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宋振手中的土豆,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
作为东北常见的蔬菜之一,土豆往往也会被作为粮食看待。
高额的淀粉含量,让它能够起到很好的充饥作用。
在东北地区,土豆往往会在秋季种植,利用秋季较为凉爽的气候生长,在入冬前收获,可作为冬季的蔬菜储备。
因此,宋振此时拿出土豆,是一点不会引起别人质疑的。
只不过,宋振手中的土豆,表皮光滑,个头硕大,比供销社卖的要大上一圈。
都是庄稼人,什么蔬菜没见过?
可品质如此上乘的土豆,他们都是第一次见。
“宋家小子这能耐啊,哪搞来的这么好的土豆?”
“不会是从田里挖出来的吧?”
“你少鬼扯了,咱们田里最大的土豆,要是能有这土豆一半大,我都跟你姓!”
……
议论声并未中断,方组长也明显没有想到,宋振竟然还能有所反应。
他眯起眼睛,质疑道:
“就这一个?”
“自然不止,我家里还有。”
宋振镇定说道:
“我现在回去取。”
王猛立刻阻拦:“不能让他走!万一跑了……”
“跑?我爹我娘,我妹和我未婚妻都在村里,我能跑哪去?方组长若是不信,可以派人跟着,倒是王队长,你是心虚害怕了吗?”
方组长沉吟片刻,对身旁的稽查员使了个眼色:
“你跟他去。”
宋振并未等那位稽查员,转身离开粮仓,拐过两个巷子后,在一个视觉盲区遁入空间,又以最快的速度从空间遁出。
下一刻,他袖中两道紫影悄无声息地滑出。
“灵灵,你去王家找装有黄豆的粮袋,并在王家等我父亲。”
宋振用最快的速度描述王家的位置,黄豆的形状还有父亲的特征。
又从怀中将早已写好的字条系在了慧慧的脖子上,迅速描述林婉的模样和现在的所在位置。
“慧慧,你把这个字条带给林婉。”
不到30秒,宋振便将所有交代清楚。
下一刻,两只紫貂“嗖”地消失在墙角。
这时,那稽查员才赶上来。
“同志,你等等我,你这走得也太快了!”
宋振笑着为稽查员指路道:
“我这不是着急?我家就在前面。”
稽查员跟着宋振很快就来到了宋家的门前。
宋振推开院门时,母亲正穿衣服准备去上工。
“咋这个点回来了?”
母亲犹疑着目光扫过宋振身后探头探脑的稽查员。
“没啥大事儿,娘,你快去上工吧,别迟了!”
宋振迅速送走赵金花,将稽查员挡在了门外。
“同志稍等,我爹身体不好,我的几位妹妹胆子还很小,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稽查员有些犹豫,宋振立刻补充道:
“同志,你人在这里,我又跑不掉,我装完土豆,立刻出来。”
“行吧,那你快点。”
稽查员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宋振关上院门,趁着稽查员背过身点烟的功夫,他快步走向屋内。
父亲正就着窗光修补锄头,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到了自己儿子略显紧张的神情。
“还粮出状况了?”
宋振点了点头。
“爹,具体的,来不及说了,你现在去王家后墙等着。有只紫貂会送证据来。“
宋洪舟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吓了他一大跳。
“啥貂?”
“我在山里救了两只紫貂,极通人性,说什么都要跟着我……”
宋振扯了个半真半假的谎,宋洪舟虽未完全听懂,可出于对儿子的信任,他还是点了点头。
“那紫貂会给你叼来装黄豆的麻袋,拿到麻袋后,你立刻拿着麻袋来粮仓!”
“好,等你离开,我便立刻去。”
宋振点了点头,急忙从水缸后摸出两个空背篓,跑进了库房。
院门外稽查员急得直跺脚,宋振转身便闪进了空间。
再出来时,两筐土豆已经装好。
他故意蹭脏袖口,又抓乱头发,做出翻找仓房的假象。
一切准备就绪,他将一筐土豆背在背上,另一筐土豆则用手提着,半天才挪到了门口。
“同志,土豆装好了,但我自己拿不动啊……”
看到面前新鲜到冒水的土豆,稽查员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我帮你,咱们走……”
稽查员扔下烟头,跟着宋振向粮仓走去。
……
宋振一走,宋洪舟就拄着拐棍,快步赶到了王家后门。
隔着三丈远的土房后窗,他能看见王村长的老伴正嗑着瓜子。
下一刻,一道紫影“嗖”地掠过墙头。
宋洪舟都惊呆了,竟然真的有紫貂存在!
那紫貂嘴里叼着一个一两斤重的布包,身体却轻盈地像一片叶子,落在了他的身前。
宋洪舟颤抖着捡起布包,里面至少有一两斤的黄豆。
“你就是振子口中的紫貂,长得真有灵气。”
灵灵听不懂宋洪舟的话,眯眼看了宋洪舟好久,在确定宋洪舟与宋振父亲的特征重合后,轻轻点了下头,快速地跑走了。
另一边,当宋振背着土豆回到粮仓时,方组长正在翻看账本。
见到宋振真的带着两大筐土豆回来,王猛淡然的神色骤变。
“怎么可能?宋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土豆?!”
“要是宋振真的能将这200斤粮食填补上,自己的谋划可就全都泡汤了!”
想到这,王猛的五官近乎扭在了一起。
“你唬人,你的筐里肯定藏了石头!”
“王队长,我可没有你那么蠢。”
说着,宋振将背篓倾斜在地上,只听哗啦一声,上百颗硕大的土豆滚了出来。
“方组长,不如你看看,我这筐中可有石头?”
宋振将另一筐土豆从稽查员手中接了过来,放到了秤上。
“每一筐都超过150斤,两筐,那就是300斤的土豆。方组长,你觉得这300斤土豆,能抵得过那200斤粮食吗?”
方组长瞪了王猛一眼,显然他没想到,宋振竟然真的能拿出300斤土豆。
这岂不是让他先前的话成了笑话吗?
周围围观的村民们也都惊呆了。
“宋家竟然还有这样的底蕴?300斤土豆,足够一家子吃好几个月了吧?”
“我一开始竟然还真信了宋家欠200斤粮食这种鬼话!”
“可不是,家里随随便便就能拿出300斤土豆,这样的家庭,怎么会欠公社的粮食呢?”
……
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这一次,就连方组长脸色都有些变了。
先不说这200斤的欠账真假,人家只要还上了,他还如何咬着这件事不放?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宋振却忽然开口道:
“我先前说了,一码归一码,我宋家做的,我认,但不是我宋家的锅,俺不背!可王家步步紧逼,我只能拿出这些土豆,只求王家高抬贵手。”
宋振将土豆从称上拿了下来。
“本来这两筐土豆,我是要分给村中的大家的,迟迟未拿出,是想入冬前,给大家准备个惊喜,可王猛诬告我宋家亏欠公社200斤粮食,我只能将这份礼物上交……宋振对不起大家。”
此话一出,原本看热闹的村民们,脸色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