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沙瑞金需要确保两派力量都能稳定发展,在汉东站稳脚跟才是首要任务。
汉东省林城经济开发区。
李达康向沙瑞金坦白了离婚计划后,沙瑞金决定帮助他规避潜在风险。
作为改革的重要人物,李达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问题。
沙瑞金微笑着说道:“达康同志,既然你跟我提起了这件事,那我也直说了。
来到汉东后,我了解到一些关于欧阳菁的评价。”
李达康立刻表明立场:“沙书记,请允许我再次澄清,我和她毫无瓜葛。”
在与欧阳菁分居的八年里,我从未要求或允许他做出任何违法之事。”
此言一出,李达康已将自身可能涉及的过失清晰剥离。
欧阳菁所为,身为丈夫的李达康怎会毫无察觉。
即便新到任的沙瑞金也听闻不少传闻,而李达康心中更是明镜似的。
然而,他选择沉默,因为这不仅关乎他的政治前程,还牵连着远在国外的女儿的生活费用与学费。
沙瑞金虽知情,但从表面看,他对这一切似乎并不知晓。
于是他提醒李达康:“但你无法确保他不会借你的名义谋取私利。”
最终,沙瑞金表态:“既然感情已逝,那就分开吧。”
听到沙瑞金明确的回应,李达康虽然嘴角带笑,内心却激动不已,仿佛即将庆祝某种胜利。
随后,他向沙瑞金补充细节:“沙书记,您或许不清楚,这些年来,欧阳菁每次见到我都对我指摘抱怨,说我从不管她们母女。
但我多次向她解释,我并非不关心你们,而是担心触犯党纪国法。
是赵立春同志把我这个农村孩子一步步培养成副市长,这其中的艰辛,您难以想象。”
沙瑞金点头回应:“我们党员既要讲 ** ,也要有良知。”
李达康则继续向沙瑞金讲述自己的过往,因为他深知,唯有彻底坦白,才能赢得信任,为自己争取转机。
于是,他娓娓道来:“沙书记,让我讲讲我的经历。
我从赵立春同志的秘书做起,后担任了两年副县长。”
“后来组织安排我去日本爱知县学习他们的社会管理经验。”
“回国后,上级将当时最贫困的一个县、一百二十万群众的工作交给了我。”
“当时我心里十分忐忑,唯恐出错,更怕辜负百姓期望。”
沙瑞金评价道:“这样的态度,正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干部应有的表现。”
随后李达康继续说道:“几年后,组织再次派我出国深造,这次是学习经济管理。
回国后,我被任命为吕州市市长。
每一步都是组织精心栽培的结果。
我绝不会因个人利益损害 ** 人民的形象,您说对吗?”
李达康的话既真诚又策略,他要让沙瑞金知道他是一个清廉正直的好官员。
他知道沙瑞金欣赏这种能为百姓办实事的人,这也是他赢得对方信任的关键。
一番交谈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处理完公务,沙瑞金活动了一下身体,提议一起去参加骑行比赛。
“走吧,达康同志,我们去试试谁更强。”
李达康笑着回应:“那可真是全力以赴了。”
随着一声令下,四人一同出发。
李达康虽拼尽全力,却始终落后半圈。
而他的随行人员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差距始终未变。
这种节奏的掌控远超常人。
……
汉东省祁铜炜的老宅。
此刻,祁铜炜正陪着父母回到久别的家园。
刚到门口,看到这座多年未归的家,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乡愁是对故乡最深沉的眷恋,即便功成名就,仍牵挂家乡的一草一木,为它的变化感到忧虑。
并非哀伤,而是浓厚的思念,以及希望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
望着熟悉的老屋依旧如旧,祁铜炜坐下后便提议:
“爸,妈,咱们院落也该翻新了。”
“萍时我不在家,重新装点一番,您二老住着也更舒心。”
母亲点头附和:“你说得对,这院子确实太破旧了。”
“要是让铜炜未来的另一半见到,肯定会被吓跑。”
祁二流恍然大悟般点头:“好主意!我这就找人来修缮。”
“不过先问问铜炜,是不是真有了合适的对象?”
母亲笑着补充:“他已经有了,年底就要结婚了。”
“快给我们介绍一下未来的儿媳吧。”
祁二流听后兴奋不已。
多年来,祁铜炜虽出色,却始终未婚,这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他催促道:“快告诉爸爸具体情况。”
祁铜炜见父母如此急切,便拿出手机,打开陆亦可的照片。
陆亦可向二老汇报情况:
“爸妈,这是亦可。”
“我们家姓陆。”
“目前在汉东省反贪局担任一处长。”
“他的父亲是南方某地的重要干部。”
“母亲曾是汉东省法院的法官,不过现已退休。”
“亦可今年三十五岁。”
祁铜炜的母亲看到陆亦可的照片后,越看越喜欢。
但祁铜炜的父亲听闻这些情况后,却有些担忧。
---
汉东祁铜炜的老家。
祁父有些忧虑,对祁铜炜说:“人家条件这么好,女儿看起来也很漂亮,不会是再婚吧?”
