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芬追问具体时间,得知是三天前后,意味深长地瞥了高育良一眼,语气柔和却带着试探:“那你为何今日才来?”
侯亮萍沉默不语,看着二人紧盯着自己。
吴慧芬随即进入角色,拿着照片轻笑:“幼稚至极,这能代表什么?亮萍,有人试图陷害高老师。”
转向高育良,“看来你树敌不少。”
又转向侯亮萍,“不过我相信高老师的定力。
说实话,这种无端指责确实令人不适,这是 ** * 的诬陷。”
侯亮萍没想到吴慧芬会如此反应,他本想借此查明 ** 并要求高育良解释。
侯亮萍转向高育良,语气萍静但带着期待:\"高老师,我希望能听听您的解释。”
高育良站起身,轻描淡写地说:\"饭菜该准备好了吧?咱们边吃边谈。
亮萍,稍等,我一会详细给你说明。”
侯亮萍闻言放松下来,嘴角浮现笑意:\"好,那就一起用餐时说吧。”
两人来到餐桌前,看到满桌佳肴。
侯亮萍感叹道:\"吴老师太周到了,这些菜都是我和老学长喜欢的。
尤其是那只大螃蟹,正是我的最爱。”
吴慧芬谦和回应:\"当然,难得你们来访,总要准备些合胃口的菜肴。”
落座后,侯亮萍突然提到祁铜炜:\"老学长,我先请教您一个问题。
关于高老师那三张照片,您是否知情?您一直在汉东,又常来拜访,应该有所了解吧。”
祁铜炜笑了笑:\"说到这三张照片,我确实不清楚具体情况。
不过,我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这几张照片显然拍摄于不同时间,但组合在一起却容易引起联想。
制造这些照片的人,恐怕别有用心。
你看,照片里的发型都不同,制作手法显得有些粗糙。”
侯亮 ** 锋一转,再次将话题引向高育良:\"老学长的分析很有道理。
高老师,您考虑得如何了?能想起这三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事吗?\"
高育良被祁铜炜的话点醒,神情严肃地回答:\"我记起来了,这三张照片分别来自三个地方,不是同一天拍的。
特别是那张看似最特别的照片,我当时躺在病床上,是一位女同志在给我喂水,确实容易引发诸多猜测。”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他并非如此。”
侯亮萍急切地说道:
“高老师,那到底是什么情况?”
“既然你想起来了,就得讲清楚。”
“可不能遗漏任何细节。”
汉东,高育良家中。
面对侯亮萍的追问,高育良当然不会坦白真实原因。
此时并非合适时机,但他仍需给侯亮萍一个交代。
于是他装作回忆,说道:
“那是在山水庄园。”
“参与一场民企研讨会时。”
“我突发低血糖晕倒,有人递水给我。”
“仅此而已。”
“有何问题?”
侯亮 ** 驳道:
“山水庄园现在还挂着您和一位女同事的合影呢?”
高育良笑了笑:
“合影?我不知道啊。”
“在我的记忆里,从未与她单独合影。”
“倒是和几位企业家有过合照。”
“可能是被裁剪过了。”
侯亮萍坚持不懈地说:
“老师,您别不信。”
“那照片就在那里,非常显眼。”
高育良严厉回应:
“有些商人喜欢把与领导的合影挂出来。”
“这有什么意义?影响多不好。”
“铜炜,找时间去山水庄园提醒他们。”
“让他们撤下所有照片。”
“我不愿做他们的‘活招牌’。”
祁铜炜未多言,只点头应允。
他让高育良放心,这种小事很快解决。
他知道今日侯亮萍专为高育良而来,自己无需介入,否则只会添乱。
吴慧芬皮笑肉不笑地说:\"育良,你可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低血糖。”
她一边说一边提醒:\"随身带两颗糖就好。”
然后转向小艾、亮萍和铜炜:\"今晚要不要来点花雕酒?这是我表弟从浙江捎来的,高老师尝过说挺好,所以特意拿出来让大家也试试。”
说着,侯亮萍故意拿起酒瓶,给高育良斟上一杯,笑着调侃:\"高老师,您这是要请我喝酒啊?\"
高育良也笑着回应:\"谁请你这猴儿精了?我是请小艾和铜炜的。”
钟小艾和祁铜炜同时向高育良道谢。
随后几人举杯共饮,吃了几口菜后,高育良好奇地问侯亮萍:\"亮萍,我很好奇,那些照片是从哪儿来的?你作为反贪局局长,该不会没线索吧?\"
侯亮萍一脸不耐烦:\"我不是已经被您撤职了吗?\"高育良严肃地说:\"你这话不对,又不是我撤你的职,是你交错了朋友,我才不得不让你暂时停职。
要是真想动你,你还能在这儿和我们一起吃饭?再说,这也不是我的决定,是省里的意见。”
侯亮萍直接指出:\"我知道,我还听说您特意跑去找沙书记申请的。”
高育良听后笑了笑:\"照你这么说,你觉得老师一定要针对你?\"侯亮 ** 问:\"难道不是季检告诉您的?\"高育良肯定地答道:\"季检从不违背原则,他会告诉你这种事?\"
“没错,所以你不用有抵触情绪。”
“没什么好隐瞒的。”
“我和老季讨论的时候。”
“我们都支持你。”
“你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但侯亮萍毫不在意,直接问高育良:
“高老师,换个说法。”
“我的职位究竟要暂停到什么时候?”
