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彩电。
“嘿,真是彩色的。”
阎埠贵觉得新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许大茂的话,他当作没听见。
钱绝不能乱花,必须节约。
眼前这哪是电视机,分明就是两套小四合院。
太贵了。
“行了,大茂,你先看,我回去了。”
阎埠贵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彩电价格太高,长时间观看还让身体感到不适。
他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回家休息,同时盘算着如何从孩子们那里多赚些钱。
离开前,他没有忘记带走那个纸箱子。大茂曾随口提过这件事,阎埠贵记得非常清楚。既然已经答应给他的东西,那就带回去了。就算是折叠后,拿到废品站也能卖个一两分钱。
摇晃着脑袋离去,阎埠贵感叹,两千五百块买台彩电,这样的生活简直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他满脑子都是彩电的事,以至于没注意到屋里的冰箱,否则他会更加惊讶。毕竟,彩电加上冰箱,价值几乎等同于四套四合院。
屋内,许大茂坐在凳子上看了会电视。
屋外,阎埠贵刚走不久,关于彩电的消息就在大院里迅速传开。
“告诉你们,那台彩电可不得了,两千五百块啊,相当于两套小四合院。”
三大爷阎埠贵说话时一本正经,好像彩电是他自己买的一样。
听了这话,大家都半信半疑。两千五可不是小数目,哪能随便就拿得出这么多钱。
“三大爷,您是在讲评书吗?我们知道许厂长家境不错,但两千五百块,这数字也太夸张了吧。”
“对吧大家伙,你们说是不是?我没说错吧。”
刘成第一个不信,他在工厂干了这么多年。一年才挣四百多块,扣除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每月只能省下十几块。买锅碗瓢盆都要花钱,用钱的地方太多。
攒了二十多年,也攒不到两千五。虽然人和人之间有差距,但不会这么大吧。刘成年纪比大茂大不少呢。
“对,刘成说得对,要是有一千块,我信,大茂家的经济条件掏出来应该没问题。”
“两千五嘛,三大爷您这是跟我们开玩笑呢,哈哈。”
“就是啊,有了两千五,干嘛不买点更有用的东西,总比买彩电强吧。”
大家的想法差不多,花这么多钱买彩电,得先看看对方家底有多少。至少得有五万以上的资产,而许大茂家上有老下有小。
阎埠贵急切地解释着:“你们别不信,我真的没骗人!大茂家确实买了彩电,而且是外国货,花了两千四百多块。”
人群中,刘海中清了清嗓子,缓步走向许大茂家。
没多久,他神色严肃地走出来,众人立刻围上来。
“二大爷,怎么回事?您给透个底吧。”
“就是啊,您最靠谱,赶紧说说!”
刘海中坐定后,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刚才我去看过,大茂家的确买了彩电,还是进口的,价格跟老阎说的基本一致,两千四百多块。”
他的语气平静,显然对此并不心动,毕竟他对电视节目兴趣不大,戏曲和新闻对他来说都没太大吸引力。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他们家真的买了!”阎埠贵松了口气。
刘海中接着补充:“除了彩电,他们家还添置了一台冰箱,听说也是进口的,大概也得两千多块。”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沸腾。
“天啊,连冰箱都有了?这不是越来越像城里人了吗?”