祁母也随声附和:“是啊,我们年纪大了,但你条件这么好,不用找再婚的。
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多的是。”
祁铜炜笑着回应:“爸妈,你们放心,亦可是初婚,我的婚事你们不用操心了。
忙完这段日子,我就带她回家见你们。”
祁父祁母信服于儿子的选择,便没再多问。
寒暄几句后,祁铜炜给父母提了些装修建议,随后告别父母,准备离开。
刚出门,村里人纷纷出来送行,场面热闹非凡。
在众人的簇拥下,祁铜炜驾车离去。
之后,他打算先去拜访陈岩石。
聊聊天。
祁铜炜需要陈岩石的支持。
他决定去拜访陈岩石。
……
陈岩石家。
陈岩石正和郑西坡交谈。
祁铜炜手里提着刚从老家挖来的玉树,走到院子里喊道:
“陈叔叔,王阿姨。”
王丽云去医院照看陈海了。
陈岩石和郑西坡听到祁铜炜的声音,起身走向门口。
陈岩石一看祁铜炜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
“铜炜,你又给我带绿植啊。”
祁铜炜笑道:
“哟,郑主席也在呢。”
“陈叔叔,我今早回了趟老家。”
“刚挖的。”
“听说您喜欢,就给您带过来了。”
郑西坡看了看那株玉树,说:
“陈老,祁厅长带来的这棵。”
“长得真好。”
“还寓意吉祥。”
“咱们赶紧种上吧。”
陈岩石笑着答应了。
三人坐下喝茶闲聊。
陈岩石对祁铜炜说:
“铜炜,你来了正好。”
“跟我们两个老头聊聊。”
“大风厂不是有四千五百万的下岗安置费吗?”
“大部分人都拿了钱走了。”
“但还有一些老人和残疾人,拿到这笔钱后反而担心未来的生活。”
“不知该如何维持生计。”
“西坡来找我商量。”
“想看看能否重新组建一家大风公司。”
“让大家都还能工作。”
“我也希望能借此解决一些问题。”
祁铜炜听后明白他们在谈什么。
但他内心其实并不赞同。
这些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
几乎没人懂经营。
这样的公司大概率会亏损倒闭。
到时自然有人收拾残局,这于祁铜炜而言并不重要。
眼下让陈岩石高兴才是关键,只需顺着他的思路前行即可。
祁铜炜对陈岩石道:“陈老,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您的想法不错,”
陈岩石点头,“这样可以妥善安置不少下岗职工。”
“我全力支持您,”
祁铜炜继续说道,“达康书记想必也会赞同,届时区里也会有扶持措施,大家不必太过忧虑。”
陈岩石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铜炜,实不相瞒,这事我也跟李达康提过,他同样十分支持,所以我才派西坡去推动,今天特意来向我报告,一起来听听他的进展。”
郑西坡笑着接过话头:“陈老,那我就汇报一下情况。
通过我的联络,新大风公司最初的股东加上我一共有二十人,目前筹集的资金已有八十二万元。
虽然数目不大,但作为初创的小公司,应该够用了。”
陈岩石却显得有些不安:“这样不太妥当,西坡,我从我的退休金里拿出十万元给你们,当作对工人们的帮助。”
郑西坡睁大眼睛坚决反对:“陈老,这绝对不行!您已经帮了我们太多,不能再让您掏钱了,除非您愿意成为我们的股东。”
陈岩石摆摆手笑道:“我哪懂什么股东的事,你别推辞,拿了就是。”
郑西坡坚决反对。
祁铜炜见状,对陈岩石说:“陈老,就答应郑主席的要求吧。
您现在退休了,在新大风当个股东也能有些事做,说不定还能让您再展风采。
而且这笔钱白送给郑主席也不合适,他不好意思收。”
在祁铜炜的劝说下,陈岩石点头同意:“那好吧,我也来当新大风的股东。”
郑西坡听后露出笑容,他很清楚,只要陈岩石参与进来,就能为公司增加信誉保障。
他的策略就是利用陈岩石的名声来降低风险。
祁铜炜也明白这一点,他希望通过这件事让陈岩石转移注意力,避免制造更多麻烦给李达康。
同时,这也是让陈岩石开心的方式,一举两得。
汉东陈家。
祁铜炜继续维持友好关系,对陈岩石和郑西坡说:“陈老,郑主席,我知道创业不易,这不是为了私利。
我自愿捐赠三十万给新大风,尽一份心意。”
说完,他拿出一张三十万的卡递给两人。
郑西坡立刻开口阻止:“祁厅长,这……”
“祁厅长,我们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呢?”
“再说,您可是我们大风厂的大恩人啊。”
“陈老,您可能不清楚当时的情况。”
“在大风厂事件中,我当时正在常成虎的车上。”
“那场面看得清清楚楚。”
“祁厅长独自冲进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