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穿出那层层白棉花似的云朵时,地面的一切开始渐渐变大了。
李老爷子的老家也就到了。因颠簸和想妈妈,莹莹在飞机降落的时候小声的哭了一会儿。
一下飞机,就又开心起来了。一出机场,三个孩子就满脸新奇地到处看着。
李太和钱小姐都掐着点的打了电话问平安。丽芳如实说了刚下飞机,孩子们都很开心。
当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陪赵师傅来接机的,还有小崔两口子。
隔老远,赵师傅就笑着小跑过来帮忙拿行李。
他一跑,小崔的老公有样学样也跟着跑了过来。一个墩实的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
小崔在后面笑着跟过来,叫着舅舅舅妈。
莹莹还认识小崔,大声热情地叫着姑姑。
小崔疼爱地把她抱了起来,问她坐飞机好玩吗?小姑娘皱着一张小脸摇头。
这会小崔才有空介绍自己的老公给李老爷子夫妇认识。姓吴,整个老家之行,大家都叫他小吴,三个孩子叫他姑夫。
李老爷子给他们重新介绍了小崔夫妇,垚垚和君君才叫了姑姑和姑夫。
垚垚见到赵师傅很亲热,和赵师傅两人对望着,笑着。赵师傅伸手揉着他的头发,说他又长高了。
看来,来的时候赵师傅和小崔就商量好了,提议在市里逛一逛,看还有没有什么要买的,然后早一点吃完饭再回去。而且赵师傅还特别交待说问清楚了当地的举措。
不用居家隔离,真是一个好消息。
老爷子自从下了飞机,脸上的笑就再也没消下去过。李老太太倒是一派淡定。看不出喜怒。
不过,她瞟了好几眼喜不自胜的老爷子,神情里有些怨嗔,还有些成人之美的欣慰。
一辈子的夫妻了,褪去了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彼此之间虽然有意见分歧,但也相互成全。
看起来老爷子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村里,因为他说:“东西明天再来买吧?现在逛到吃晚饭,还得等多长时间呀?”
李老太太说:“你就这么空着手回村里呀?好意思吗?”
李老爷子嘴里咂了一声说:“对呀,把这事给忘了。那就走吧。”
进入市区地段后,丽芳看着不太宽阔的道路两旁。虽然不如深圳那么繁华和高楼密集,但在一些老旧的楼房之间,间或也有一片片新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恢宏。
沿途也见到有披萨店、奶茶店、麦家和肯家洋快餐及国产华某士洋快餐。还有各种手机电脑及各类五花八门的店。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这是一座干净的,新颜旧貌并存的小城。
就像南国的芒果树,一边开花一边结果,花果共存。一边慢慢成熟和衰败,一边在快速成长和发展。
先进了一家大型全国连锁超市,在里面买了些烟酒茶叶巧克力之类,老爷子也不知道具体要给哪些人带礼物,所以尽量多买了些。
李老爷子说:“小崔,你哥哥姐姐家都有孙子了对吧?”
小崔说:“哎呀不用给他们带。您人赶紧回去就行了,都盼着见您呢。”
李老太太说:“走吧,去金店,给孩子买点东西。”
一行人去了,在小崔夫妇的再三阻拦下,买了几只小金镯子。
其间李太又打了语音来,丽芳和她说了一下莹莹的情况,怕李太不放心,想让莹莹和妈妈视频,李太小声说:“过两天吧,等她适应一点再视频,我怕她哭。”
莹莹可能真是累了,全程老实的由丽芳和小崔抱着。换了平时,早就下来自己跑了。
小崔又给几个孩子买了奶茶,眨了眨眼,笑着递给他们说:“趁你们爸爸不在场,快喝。”
人还是得在自己熟悉的地盘,看小崔在深圳的时候多受拘束呀,见到李先生话都不敢多说,现在也会调侃了。
丽芳和小崔紧紧的跟着他们三兄妹,就怕走散了。
老爷子的手机响了,原来是那个本家兄弟在城市做生意的那个大儿子打来的,说要给大伯接风。
老爷子拒绝了几下,对方大概说得很恳切,老爷子便应允了。
他说了一个地方,赵师傅开车带大家过去了。
等了几分钟便见到了那位侄子。看样子也不年轻了,五十岁应该有了。
一看就是爽朗的生意人。
让人觉得精明的人不是高级的精明。高级的精明在于直爽是他的保护色。因为真正直爽到底的人是很难做好生意的。
中国饮食早已南北贯通,点的菜除了一两个是地方特色菜,其他都是各地的口味菜。
虽是夏日炎炎,不过孩子们喝了奶茶,都活泛起来了。胃口也打开了。
那位侄子大声说:“都是自己家里人,不要客气,孩子们,放开吃起来。这里也是你们的家,还是老家。”
莹莹扑闪着圆圆的大眼睛问:“什么是老家?”
