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事循循善诱。
“是啊,白同志,我们卫生院虽然条件也一般,但比起村里,药品、器械总归要齐全些。你的医术这么好,窝在这个小山村里,太可惜了!”
李大夫也帮腔。
赵铁柱在一旁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他当然舍不得白墨走,可人家说得也在理。
白知青是有大本事的人,靠山屯这小庙,确实有点屈才了。
“感谢院领导的看重。这事儿太突然了,我得……我得好好想想,也得跟家里人(指千临)商量商量。”
白墨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只是有些委婉的回应。
王干事和李大夫见她没有一口回绝,觉得有门,也不再逼迫,留下了联系方式,又客气了几句,便告辞了。
“白知青,你……”
送走了卫生院的人,赵铁柱看着白墨,欲言又止。
“铁柱叔,我明白,这事儿不急,我先琢磨琢磨。”
白墨笑了笑。
夕阳西下,给知青小院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白墨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正在“铁牛”工场忙碌的千临的身影,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去公社?
还是留在靠山屯?
这是一个十字路口。
一边是熟悉安逸、人情淳厚的乡村,一边是充满未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公社。
该怎么选?
这对她,对千临,对她们想要达成的目标,又意味着什么?
夜色渐浓,靠山屯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的喧嚣散去,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和蛐蛐的低鸣。
知青点的油灯下,白墨和千临相对而坐。
桌上摊着几张画满了零件图纸的草稿,那是千临白天的工作。
“公社卫生院想调我去工作。”
白墨搅动着碗里温热的红薯稀饭,声音不高,带着点犹豫。
她把下午王干事和李大夫来的事,以及他们的来意,原原本本地跟千临说了。
千临放下手里的铅笔,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她,没说话,像是在等她继续。
“去公社,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白墨掰着手指头。
“平台大,能接触到的病人更多,疑难杂症也更多,对我提升医术有好处。而且,药品、器械肯定比村里强得多。说不定……还能接触到一些更高级别的人和事,对咱们以后……有帮助。”
她顿了顿,没把“系统任务”和“主线剧情”说出口,但她知道千临懂。
“坏处呢?”
千临言简意赅地问。
“坏处……”
白墨叹了口气。
“公社人多眼杂,关系肯定比村里复杂。卫生院里头,会不会有人嫉妒排挤?我的医术,还有那些‘祖传’的东西,会不会更容易引人怀疑?而且,我走了,靠山屯这边怎么办?乡亲们离不开我,你一个人在这边……”
她看向千临,眼神里带着担忧。
“这里的轴承,用现有的废铁打磨,损耗还是太快。如果能弄到哪怕一点铬钢,或者更好的润滑油脂,‘铁牛’的寿命和效率能再提升三成。”
千临沉默了片刻,拿起桌上一张画着“铁牛”改进零件的图纸,指了指上面一个标注着材料要求的地方。
“靠山屯,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材料,更广的信息。公社,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她抬起眼,看向白墨。
白墨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千临的意思。
千临不是在说她自己,也是在说她们两个人,她们共同的目标。
靠山屯是她们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想要真正改变点什么,甚至查清她们被扔到这个时代的真相,她们必须走出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就在这时,白墨的脑海里,系统的提示音也适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重要抉择:是否接受公社卫生院邀请。提示:此选择可能触发主线剧情关键节点,请宿主谨慎考虑。】
果然。
白墨心里一定。看来,去公社是势在必行了。
“我明白了,我去跟铁柱叔说。”
白墨点了点头,眼里的犹豫变成了坚定。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白墨径直去找了赵铁柱,说了自己的决定。
赵铁柱听了,吧嗒吧嗒地抽了半管子旱烟,烟雾缭绕。
那张刻满风霜的脸,皱成了疙瘩,半晌,才重重吐出一口烟气。
“唉……俺就估摸着留不住你。”
“也好,也好!你是能干大事的人,不能老在咱这山沟沟里猫着。放心去!靠山屯啥时候都是你的家!想回了,抬脚就回!”
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就在靠山屯炸开了锅。
大伙儿的心情挺矛盾。
盼着白知青有个好前程,这没错。
可人真要走了,心里又空落落的,舍不得。
“白知青走了,往后有个头疼脑热的可咋整?”
“可不是嘛,俺家那皮猴,就认白知青那两下推拿!”
“白知青心眼儿好,这一走,怪想得慌……”
白墨没躲清闲,挨家挨户走了个遍,好声好气地跟大家解释。
她跟大伙儿保证,就算人在公社,每个月肯定抽空回来几趟,帮着瞧瞧病,捎点常用的药。
她还特意把村里那个脑瓜子活泛、跟她学过点草药的妇女叫来,把自己整理好的常见病土方子、急救的小法子,仔仔细细教了她一遍,让她先顶上,应个急。
乡亲们听了,心里头熨帖了点,可那股子舍不得的劲儿还是散不去。
明白人留不住,家家户户就把自家压箱底的好东西往知青点塞。
新下的鸡蛋,还带着热乎气儿。
晒透了的干蘑菇,香气扑鼻。
刚纳好的鞋底子,针脚密实。
没多会儿,知青点那张破桌子就堆得冒了尖。
白墨这边忙着安抚人心、收拾东西,千临那头也没停着。
白天,她照旧盯着“铁牛”的生产进度。
到了晚上,油灯一亮,她就开始琢磨系统给的东西。
那个“基础材料科学知识包”,被她翻来覆去地看。
她对着靠山屯现有的破铜烂铁,琢磨着改进“铁牛”的设计图。
还真让她琢磨出点门道。她试着用一种特殊法子烘烤处理山里的硬杂木,发现那木头的韧劲和强度,居然不比劣质铁差多少。
她胆子也大,跟老王头他们商量着,把这种处理过的木头用在了几个不那么要紧的受力地方,硬是省下了些金贵的铁料。
系统商城她也进去看过。
初始那100积分,实在不经花,能换的东西也磕碜。
她抠抠搜搜地花了50积分,换了份“简易轴承滚珠精密研磨工艺”的图纸资料。
这玩意儿造不出正经滚珠轴承,但里头讲的研磨技巧,还有对材料硬度的讲究,让她对改进“铁牛”那个最不经磨的轴承,有了点新想法。
她开始指点老王头,用更细致的法子打磨替代用的铁环和铁柱。
效果嘛,提升不大,但总归是往前挪了一步。
系统还发了个新任务:【研究并提出一项能改善乡村医疗条件的方案】。
这也让千临开始留心村里的事。
她注意到大伙儿喝水的水源不太干净,农忙的时候,中暑、受伤的人特别多,还有不少人小病拖着拖着就成了大麻烦,根子还是缺医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