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班委选举,杨山对下午的训练更感兴趣。
确切的说,他现在对于能够开发他这副身体潜力的一切项目都感兴趣。如今的他,通过半年多的不断自我投喂,身高已经超过了175cm,并且也不再是瘦骨嶙峋的样子了,有了点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感觉。
由于学校的民兵队要参加国庆日的检阅,现在正在某地集中训练,所以为新生做队列训练的是附近部队派出了一个教官队,这些教官大概因为自己不能参加检阅,各个面沉似水,与学生也没什么交流。不过对待训练,他们都是分外的严格,一丝不苟。
杨山参加过不止一次军训,对于军训的各项科目也十分的熟悉,站军姿、队列行进、内务整理、条例背诵、轻装越野等等,这些都不在话下。这个年代的军训也大都是这些内容,各种动作要领也几乎一致,所以仅仅三天后,杨山就成为了班里的5个排头标兵之一。
周六的下午,杨山端坐在操场边上的树荫下休息,心里正琢磨着即将到来的回归日要做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教官的声音,“杨山!出列!”
杨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还是迅速站起身来整理着装,规规矩矩的小跑到教官面前,立正站好。
接着教官又叫了几个人的名字,然后带着这些人向校长室走去。杨山注意到,一共叫了5个人,其中4个都是排头兵。
走进校长室小院,杨山看到有个上尉军衔的军官正站在石桌旁翻看着手里的资料,并没有搭理进来的几个人,过了几分钟,又有一些人陆陆续续走了进来,短时间内就站满了整个小院。
看人到齐了,军官放下手里的资料,“全体都有,稍息、立正、稍息。”
“让你们过来,是有件事情要通知你们:接上级的通知,国庆民兵师方阵要调整扩编,经过学校训练教官的推荐和方阵指挥部的筛选,你们30人的身体状况和ZZ成分符合进入民兵队的要求,你们将成为首都民兵师学生方阵的一份子,参与国庆庆典的队列训练。这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我希望……”
军官的话还没说完,下边的欢呼声已经响起了,杨山的脑袋都是嗡嗡的,他的脑袋里响起的第一个声音就是:标~~兵~~就位!
军官皱了皱眉头,似乎对于学生的散漫行为有些失望,停顿了一下,立即喝止了喧闹声,继续他的讲话。
杨山冷静下来后才听清楚,原来民兵师的方阵并不在阅兵方阵的序列中,而是属于群众游行方阵的一部分,这让他有些失落,在前世他也参加过国庆游行的学生方阵,他现在真正想参加的是军队的阅兵方阵。
然后杨山又不由得自嘲一下,想什么呢,自己只是个高一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过任何的军事训练,甚至到现在为止还不是民兵中的一员,有什么资格进入国庆阅兵的阅兵方阵,能参加群众游行已经是属于老天爷砸馅饼了。
由于情况特殊,一切从简,在诸多教官和学校领导的见证下,30人的民兵队入队手续很快就办理完毕。按照要求,他们立即解散回家,明天带好行李早上7点在学校集合,然后坐车到南苑受训一个月。杨山的月初回归的计划泡汤了,不过还好,只是延后一个月。哦,也有可能是两个月。
杨山出校门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汽车站,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于莉,原本两个人约好是下个周一见面。于莉工作的纺织厂在后世的东四环附近,现在还是一片大农村。她现在已经开始上倒班,晚上就在厂里的倒班宿舍休息。在这个没有电话(至少他这个阶层没有)没有网络的时代,和人联络大多都是靠腿了。
一路上兜兜转转倒了两趟车,又步行了一段距离,花费近两个小时才到了厂门口,又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把于莉叫了出来。
“怎么跑这么远来这里找我了,想我啦?”于莉见到杨山也很高兴,半是撒娇半是嗔怪说。
杨山把以后一个月都要去南苑军训的事情告诉了于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于莉听了却有些失落,棉纺厂前段时间也挑选人员参加国庆游行,可惜因为她只是个实习生,没有资格入选。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让杨山等着就转身向宿舍跑去。
片刻之后于莉拿着一个小布包回来,稍微捋了下粘在额前的刘海,就递给了杨山,“这个你带着,军训的时候累了就泡水喝,很解乏的。”
杨山把布包打开闻了闻,有股菊花和甘草的味道,回忆起几个月前植树比赛的时候喝的就是这个,“哦,这个我喝过,确实解乏,你这是把祖传秘法拿出来了啊。”
于莉见杨山还记得,抿着嘴笑了。
这个时候正好赶上棉纺厂食堂开饭,无数的年轻女工从宿舍里涌了出来,杨山不由自主的往那边扫了几眼,于莉有点不乐意,拉着杨山离开了厂门口,往大路走去。
现在棉纺厂周围已经建好了几栋3层的红砖家属楼,格局很像苏联的赫鲁晓夫楼,而且已经通了暖气和上下水,这是分配给干部级别居住的,比于莉现在住的8人一间的筒子楼舒服多了。不过以几家棉纺厂为中心的建筑群并没有和主城联系起来,中间依然隔着大片的农田,让杨山有异地恋的感觉。
于莉同样有这种感觉,“这次你只是离开一个月,以后等你考上大学了,就和我离的更远了。”
是挺远的,杨山默默的算了下距离,差不多有50多里路了,即使是骑自行车,单程也要花2个多小时。
“放心吧,你们这边这么兴盛,以后政府肯定会通直达市区的公交车。”杨山安慰着说,“我以后考上大学也会经常回家住的。昨天我已经用学生证办了公交月票,去哪儿都不花钱的。”
于莉嗯了一声,看来她还是有些担心。
杨山干脆转移话题,“你分配具体工种了么?”
说着工作的事情,于莉话就多了起来,“还没呢,现在还是跟着师傅做一些搬运类的杂活儿。不过我想去细纱车间,那里比较干净,而且工资也很高。”
自从于莉进了棉纺厂后,杨山回归后也去查过一些资料,他知道细纱车间的工作是非常累人的,对身体消耗很大,他有点不舍得让于莉去做这个活儿,不过他更尊重于莉的选择。
“那个车间里的活儿是很苦的,你好歹也是初中毕业,还是班干部,毕业评定也是优秀,不能选个辅助工种么,比如库管之类的?”
于莉摇摇头,“厂子里推荐我去质检,可那个职位工资太低了,我在细纱车间转正后,每个月能拿将近30块钱呢,如果当上组长,就能拿35块了,我听说有人最高能拿到60呢。等你大学毕业了,拿到的工资不一定比我多!”
既然于莉这么坚持,那就先做着吧,等杨山以后有能力了,帮她换个工作好了,“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哦,我听说细纱工每天要走几十里地呢。”
于莉举起拳头,“我肯定能走那么远,你看着吧,以后我去找你都不用坐公交车的。”
“还是算了,工作那是没办法的事。走路多腿容易……”杨山双手圈起来比划了个桶一样的动作,然后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