丽芳有点替她着急。谁能回答得上她这个话呀?
还好,老爷子呵呵笑道:“老家就是爷爷的爸爸出生的地方。”
丽芳很怕她问爷爷的爸爸是谁,很快地说:“莹莹,快尝尝这个好不好吃。”
说着用公筷给她夹了一筷子铁板粉丝。
莹莹慢慢用筷子绞起来,小口吃着。还有几分小淑女的样子呢。
不过,丽芳还是喜欢看她大口吸溜吃的样子,现在这样像只小猫咪。
侄子很尊重李老爷子,说为了表示敬意一定要喝一点。但喝多少随老爷的意,绝不多劝。
无论在哪里,现在的酒桌都文明多了。
垚垚也很放得开,不但自己吃着,还用公筷给君君夹菜。
李老太太仍然那么优雅,小口地吃着菜,微笑着看侄子和老爷子喝酒,偶尔问一两句这座小城的事情。
过了一会,李老太太轻声问:“小崔,你妈妈的身体现在好点没有?”
小崔收了收脸上的笑意说:“还是老样子,不过幸亏上次去深圳你们安排人帮她看了,没有严重就是好事。”
李老太太总是这样,不动声色的让别人说出她想听到的话,也让别人记得她的情义。
小吴附和道:“是呀。年纪大了,身体只会一年比一年差。”
说完了,似乎觉得不妥,又堆上笑脸说:“你们到底是城里人,保养好,看起来才五十多岁的样子。这在我们农村还算中年人呢。”
这吹捧痕迹就有点重了啊。
所以李老太太只是笑了笑,说了句:哪里。
垚垚站起来,端着茶杯说:“伯伯,我敬你一杯,感谢你请我们吃饭。”
丽芳不记得李先生或老爷子有教过他敬酒呀?
其实也不用教,家里来客人,或是李先生有时候带着孩子们出去亲戚朋友家吃饭,他见得多了,也让他敬过酒。
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看父母迎来送往,耳濡目染。他们的接人待物几乎是娘胎里带来的,浑然天成。不但不会怯场,还有控场能力。
垚垚说着,就端着茶杯伸了出去。
那位侄子并没有马上就接受。而是笑问道:“你爸爸他们怎么没一起回来?”
垚垚说:“我爸爸忙工作。让我们陪着爷爷奶奶回来了。”
说着就把茶杯又朝前举了举,那位侄子满脸笑意道:“这里你爷爷年纪最大,你应该先敬他。”
垚垚说:“我们现在是感谢你呢。”
小崔笑道:“大哥,快接着呀,再问几句孩子该不好意思啦。”
侄子哈哈笑着举杯和垚垚碰了一下说:“今天你以茶代酒了,以后长大了再回来可不许用茶了,得喝酒。”
垚垚笑着喝了一口,又对小吴说:“姑夫,我也敬一下你和我姑姑。你们去机场接我们了。”
小崔哪舍得让孩子举着杯子?夫妇俩赶紧端起茶杯和他碰了一下。
后来他又去敬赵师傅,赵师傅还没等他开口便举起茶杯笑道:“还是我敬你吧。”两人笑着碰了一杯。
喝完后赵师傅让他敬一下爷爷奶奶。他也照做了。
真是深藏不露啊。小小男子汉一回老家,倒成了大人般。
丽芳生怕莹莹也学着要敬酒,到时候话也说不完整,挺麻烦的。就不停喂她吃东西,分散她的注意力。
这顿饭只有老爷子和侄了喝了几杯酒,其余人都没喝,所以饭局不久便结束了。
这位侄子离开时说:“大伯,伯娘,房子你们安心住着。缺什么少什么打电话告诉我。我添置就行了。”
李老太太听了这话,只笑不语。
侄子也精明,立马又说道:“开始说让我们在这边改装的,不知为什么又让老赵提前来了。是不是怕我们改装的不合你们心意呀?”
李老爷子说:“哪里呀,你要忙生意,正好孩子们放暑假了,小赵没事就先过来弄一弄。”
侄子这才笑道:“好,改天再回村里去看您们。”
说完,站在车前,大概是想等着老爷子他们上车后再走。
赵师傅忙跑过去用手扶着车门上框照顾老爷子他们上车。这位侄子反应过来了,也跑过去学着赵师傅的样子。
老爷子夫妇带着孩子们上车后,在车内挥了挥手。赵师傅很快就把门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