“总不能无限期停着吧。”
“那我岂不是可以天天来您这儿蹭饭了?”
汉东高育良家中。
高育良答道:
“还需要我说吗?”
“当然是等你的问题查清后才能恢复。”
“不然怎么合理解释解除停职?”
“调查组正在查,听说你还联系了陈老。”
“找到那两个证人,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光说没用。”
侯亮萍笑道:
“如果查不清呢?”
“如果证人永远找不到或已经去世了?”
钟小艾也附和道:
“对啊,高老师。”
“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万一证人找不到了。”
“亮萍难道要一直这样?”
高育良承诺道:
“放心,小艾。”
“绝不会一直这样。”
“亮萍的事一定会有结论。”
“如果真找不到或者证人死亡。”
“我会组织会议协调各方。”
钟小艾笑着总结道:
“好,高老师。”
“法律不是有‘疑罪从无’的原则吗?”
这时,吴慧芬为高育良辩解:
“亮萍、小艾,别担心。”
“高老师会照顾他的学生。”
顺着这话……
钟小艾聪明地提议道:\"亮萍,咱们要不要向高老师和吴老师敬杯酒?\"听罢,侯亮萍领会意图,随即起身敬酒。
高育良看着这位得意门生,心中复杂。
此刻,他趁机发问:\"亮萍,有没有考虑过离开汉东,回反贪总局?\"
侯亮萍笑答:\"高老师,这事我倒没想过。”
\"为何突然提起?\"侯亮萍追问。
高育良微笑回应:\"我担心你的案子悬而未决。
若是如此,回反贪总局也是个选择。
不过,你可以先和小艾商议。
商量好后告诉我即可。”
侯亮 ** 问:\"季检和沙书记会同意吗?\"
高育良轻笑:\"老季是否同意并不重要。
他无权决定你的去留。
只要沙书记点头就好。
我实话告诉你,若此案无法查明,沙书记建议你回京都,重新回到原点。
这是我们领导层讨论时他主动提出的。
现在告诉你,是希望你能有所准备。”
钟小艾直截了当地问:\"既然省里一把手已有此意,事情是否就此定局?\"
高育良答:\"并非如此。
亮萍的事尚未有定论,这只是我们在班子讨论时提及罢了。”
侯亮萍笑道:\"当初我来汉东时,是沙书记亲自接见。
如今才过去不到四个月。”
“他又打算让我调回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侯亮萍到汉东后,直接拜会了沙瑞金。
他对沙瑞金印象很好,因此对被调走一事感到困惑不解。
毕竟沙瑞金曾承诺过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高育良笑着回应:“怎么回事?”
“不是我说你,你的情商太低了。”
“沙书记,你难道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吗?”
侯亮萍委屈地说:“我不明白。
我在汉东时,一直依法办案,这和我的情商高低有什么关系?我真的不明白。”
钟小艾好奇高育良如何辩解,毕竟这是他的专长,于是笑着说:“还不明白吗?快请高老师给你解释一下。”
高育良家。
高育良双手抱胸,微笑着对尴尬的侯亮萍说:“那我来给你解释。”
“今天教你一课。
在校时我讲过海瑞、商鞅,但似乎没提过岳飞吧?”
侯亮萍轻轻点头。
高育良继续笑着说:“现在来讲讲岳飞与‘莫须有’的故事。”
“毋庸置疑,岳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者,民族英雄,堪称古今完人。”
侯亮萍听后自豪地说:“我们要培养天地正气,效仿古之完人。”
高育良在餐桌间踱步道:“侯亮萍同学,你有没有思考过,岳飞为何会因‘莫须有’而死?‘莫须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未必有,或者不一定有。”
“这位或许无罪的英雄。”
\"最终却冤死在了某亭。”
\"你是否思考过其中的原因?\"
\"就是因为情商太低,令人惋惜。”
这句话让侯亮萍忍不住笑出声。
他也笑着回应:
\"岳飞是因情商低而丧命。”
\"高老师,这是您的新见解吗?\"
高育良答道:
\"当然不是新发现。”
\"多年前我就明白了,只是不敢告诉你们。”
\"我担心你们会因此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