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昨晚没有准备食材,丽芳一大早就忙坏了。
先把整只土鸡煲上,一会儿要用它做云吞的汤底。
然后开始绞肉、调馅包云吞,还要煎鸡蛋、烤肉肠、再做一道蔬菜。
这边人多,早餐也比钱小姐那边花样多一些。
李先生今天不到七点就下楼来了。
当时丽芳正在调云吞汤的味道。整只土鸡用大汤煲炖了一个小时,肉还不太烂,汤的味道也还没有完全出来。还是有些匆忙了。
不过调一调味道,做云吞的汤底也可以了。
李先生进厨房来看了看,就对丽芳说:“大姐,今天中午客人就会过来吃午饭。一会早一点去买好菜拿到我爸妈那边,让她们几个和你一起做。”
丽芳说:“好。”
李先生说:“午饭简单一点,如果来不及的话,也可以从外面叫几个菜回来,晚上再做丰盛一点就行了。”
丽芳忙起来也没时间和他说太多,仍回答道:“好。”
李先生说:“这都是做好的吧?”
说完就端着烤肠和蔬菜出去放在了餐桌上。又进厨房来拿碗筷:“我先吃一点,一会儿和你一起去买菜。”
丽芳大惊失色!李总要一起去买菜?
这,这,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呀。
丽芳看着他一条米灰色的长裤上面配一件白色小方领t恤,身上丝毫不见烟火气。这也不像是买菜的主啊。
是的,无论在酒桌上,公司还是家里,他散发出来的气质永远是优雅的。哪怕谈钱的时候也不见一丝俗气。
但他却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生意人。
丽芳问:“那我把他们的云吞全部煮出来捞干的放着,等他们下来了吃的时候自己加点汤就行了?”
李先生说:“可以。”
说完拿着一叠碗筷出去开始挨个摆了起来。
阿云走过来说:“李总,我来摆吧。”
李先生简短一句:“不用。”阿云便走开了。
今天大家都起得挺早,丽芳和李先生准备出门的时候,李太和莹莹,还有垚垚都下楼来了。
买完菜回来,路过这边别墅前,看到管芬开的那辆车停在院子外面,李先生说:“君君已经回来了。”
丽芳问:“在哪一边请客呀?”
李先生说:“那边。”
车子朝老宅那边驶了过去。
还在院子外,就能听到里面的吵闹声。丽芳朝里面看了一眼,君君和莹莹带着那只叫大白的狗在院子里玩。
丽芳按了门铃,欢喜小跑着出来开门。
李先生和丽芳正弯腰在后备箱里拿菜。
欢喜过来笑着说:“李总,您进去喝茶吧,我们拿东西。屋里茶刚泡好。”
李先生说:“没关系,我拿一点。”
说完,也不再继续拿了,提着手里的两只袋站在一边等着。
丽芳和欢喜拿好菜,李先生按了一下锁,后备箱自动关上了。
欢喜提着菜在前面小跑。
君君和莹莹看到爸爸,带着浑身雪白的大白过来了,两个小姑娘叫着爸爸。
李先生说:“你们俩遛狗呀?”
莹莹上前说:“我和姐姐一人帮你提一个袋子。你就不用拿了。”
李先生说:“不用。你们玩吧。”
等到李先生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欢喜已经把自己手里的菜放进厨房又出来接李先生手里的菜了。
丽芳觉得,欢喜这笑模笑样和机灵劲,和小刘有点像。
也许,所有的优秀员工都相像吧。
进了门,李太和垚垚陪着李老爷子夫妇在沙发那边喝茶。
丽芳提了菜进厨房里,见到管芬已经在开始拍蒜切姜了了。
今天的和以往请客相比算是简薄了些。除了海鲜,就是野菜了。
一只鸡还是在丽芳的坚持下才买的。用来做了虫草鸡汤。
槐花炒鸡蛋、丁香花炒瘦肉、凉拌黄瓜里放了荆芥、马齿苋焯水后和五花肉一起做馅包了包子。
一共也弄了十二样菜出来。
客人谢绝喝酒,所以大家只是吃着饭,小声聊天。
那位五十来岁的男士,是李先生的大表哥。和他相纪相仿的女士是他的太太。
大表哥生得圆头方脸,显得宽厚温和。和李老太太很有几分相像。和李先生说话的语气里,不自觉就带着兄长的关怀。
另一对看起来四十多岁,只比李先生年长几岁而已,李先生和他说话明显随意得多。也因此显得更亲热一些。
大表哥看着桌上的菜问:“你从哪里找来的马齿苋?”
李先生说:“现在有种植的,市场上很好买到。”
大表哥点了点头说:“哦。记得我爸以前最喜欢吃的就是干马齿苋和肥肉包的包子。那个时候可没有人专门种这东西,全是野生的。姑姑每年都给我们寄过去。”
李先生说:“我还给你们人肉背过去好几次呢。”
李老太太说:“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人专门种,可乡下并不难找。朋友每年都会早早的晒干了给我送过来。我一收到就会寄出去,就为了让你爸早一点吃上。可惜呀。最后临走的时候却没吃上。”
说起这事,李老太太的脸上出现一片悲戚,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李老爷子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对两个侄子说:“都过去多少年了,你姑姑一想起你们爸爸,还是难过。”
说完,又对李老太太说:“孩子们好不容易回来看你,应该高兴才对,别提这些伤心事了。”
李老太太点点头,抽了张纸巾擦了擦眼角说:“不说啦,吃饭!”
