处长早已熟悉,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提点条件,拿些好处,“你要什么?”
“我在四机部的时候,也认识不少人,尤其是于很多878厂的一些技术人员都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能力。是否可以要一些我熟悉的人,您去帮你协调,尽量说服他们来我这里。这样对我以后开展工作也有帮助。”
董处长轻笑了一声,果然很会顺杆爬,他掏出笔记本,从上边撕下一页纸,“写吧,最多一页纸。”
杨山也没不客气,拿过纸笔开始在上边写起来,直到把他脑子里能记住的名字全部列出,才意犹未尽的递还回去。
有熟人在好办事儿,至于他们的思想工作如何做,那不是杨山要考虑的问题。
等董处长接过纸看了几眼,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上边的名字很多都是几年前878厂筹建时期的技术尖子,现在都处在厂里的重要位置,杨山这是想把京城的878厂一锅端啊。
“耿波不行,他在厂里负责晶圆提纯工艺,你新建的厂子又没有硅晶圆生产线,让他来做什么?”
杨山撇撇嘴,没做反驳。
“他下边的几个人也不用过来。李航也不行,他调到陕西厂去了,是那里的总工。”董处长边看边否定。
“董处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让我写个什么劲儿?”杨山开始吐槽了。
董处长没理他,继续往下看,又接着否定了几个名字,“丁冲是谁?”
“我初中同学。”
“哦,”董处长似乎想起了什么,“是十几年前和你一起写收音机科普册子的人,他专业不对口吧,这个人不行。”
“他是我哥。”一直没有说话的丁芸冷不丁插话进来。
董处长把视线转向声音来源,有些惊讶的问,“这么说,你们从小就认识?”
“嗯!认识,都在南锣鼓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