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这个,老者就是满脸的心酸,一肚子的苦水,倒都倒不完。
他们阴阳家冤啊!
十几年前,突然飞来一场横祸。
陛下竟然下旨,大肆捉拿他们阴阳家。
当时整个阴阳家都蒙了!
他们招谁惹谁了!?
还有没有天理!
有没有王法!
通缉令甚至到如今都没有撤销,阴阳家都快成阴沟里的老鼠了。
他们阴阳家。
惨啊!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
这次燕王主持的百家争鸣,并没有指定不准阴阳家参与。
一听到这个消息,阴阳家都要哭了!
苍天啊!
终于开眼了!
他们就指望着这次百家争鸣,能一举翻身正名!
只是因为有通缉令的缘故,阴阳家一群人不敢光明正大的现身。
只好来燕王这儿躲一阵子。
他们可是听说了。
燕王权柄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阴阳家得罪了陛下,只有燕王能庇护他们了。
至少官差不敢在燕王府外公然捉拿他们。
燕王简直就是他们阴阳家的救星啊!
老者说的伤心,墨家巨子和杂家汉子也听得落泪。
唉。
同命相连啊!
其实这个阴阳家的老者不知道,他正在千恩万谢的救星,燕王。
正是导致陛下通缉阴阳家的罪魁祸首!
阴阳家讲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会占卜、炼丹、观星。
他们在汉代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
方士!!
嘿!巧了。
刘旦自曝穿越者的那一晚,可是没少说:
父皇你晚年昏聩,宠幸方士,一天尽弄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巫蛊之祸、太子兄长冤死云云。
那一晚过后,刘彻就下令捉拿方士,他要防微杜渐!
这里的方士,便是阴阳家!!
“呜呜呜呜”
“我阴阳家要感谢燕王啊!”
“没有他,我们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啦!”
“呜呜呜呜”
听。
阴阳家的老者还在感谢刘旦。
唉。
造化弄人啊!
墨家巨子摇摇头,阴阳家太可怜了。
天降横祸。
他叹了口气,又看向出身杂家的那个中年汉子。
“阴阳家得罪的是陛下,你们又是为何啊?”
满脸胡茬的汉子眼中含有泪花,语气苦涩。
“我们得罪的也是陛下。”
此话一说,阴阳家的老者瞬间不哭了。
这是同道中人啊!
一个人遭受磨难会很伤心,可是多一个人一起倒霉。
那感觉可就不一样了。
有人陪的感觉...很踏实!
他赶忙问道:
“你们也是飞来横祸吗?也是被陛下无端的降罪吗?”
看着老者希翼的眼神,汉子摇了摇头。
“不!”
“是证据确凿,罪责难逃!”
老者眉头一皱,追问道:
“那你们是因为什么罪责被陛下通缉?”
不料。
汉子又摇了摇头。
“不是通缉,是满门处决!”
“那你...”
“我牵连不深,陛下仁慈,便放了一马。”
“不是,不是。”
老者一个劲的摇头。
“我不是要问这个,我是想问你们杂家犯了什么罪?”
问这话时,老者已经往后退了几步。
墨家巨子也提了几分小心。
满门处决可不是小罪,杂家莫不是做了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
否则怎么会叛这么重?
只听那汉子说道:
“举兵谋反!”
嘶!
卧槽!
阴阳家的老者腾地一下站起,瞬间就远离了这里。
他们阴阳家只是被人陷害。
和这个造反的杂家可不是同道中人!
沾不得,沾不得。
还是离他远一点好!
墨家巨子面上也有些变色,好家伙!
杂家是真能折腾啊。
他本来也想远离,毕竟现在的墨家自己都自身难保,不该管闲事。
但墨家的兼爱理念。
又不提倡他做出这种脚底抹油的事情。
斟酌一阵,他还是小心说道:
“既然陛下放过你,那你应该就是无罪的,这次全力准备百家自荐吧。
燕王有大德,不会在意你身上污点的。”
“不错。”
汉子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才带着家父的着作前来长安,虽然家父起兵谋反,于国有罪。
但是他的着作是无罪的!
不应该被埋没!”
墨家巨子眉头一挑。
杂家的着作有《尸子》、《吕氏春秋》,这都是秦朝之前的典籍了。
大汉如今哪有杂家着作?
还是这人的父亲编撰的?
墨家巨子不由好奇的问道:“敢问令尊是哪位?”
汉子一拱手披。
“家父淮南王,姓刘,名安!”
墨家巨子再问:
“那本杂家着作是?”
“《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编撰的书籍?”
未央宫中,刘彻听到绣衣使者的奏报后,本能的皱起了眉头。
这个刘安他可不太喜欢。
这个杂家他也不喜欢。
淮南王刘安不仅是皇家子弟,更是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人物。
当初他密谋造反的时候.
手下聚集的宾客数千,其中大都是杂家门人!
随后刘安谋反失败。
他自己抹了脖子,跟随他谋反的一群人,刘彻是一个都没放过,满门抄斩!
杂家就此在大汉销声匿迹。
没想到现在又冒了出来。
还有一本刘安编撰的杂家着作?
“进长安献书是谁?”
“回陛下,据探报,领头的应该是刘安的庶子,刘不害,随行的还有十三位杂家门人。”
身边的绣衣使者小声禀报:
“他们一直待在燕王府邸外,我们没办法近距离逮捕。”
“若是要直接动手,燕王哪儿恐怕....”
