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厂长对杨山最后的提议有点不理解,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同意了。
其实杨山就是想尽量向后世的车间靠拢,一切的标准都要从这个厂子开始。杨山还想要为工人提供统一的制服呢,可惜厂子条件有限只能作罢。
在大爆竹燃放成功的激励下,全厂上下都拿出200%的力气参与新产线的建设,恨不能下个月就开始生产产品。
受着周围气氛的感染,杨山也日以继夜的编写着产线的工序设计和操作规范手册。
只有60平米面积的车间,除了设备的预留空间和通道空间,预计最多只能容纳18-20名工人进入车间工作。
杨山的工序设计也只能围绕着这个数量做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把一些工艺难度较大操作步骤,拆分成分解为一系列简单、重复的动作。而且他还要考虑各个工序的时长问题,要尽量保证每个工序在单一产品上所花费的时间大致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整条产线的高效运转。
这方面也算他的一个优势,因为他的手动能力一般般,让他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衡量工作强度。
零配件采购也是个问题,其他配件还好说,杨山在设计的时候都尽力使用民用品,唯独电池是个大问题,它不是个标准件。
除了采购的配件,还有一部分的配件是自产的,比如步话机的外壳,比如步话机的旋钮指示装置。
好在这些问题都不归杨山管,就让伍书记去头疼吧。
总之整个厂子忙活了一个月,人人都在连轴转,终于在上冻之前把车间的整体改造工作完成了。那1000块的活动资金也花了个七七八八。
这个时候,全厂人心心念念的“新”设备终于运到了。
“厂长,设备来啦,整整拉了一卡车,快点叫人来卸车。”激动的孟组长把半个身子都伸出了副驾驶的窗户,还没等卡车开进厂子,就迫不及待的吼起来。
现在孟组长的的权利缩水的厉害,他手下的员工大部分都被抽调走了,连食堂做饭的都去和水泥了。
逼得他只能从几里外的村里临时找人来干烧水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杂活儿,还好现在是农闲季节,和大队书记套套近乎,给点好处就能把人叫过来。
今天他一大早亲自去城里迎接运送车辆。
随着他的这一嗓子,厂里各个房间的人都往外跑。乌泱泱的就围住了那辆cA10型号的大鼻子卡车。
杨山也对这辆卡车很好奇,前世他只在博物馆里见过它。
他围着开车转了三圈,忍住了想一试身手的冲动。还是算了吧,这个家伙启动还要靠摇把,方向盘也没助力,油离配合据说难度极大,就他半半拉拉的技术,根本就没办法让这个大家伙动气了。
“杨山同志,我是京城774厂的技术员赵昌志,奉命与你交接设备。”一个瘦瘦小小的青年人主动过来和杨山搭话。
“技术员同志你好,请给我看一下你们的设备清单明细,我这里没有具体型号的介绍。”杨山有点底气不足,他当初要设备的时候也只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根本不敢提要什么型号。
“好的。”赵昌志递过来一份单子。
杨山拿过来看了看,一共7套设备,都是早几年生产或者是从苏连那边进口的,也不知道是从哪些部门淘换下来的,按照使用年限看,都还能用。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杨山感觉很陌生的型号:tEK 511。
杨山用排除法确定,这是台示波器,接着他又在脑海里使劲翻腾,寻找这个型号的信息。终于想起来了,这是台美国产的示波器,而且是台双踪示波器,应该是40年代末开始生产的,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设备。
其实示波器说白了就和后世的显像管电视机一样,都是把电磁波信号具象化的一种设备。
“你们厂居然还有这东西?”
赵昌志对于杨山能认出这台机器显得有些意外,“十几年前在战场上缴获的,辗转落到了我们厂。”
缴获?这东西上战场用来干嘛?雷达站?杨山不太懂雷达那方面技术,他搞不清楚,不过这不重要。
“哦,这玩意可是个好东西,有了它我能把无线电波讲的更清楚,比我在大学里用过的那台示波器还强点。你们居然舍得把这台机器送过来,那看来咱们应该已经研究的很透彻,可以自产示波器了?”
赵昌志的表情中露出一丝黯然,“773厂去年已经可以自产了,但是我们的材料化学不过关,阴极射线涂层的材料还需要进口。”
杨山听到后也不再提这个话题,基础工业的差距一直都是新中国的短板,会一直延续下个世纪,这不是一代人能够补回来的。而且他也知道赵昌志所在的774厂可不一般,几十年后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
“赵技术,和你打听个事情,你知道我们这个厂子以后要生产晶体管的步话机,虽然上边没说,不过我估计晶体管十有八九要从你们厂采购的,你们那里还有供应余量吗?”
“没问题,前几个月部里已经下达通知了,要我们做好准备。现在我们厂的晶体管生产已经步入正轨,放心吧。”赵昌志还真没把这个放在心上,虽然整体上看,国内对晶体管需求还相当紧迫,但对于一个几十人的兄弟小厂的需求量,也就是招招手的事情。
“哦对了,你的学长知道我要来你这里,特意让我给带了点东西。”说起厂里的事情,赵昌志突然想起了耿波,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大信封。
耿波去年就分到了774厂,在技术科负责晶体管的生产工艺,上次回京杨山特意去看了看他,顺便想找他要一些国外的半导体方面的前沿技术资料。其实他自己啥资料都有,这么做就只是为了给这些资料找出处。
杨山赶紧接过来打开看略微看了下,“多谢你了,这些东西可不好弄,耿学长真是厉害,手抄了这么多详细的资料。”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工人们卸车。
厂子里的工人小心翼翼的把设备从车上抬下来搬进车间,周围看热闹的人群都不敢出声,生怕一不小心损坏了这些精贵的东西。
在工人放置好设备后,厂长、书记两人眼中露出的激动根本就掩饰不住,有了这些祖宗,他们厂子就能开工了。其他员工也都挤在窗户四周,不住的指指点点,想知道这些设备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