众人这才重新拿起放下的筷子吃了起来。
李老爷子说:“一晃,你们都人到中年了。我们也老了。那个时候来来回回不方便。现在方便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毕竟我们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呀。”
大表哥说:“这次一回来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繁盛。看着真让人高兴呀。四通八达的交通,高楼大厦一栋连着一栋。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今天早上我们晨练的时候,还有人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呢。没有随地扔垃圾,也没有随便横穿马路的了。”
小表哥说:“经济停滞了三年,正是重新起步的时候。希望我们兄弟俩能像小时候一样联手。”
他这话是对着李先生说的。
李先生正夹了一小块槐花炒蛋,慢慢吃着。并没有马上接话。
饭后,李太和孩子们都回了那边休息,谈话才算真正开始了。
二表哥说:“我们帮你找的这位技术专家,资料你已经看过了。资历比小张还深。虽然年纪大了一点,可也是一直在这个领域深耕,人也和我们一起过来了。你和他见一面,如果觉得合适,再进一步深谈。”
大表哥语气和善地说:“去年底你说过后,我也找了几个,最终筛选下来,他最接近你们的业务范围。这个大领域是很宽泛的,可经分到你做的这个领域,要专业完全对口,并不容易找。”
李先生仍是轻声说道:“是的,你们辛苦了。这个大领域里面分类很细,我先和他接触一下吧。”
大表哥说:“当然。”
看来,这才是他们此次回来的原因,有备而来。丽芳不太明白他们说的找专家,是另外的投资项目所需,还是放在现在的生物公司里?那么张小姐呢??
云里雾里的。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后,只听小表哥又说:“我们这次回来,还想看看没有其他投资项目。”
李先生说:“你可以多住些日子,在这边考察一下。”
小表哥问道:“对了,晓梅现在做什么?”
李老爷子轻松地说:“还管着他们家的公司。以前的业务还做着。最近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李先生说:“以前的业务是根本,可受各方面影响,很难再拓展,拓展新业务是对的。”
小表哥说:“她准备做什么?”
李先生有些不经心地回答:“不太清楚她的事情。”
李老太太说:“现在投身到不熟悉的版块有些冒进了。真让人担心呐。”
小表哥说:“姑姑,您这话我可不同意。晓梅那脾气虽然不好,可敢想敢干,有冲劲。她就适合干事业。做生意不冒进怎么能先人一步呀?等到大家都迈着步子上来了,风口也就过了呀。”
李老爷子说:“你说的也有道理。”
这时,小表哥饶有兴趣地说:“如果她有时间,我倒想和她见一面聊一聊。”
李老太太说:“我们两家现在闹成这个样子,也不知她肯不肯见。”
小表哥说:“那是他们两个人自己的事情。小时候我们回来,晓梅还整天跟我们后面哥哥哥哥的叫呢。君君长得和晓梅小时候一模一样!”
李老爷子说:“长得像。但君君性格可比她妈文静多了。”
小表哥说:“如果能和晓梅合作做一些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先生说:“可以考虑考虑。”
小表哥爽朗地笑着说:“对呀,不管怎么兜兜转转,咱们都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表哥沉稳地说道:“投资哪那么容易呀?凭你们头脑一热就行?还是好好合计合计吧。”
外国媳妇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听你们说的,我还挺喜欢晓梅的。找机会见一见。”
小表哥说:“见了面你可不准吃醋,长得比你美多了。哈哈哈哈哈。”
李老太太说:“你呀,多大了也没个正形!”
外国媳妇说:“我才不吃醋呢。美女看不上你。”
大表哥说:“什么时候方便,带我们去你公司看看?”
李先生说:“改天吧。今天周末。”
大表哥说:“都行。我们下个礼拜走。”
李先生有些留恋地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不多待些日子呢?”
大表哥说:“我们就是回来看看。那边公司也离不开人。”
小表哥说:“我觉得姑夫的建议不错。可以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经常回来住些日子。”
大表哥说:“可以呀。”
李老太太说:‘对呀。现在国内的形势比以前好多了。也有很多机会。如果你们能落叶归根,当然最好。我们也多了一门亲走动。’
听着他们闲聊,丽芳坐在椅子上竟也睡得迷迷糊糊了。
直到客厅传来一阵喧闹声。
不用看也知道是那帮孩子们又过来了。
李先生走到厨房门口说:“大姐,下午早一点开饭。他们吃完饭还有事。”
丽芳求之不得地说:“好的。”
下午五点,太阳还老高呢。晚饭就已经做好了。
丽芳对管芬说:“现在开饭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管芬说:“你发个信息问一下李总。”
很快,李先生就回了信息:“开饭吧。”
也许是因为中午吃饱后下午没有运动消化。晚饭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吃得不多。
结束得自然也早。
饭后,客人们坐着又喝了一会儿茶,约了李老爷子夫妇明天早上去喝早茶,就准备告辞了。
全家人送客人出门的时候,天色还早。太阳才刚刚落下呢。
约好明早九点赵师傅接他们去茶楼后就走了。
李先生一家又返身回了院子里。却不并进屋,大人孩子都在院子里待着。
李老爷子夫妇开始弯腰整理菜地,李先生也跟着有样学样。
李太和小瑞看着三个孩子。他们正追着大白满院子跑,落日余晖毫不吝啬地洒在他们身上,碎了一地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