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贺一拍桌子,“不行,杨山同志,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咱们厂子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你生搬硬套的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啊,我的大学生同志。”
当杨山把他的产线设计方案折扣版介绍给众人后,技术组组长史贺立刻就坐不住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与会的其他人也大概明白了杨山的想法,虽然嘴上没出声,杨山也看出来,他们都不怎么赞成。
杨山当然是据理力争,他可不想待在这个破厂子里当培训老师,亦或者手把手的带徒弟。“史组长,你才是墨守成规,现在1379厂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维修所了,咱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那样的话,我们的国家还怎么发展,怎么进步,怎么去超英赶美?”
上纲上线谁不会,杨山在大学里可没少受熏陶,一个月一份的思想汇报可不是白写的。
说白了,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王厂长这些人还是想着按照以前的办法,让技术好的工人领导一个小组,全权负责一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就和杨山以前的兴趣班的模式差不多,这么做的优点每一台成品质量都能落实到个人上,缺点就是无法掌控产品质量差异,而且效率比较低。
而杨山则是坚持产线全流程模式,每个工人负责一道或几道工序,技术精湛的工人负责关键节点的制作或者检验,这样做就能尽快产量上规模,产品质量一致性也很高,但是在管理上难度非常大。
“你少说大话,京城的机电学校我和厂长都去学习过,他们那里就是以老带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两年多时间他们已经制作了超过5000台步话机,难道你不认可他们的成绩?”
“你也说了,那是学校,人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而是培养人才,所以才使用这个办法,没有可比性。”杨山懒得说更深,培养一名技术员和培养一个产线工人能是同样的路数么。
看到两人谁都不服谁,伍书记出来缓和气氛,不过话里话外还是向着史贺的,“杨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按照京城无线电厂的路子走。但人家那是多大的厂子,咱们这个小厂只有三十多个人,七八条枪,恐怕打不了正规军的仗啊。”
“既然归属于四机部,那就是正规军了。”杨山硬邦邦的顶回去,既然有尚方宝剑,不用白不用。何况自己只是个实习生身份,说话出格点也没什么,不气盛还叫年轻人么?
一看杨山对书记这么不客气,史贺有些炸毛,“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崽子,拿个鸡毛当令箭。上了几年学就把自己当个人物了,我告诉你,建国前老子就开始和电台打交道了,厂长和书记也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哪个不比你强。”
嘿嘿,急眼了,那老子就可以和你杠了,怼死你。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还在原地踏步,不知道与时俱进,只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怎么知道我毛没长齐,你见过?要不咱们现场亮出来比一比,数一数,看看谁的多。”
噗~~~,坐在一边躲清闲的后勤组长孟楚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瞬间涕泪满面,咳嗽了几下起身收拾自己去了。
一番话怼的史贺也无语了,只能硬撑着回了一句,“狡言善辩。”
有了这个变故,会议室的气氛没那么紧张,与会众人又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王厂长乘机宣布休会,“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杨山同志今天刚来,也早点休息,磨刀不费砍柴功。咱们都回去平下心再想想,明天继续。”
杨山也不指望一次会议就能说服众人,他也确实有点累。半夜坐火车到保城,早上转公交车到县城,再由孟楚骑车带着他来到厂里,然后就是厂里着摊子事儿,他连中午饭都没吃。
所以杨山也起身离开了会议室,跟着孟楚来到了分给他的单间宿舍。
钦差的待遇果然不一样,分配给杨山的单间相当不错,收拾的非常干净,各种生活设施和家具配置齐全,杨山完全是拎包入住,最让杨山满意的地方是厂里的食堂管晚饭。
孟楚很会做人,说话客客气气,做事也非常周到,把杨山在厂里的生活安排的很妥帖。除了送杨山一些特产和水果,还递给了杨山一包烟,说是厂里为了迎接他特意买的。
这些东西杨山可不敢要,只拿了几个水果,其他都递还给孟楚。
这个厂子有一小半的人都在厂里居住,只有周末才回家,杨山晚饭一点不孤单,伙食也不错,第一顿饭就把他吃撑着了。
第二天一早,会议继续。
上班之前,按照惯例,全厂员工都要收听早间新闻,用的就是那台有收音功能的步话机。所有人都围在车间周围,史贺正在桌边调试。
因为步话机原本是定频的,需要改装一下才能用,而且这里靠近山区,各种反射杂波影响非常大,所以每天收听都要微调一下。
杨山好奇的透过车间窗户看着里边众人的举动,就见史贺已经调整完成,他把声音放大,杨山听到播音员播放早间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声音,不过声音中还是有很明显的嗡嗡的底噪声。
杨山想了想,信步走进了车间。屋里屋外的人都在静静的听着,见杨山过来了,很自觉的让开道路让他进去。
走到孟楚身边,杨山示意把烟给他。孟楚不明白杨山想做什么,不过还是把那包香烟掏了出来。
杨山把这包昂贵的中华香烟拆开,把烟卷和外包装都还给他,只留下那层锡纸。在手指上把锡纸卷成管状,估摸着大小差不多后,又把其中一头折上,然后探身把锡纸卷套在了步话机的其中一个电子管上,嗡嗡的底噪声瞬间就消失了。
这波x装的很成功,在众人惊叹的眼神中,杨山施施然走出车间,回到窗外继续与大家一起收听新闻。
有了早上的一幕,会议室的众人不再小瞧杨山,对杨山的意见也能客观的去听取。
而杨山经过一夜的思考,也改变了话术,不再一味的强调产线的先进性和产量,而是从工厂的角度出发去阐述观点,提出变革的必要性。
“杨山,你的意思是变革后的生产方法能降低工人的技术要求,反而对管理层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是的,王厂长,工人只要埋头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其他都不用理会。管理层则要负责员工的专项培训、生产工序的设置和调整,各个生产模块的检测,以及零配件的供给等等,非常的繁杂。好处就是一旦开始运行,那增投扩产将更加容易。”
“所有元器件都要采购?”伍书记有些疑问。
“对,咱们和机电学校不一样,他们那里因为培训的需要,大部分的元器件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对咱们来说这不是最紧要的。咱们厂首要工作是生产步话机,先当个组装厂,等有余力了再铺开摊子,尝试自制部分配件。”
“可我们这里的设备不够啊,上级也没说给咱们增配。“史贺还是用现实来打击杨山。
其实当个组装厂的话,还真用不上什么多少制作设备,现有的工具就能实现,关键是检测设备不足,制成品的好坏难以鉴定。
“嗯,是啊,咱们厂连万用表都只有三台,其中一台还是坏的。报上去修理申请也没有回音。”孟楚也是大吐苦水,这破厂子就是个后娘养的。
杨山觉得自己装x的时刻又到了,自己可是制作过一台万用表的,修起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先盘点一下咱们手头上有什么工具吧,不够的能买就买,买不到的我去总部上门讨要。那个坏的万用表拿给我看看。”该杨山做的事情杨山可不敢推辞,大不了他就在董处长办公室门口打地铺。
你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