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芳虽然知道吴姐想走,也知道她早晚会走的,可现在听到赵师傅说吴姐这两天走了,还是不舍。
丽芳去了老宅那边。
刚一推开虚掩的院门,吴姐就看见了丽芳,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来问:‘你这个时候怎么有空过来?’
丽芳问:‘听赵师傅说你马上就要回老家了?’
吴姐点了点头说:‘本来准备今晚去找你的,谁知你现在跑过来了。呵呵。’
丽芳说:‘找到接替你的人了吗?’
吴姐摇摇头:‘没有,他们说宁缺毋滥,自己先干着。等找到合适的再来。’
丽芳又问:‘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吴姐想了想说:‘应该就这几天吧。’
丽芳说:‘东西都收拾好啦?’
吴姐说:‘没有什么要收拾的。别看我在这里几十年,除了几件衣服,没有什么东西,呵呵。’
吴姐虽然是笑着说这些话,却让人感觉到了打工人的悲凉。
又说了几句闲话,丽芳说:‘那我先回去了,你晚上去找我吧。’
吴姐点了点头,送丽芳出了院子。
好不容易等到吃过晚饭,丽芳快速把厨房收拾好,就出门了。
丽芳和吴姐碰头后,两人开始往小山上边走边聊。免得在马路上碰到李先生开车回来。
丽芳说:‘姐,你这次回家后,就再也不会来了吧?’
吴姐也有些伤感,看了看丽芳,又环顾了一下四周才说道:‘不来啦。’
丽芳说:‘你舍得啊?你和我们不一样,毕竟二十多年了呀。’
吴姐呵呵笑了两声说:‘二十多年又怎么样?也是打工。’
吴姐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我走以后,你有时间过去看看吧,老两口其实也寂寞的。’
吴姐和丽芳慢慢的顺着台阶往上走着。因为偏胖,也因为年纪比丽芳大,上坡路走了这一会,到底是累了,微微的喘着气。
丽芳不由放慢了脚步。吴姐又默默的走了几步,停在一个台阶上站住了,看着丽芳说:‘老爷子夫妇给了我一张银行卡。’
丽芳冲口而出问:‘多少钱?’
吴姐摇了摇头,丽芳不明白这个摇头是代表她不知道数额呢,还是她不愿说?
当下,丽芳也不问了。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会,吴姐轻轻开口说:‘你一定也在心里猜测我和老爷子的关系是吗?’
丽芳否认道:‘没有,我只是在想,李家还挺仁义的。你做了这么多年,也算没白做。这张卡上的钱,也就算是给你的养老钱了吧。’
吴姐没有接丽芳的话,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时常在怀疑。我马上就要走了,今天我就和你说句实话,我和老爷子之间清清白白的。’
不知是天色渐暗的缘故还是别的原因,丽芳侧头看吴姐脸上,不再是一贯笑咪咪的表情,而是无比严肃认真。
可是,她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这些呢?
或许,这么多年了,这件事情不但是老太太心里的一根刺,更是吴姐心里那根刺吧。那种明知被怀疑,又无法大大方方解释的无奈。
长期背锅的压力感,想找人倾诉。
丽芳索性问道:‘难道你对老爷子没有过一点动心?毕竟是一个这么高品质的异性,又同处一室这么多年。’
吴姐真诚地说:‘有过。’
吴姐看着丽芳说:‘我对老爷子的那种好感,是内心精神上的欣赏,并没有非分之想。你也知道,毕竟我遭遇过那样一个男人,那样一场婚姻,对男女之事,早已心死。’
丽芳说:‘那就你就不能怪上次阿姨住院让我回来拿枕头了。因为一个人对异性的欣赏是藏不住的。’
吴姐叹了一口气说:‘或许吧,那还是我刚来李家的前几年,也不知老爷子是不是看出来了,对我只以平常礼节相待。我心里最初那种欣赏,慢慢变化了,把他们当成兄嫂照顾。’
丽芳问道:‘喜欢一个人,还能收放自如啊?’
吴姐仿佛陷入痛苦又甜蜜的回忆中,慢慢说道:‘一半幸福一半痛苦吧。能近身照顾他们,我觉得很幸福,时刻压抑自己的情绪又让我痛苦。有一段时间我就在这两种情绪中反复自我纠结。我这一生不懂情爱,上半辈子毁在一个男人手里了,下半辈子只求安稳度日。对老爷子那点欣赏也极力说服自己放下了。’
丽芳说:‘老爷子给你这张卡,老太太知道吗?’
吴姐笑呵呵的说:‘当然知道,你想到哪里去了。’
丽芳说:‘没想到他们还挺大方的。’
吴姐却看着丽芳认真的说:‘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知道李家还是有情有义的,小李先生虽看起来冷漠,其实也是个热心人。’
吴姐继续说:‘上次我劝你不要提离职,也是想让你好好在这里做下去,他们不会亏待一个用真心实意做事的人。我们做家政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遇到这样的雇主,能给买上社保,走的时候还能额外给一张银行卡,老了有保障。’
丽芳打趣的说:‘你既然这么放不下,干脆等你女儿把孩子生下来了,你再回来呗。’
吴姐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今生缘尽。’
天早已黑尽,小山顶上不时有风呼呼刮过,几颗星星泛着微光,和不远处几盏昏暗的路灯彼此遥望着。
过了一会,吴姐说:‘这些年,辞职的念头在我心里升起过无数次。总算是到头了。’
第二天,李老爷子请客吃饭。没有说为什么要请客,但大家都知道是为吴姐饯行。
李先生说有事。李太也在外面没回来。
不管真有事假有事,反正他们俩都不会参加的。
垚垚知道吴姐要走,很是不舍。因为吴姐照顾过他好几年。
吴姐的目光时常停留在垚垚身上,满眼的怜爱藏不住。
至于巧云,本来和吴姐没有什么交情,就是干饭人。
令丽芳吃惊的是,赵师傅今天也来吃饭了。
以往不管去哪里吃饭,赵师傅都是把人送到后,就不知钻到哪里去了。直到要回家了,打他的电话,才不知又从哪冒出来。
丽芳做了五年,印象中只有那一次公司周年庆他参加过。今天却很主动的就来了。
席间,李老夫妇说了一些感谢吴姐的话,客气的让她以后有空了再回来。
吴姐一一微笑着点头应下了。
赵师傅一定要以茶代酒敬吴姐一杯,感谢吴姐的照顾。话说的极诚恳。
吃饭的时候就说了吴姐第二天走。赵师傅已经帮她买了下午的机票。丽芳想去送送吴姐。可送完回来做晚饭就晚了。
丽芳想请半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