刘成率先质疑:“二位大爷,你们的话也太夸张了吧,照这样下去,是不是明年就要买飞机了?这两样东西加一起快五千块了,谁家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
大爷们总说花钱就是几千块几千块的,这让人难以接受。大家本以为许大茂家买了电视,结果听说冰箱的事情后又开始怀疑了。一台国产冰箱都要两千块,进口的更贵,加起来五千块可不是小数目。许大茂虽然天天坐公家的车,但这车属于加工部工厂,并非他个人财产。
\"老刘啊,许大茂是不是真买了冰箱?\" 阎埠贵一脸震惊,连声音都在颤抖。电视已经够让他羡慕的了,现在又多了一台冰箱。四五千块的开销,大茂家也真是舍得。
\"电视和冰箱都是真的。\" 刘海中点头,却缩回手,眼神犹豫。他也不信是真的,但许大茂确实买了。对他来说,买电视不是难事,但两三千块的支出还是需要考虑一下。
\"许厂长家是不是最近发财了?\" 刘成心里很不服气,想着要多留意许大茂一家,打听加工部的情况。坐公家的车只能羡慕,但电视和冰箱是私人财产,大家都想拥有。
带着满心疑问,众人各自回家,继续和家人讨论电视和冰箱。等大家都 ** 了,阎埠贵凑到刘海中身边。
\"老刘,我觉得大茂从不做没把握的事,他肯定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你要是想买电视和冰箱,就该开始想办法赚钱了。\"
\"老阎,你的话有道理,我抽空去问问。\" 刘海中立刻心动了。从刚才大家的表现可以看出电视和冰箱的吸引力有多大。是否真的需要它们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紧跟潮流。
关键在于面子,尤其是在大院中的地位。有了彩电和冰箱,就能在大院里显得格外有面子。
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就是这份面子罢了。
第295章
彩电和冰箱带来的影响在大院里愈发明显。五千元可不是小数目,没人能保持冷静。
许大茂家一如既往地平静,丝毫不受外界波动的影响。孩子们照常上学,大人也按时上班。下班回家,一家人围坐看电视。
\"对了,大茂,我朋友从老家带来一株老山参,看起来不错,我想买下来,你觉得如何?\"
边看电视,于海棠想起今天工厂的事情。
\"买吧,不贵。\"
许大茂毫不犹豫,他认为人参不值钱,老山参也不过如此。最多十几块,而且私人买卖暂未放开,要卖也只能卖给公家,一株才几块钱,绝不会超过五块。
否则,他早就利用空间种植人参了。这种东西并非消耗品,靠它赚钱至少要到九十年代。
\"对了,海棠,给孩子们找点事情做吧。听我说...\"
许大茂突然想到,邮票几年后会升值。集邮可能赚钱,但他不想亲自参与,只是想让孩子们试试,锻炼一下。
投资由许大茂负责,孩子们只需去买进卖出。十元买,十五元卖。这活儿简单,跑跑腿就行,适合孩子们。
赚来的钱全部归他们当零用钱。自己赚的钱和父母给的钱,感受完全不同。孩子们花自己的劳动所得,一定很开心。
于海棠认真思考后同意了。
\"要是行得通,就让他们试试吧。\"
于海棠对集邮一无所知,但她相信许大茂的消息灵通。几十块钱而已,不妨让孩子试试。
\"你放心,没问题。\"
许大茂信心满满,集邮的关键是要炒作。
许大茂一心要把邮票市场炒热,他自信满满地说,如今整个京城除了公家机构,他的现金储备无人能及。
在他手里,邮票的价格随心所欲,想定多少就能定多少。至于最终能赚多少,他心里有数,只要赚个两三倍就够了。他打算赚够了就抽身而退,剩下的亏损风险由其他人承担。
做生意嘛,有赚就有亏,这是常理。邮票交易的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它不像粮票那样重要。他已打定主意,等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就把这个计划告诉他们。
“爸,倒腾邮票真的能赚钱吗?”许骁听得来了兴趣,毕竟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小孩子手里的一块钱,就能让他们开心很久。而且抓投机倒把的政策虽然严厉,但不会针对他们这些未成年人。
许靖在一旁也跃跃欲试,觉得父亲说得轻描淡写,却充满吸引力。买进卖出邮票,如此简单的操作就能赚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本钱我出,你们放心去买,我保证至少有五成的利润!”许大茂计划着,一开始要花些小钱吸引大家参与。比如,派人在市场上以十五块的价格收购十块钱的邮票。这样消息传出后,肯定会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加入。
“爸,您说得这么靠谱,那我们就干吧!明天就去买邮票!”许骁和许靖迫不及待,但邮局已经关门,只能等第二天再去。
晚饭时,父子三人讨论起邮票,许大茂劝他们别急,邮票可以慢慢炒,还可以尝试其他项目,比如花鸟鱼虫,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赚钱的机会。
一只虫子,只要学会炒,也能炒出万元身价。
许大茂从不做亏本生意,市场绝不会让他亏钱,亏钱的只会是最后接盘的人。
晚饭后,一家人看完电视正准备休息。
“终于让我逮住了。”
许大茂兴冲冲地走向外屋,隐约听到电话里的声音:
“您好,我是……”
“同志,谢谢你。”
“不用谢,我只是个热心人。”
于海棠、许骁、许靖没等多久,许大茂便满脸喜色地进了里屋。
“就因为一个 ** 就打电话?咱们家的电话难道就是为此而装的?”