刘彻摆手打断他的话头。
想了想说道:“先盯着他们。”
“是!”
等绣衣使者离开后。
刘彻神色玩味的看向殿中正抓耳挠腮的刘旦。
“老三,你府邸外都要成藏污纳垢的地方了,又是逃犯,又是反贼的。
你说这是臭味相投,还是沆瀣一气?”
听到这话,案几旁看奏折的刘旦翻了个白眼。
这俩词有好的吗?
看了几天奏折的刘旦早就不耐烦了。
他本来在城外泡妞逍遥自在,皇帝老子非要拉他来看奏折。
光看不行,还得批。
最后还得给老刘检查!
靠!
这写作业的既视感贼强!
刘旦早就憋了一肚子牢骚了。
现在又听到老刘阴阳怪气,当即就顶了回去:
“他们自己去的儿臣府上,又不是儿臣拉他们去的,再说。
那个是逃犯,那个是反贼。
开什么玩笑。
儿臣从来不和这种人一起玩儿,父皇可别凭空诬陷我。”
刘彻鼻子哼哼两声。
拿起桌上的一份密报扔了下去。
“好好瞅瞅。”
刘旦狐疑的捡起一瞅。
哎呦。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
他这几天没回过王府,这猛一看,自己王府外好像确实有些藏污纳垢的意思。
被通缉的阴阳家、涉嫌谋反案的杂家。
还有一个墨家...有句话叫近墨者黑?
呸呸!
刘旦扔下密报,撇嘴道:
“墨家可是能与儒家并肩的学派,现在不过是儒家势大,墨家走投无路。
这才去寻求儿臣的庇护。
能得有志之士的信任,这是儿臣的骄傲!
还有那个刘不害。
他父亲谋反,他自己又没参与,您当初没杀他就证明了他无罪。
还说什么反贼。
至于阴阳家吗?”
这个还真不好狡辩。
毕竟当初就是刘旦自己把阴阳家说成通缉犯的。
刘彻坐在上座看着他眼珠子乱转,冷哼道:
“行了。”
“这次百家争鸣是让你操办,看在你的面子上,这些个蝇营狗苟朕就先放他们一马。”
刘彻话头一转,问道:
“此次起复百家,你有没有内定的?说出来朕听听。”
“哦,兵家就不用说了,这个可以。”
为兵家单独开一个军事学院,老三已经给他说过。
确实可行。
殿中跪坐的刘旦一听老刘问这个,瞬间就精神了!
相比于批改奏折。
他更喜欢吹牛扯淡!
刘旦站起身,先看了看绣衣使者的奏报。
随后双手附后,摇头晃脑道:
“诸子百家中学派太多,有些可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有些就全是糟粕,一文不值。
例如什么神仙家,追求飞升成仙,完全就是有钱人吃饱了撑的,瞎几把...咳。
反正类似这种无用的学派。
即使这次有人来自荐,儿臣也不会启用的。”
上座的刘彻点点头。
这次启用的学派,都是要在太学,乃至是天下各大书院传播的。
于国无用,确实不能传播。
殿内的刘旦还在侃侃而谈。
“排除一些绝对无用的,再排除一些可有可无让他们自己辩的。
剩下的就是儿臣看好的。
一共十家。
分别是墨、法、道、阴阳、名、纵横、杂、农、医、兵。”
推崇墨家刘彻可以理解。
毕竟墨家与儒家在以前是唯二的当世显学!
他这次也暗中属意墨家。
因为墨家可以和儒家分庭抗礼!
既然打定主意不让儒家一家独大,刘彻自然要给他找几个对手。
墨家很合适。
其次便是法家。
法家是治国的重要学派,这个可以推广。
至于道家。
这个学派在大汉可了不得!
只是刘彻登基后才没落下去,之前的百年时间,与道家息息相关的黄老之术,那可是治国理念!
刘彻的父皇、皇爷爷。
两代帝王都推崇无为而治。
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那几十年里,道家绝对是最鼎盛的学派!
等刘彻独尊儒术后。
道家虽然不再重用,但是刘彻也示意儒家,不许打压道家。
这个学派的理念。
为大汉休养生息,积攒国力做出了很大贡献!
而且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与世无争。
也没有触及儒家的利益。
所以道家的势力保存的很好,尤其是在皇家中有很多信众。
此次百家争鸣。
为道家站台的宗正,便是主动出面的。
前面几个,刘彻都能想通。
可是阴阳家?
“老三,你当初不是说朕宠幸方士,是老年昏聩的举动吗。
你现在怎么也推崇他们了?
难道你现在也昏聩了?”
刘旦没有在乎老刘这寻机报复的言语。
他推崇阴阳家,是要取其精华。
老刘晚年推崇的阴阳家,全是逮着糟粕猛啃!
那能一样吗?
阴阳家的学说,用得好,有移风易俗的功效。
用的不好,就像秦始皇和汉武帝晚年一样,都用他们炼丹。
求长生去了。
空耗国力,劳民伤财,关键是还没球用!
不过阴阳家也有可取的一面。
例如阴阳、五行之说。
虽然有些神神叨叨,但是他们确实流传了很广。
直到后世民间都有人很在意这个。
比如起名字,发现某人命里缺水,就给起个带三点水的名字。
要是实在太缺。
就直接‘淼淼’,一次性补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