于海棠喝口茶,觉得当播音员不容易,观众总该多些理解。
电视台的情况她略知一二,这通电话打过去,主持人奖金肯定保不住了。
“你可能不清楚,我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比起上次,这次显然是进步了。”
“要不是我,节目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吗?我可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
许大茂自然不会说实话,他只是闲得无聊随便找点事做,嘴上还得说得光明正大。
工厂的事情不用他操心,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新工厂正在招人建设,很快就能完工。
晚上去电影院摆摊卖货,想去了就去,不想去就罢了。
生活需要享受。
十点整,孩子们主动去睡觉,不用许大茂和于海棠提醒。
“咦,你们俩今天怎么不看电视了?”
于海棠打趣两个儿子,以前他们可把电视当宝,生怕错过一秒。
每次都要催好久才肯躺下,今晚居然这么听话,真难得。
要知道明天可是周末。
“妈,我们明天还有要紧的事要处理,你也早点休息吧。”
许骁想着赚钱的事,父亲答应过,赚到的利润都归他们。
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啊,按照父亲的说法,赚取五成利润,明天就要准备六十块的成本。
每人三十块,利润就有十五块,这是多大的收益。
在大学里,一个月十五块已经能让生活很宽裕了,更何况他们呢。
\"行,那就睡吧。\"
于海棠对这个集邮的主意很满意,至少孩子们不会再一直守着电视看了。
旁边,许大茂默默地点头。
金钱的力量是巨大的,或者说是给孩子们找些事情做做更好。
利用空闲时间赚钱,总比无所事事地看电视强。
熄灯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
第二九六章
清晨,不用叫唤,许骁和许靖就已经自己醒来。
迷迷糊糊中,许大茂也被摇醒,睁开眼看到四只眼睛正盯着自己。
\"几点了?让我看看。\"
许大茂拿起枕边的手表一看,才六点半。
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信封,六十块钱早已备好。
\"你们两个,不用我多说吧,见到人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许大茂每人给了三十块,邮票几分钱一张,一次就要买很多。
别人不一定愿意卖,能不能买到,就看他们的沟通能力了。
想了想,他又给了每人一块钱和一斤粮票。
街上鲜肉饺子三毛钱一碗,让他们去买早餐。
剩下的钱可以买点汽水之类的。
\"爸,您放心吧,我们先走啦。\"
许骁拉着弟弟急匆匆出门。
一个邮局可能花不了六十块。
要买到六十块的邮票,他们得跑好几个地方。
\"路上注意安全。\"
许大茂继续睡觉,大白天不会出什么事。
街上到处都是大妈巡逻,拿着剪刀,专门对付那些怪异发型和喇叭裤的人。
现在外面很安全。
院子里。
许骁他们带着东西小跑出去,到街上去吃饺子了。
吃完水饺,他们就开始去买邮票。
前院,阎埠贵早早醒来。
睡不着啊,每天脑海里都想着彩电和冰箱。
两个孩子一溜烟跑出了门,阎埠贵还没来得及开口。
“急急忙忙的,还以为外面能捡到钱呢。”
……
一上午的时间,许骁和许靖转遍了附近三家邮局。
买了两张金鸡觅食,五张金鸡展翅,还有五张竹石金鸡。
金鸡觅食单价四角五分,算是高价了;展翅八分,竹石才四分。
每张票价四十枚,加起来,一上午就买下了两百多枚。
这个速度远超许大茂的预料。
四合院后院里,看到孩子们带回十二张邮票,许大茂颇感意外。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买齐了?”
这事儿不该这么顺利,邮局的人通常不太愿意多卖。
超出规定数量的话,对方完全可以直接拒绝。
没想到孩子们真的搞到了,超过了许大茂的预估。
“真不容易,我们费了好一番口舌才买到的。”
许骁拉着弟弟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
每个人的购买量都有固定额度,超出部分,对方一开始并不愿卖。
但看他们还是孩子,就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