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未说完。
城头上便传来一声大喝:
.......................
“放箭!”
刹那间。
“嗖嗖嗖嗖嗖嗖!”
箭如雨下,连绵不断。
猝不及防下,城下叫嚣的乱兵瞬间倒下一片。
弩箭从上而下,丝毫不停歇。
射完一个弩匣,下一批立刻顶上。
几万只弩箭,片刻间就倾泻一空。
城下早已是死尸一片。
血流成河!
远处鼓噪的乱兵看见这一幕。
轰然炸开!
有心人带头大喊:
“陛下杀了大将军的儿子,陛下忘恩负义!”
“陛下不义,攻进未央宫!”
“为大公子报仇!”
“为大将军报仇!”
乱兵挥舞着长刀,呼啦啦往前涌去。
一个个狰狞毕露,凶相尽显!
不过。
下一刻,城头上弓弩抬高寸许。
弩箭划过一道道弧线,径直插入乱兵的血肉之中!
“啊!啊!”
哀嚎声顿时响起,后面的乱兵大惊失色!
不过须臾间,便肉眼可见的躺倒一片。
这速度,比割麦子都快!
众人一见势头不对。
瞬间四散奔逃!
看到这一幕,一直躲在后方的史家父子目眦欲裂!
“是谁!”
“竟然下令屠杀我等外戚!”
“想死乎!!”
见到父亲还在无能狂怒,三个儿子急忙拖住他就往后跑。
“父亲,快跑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后再找他们算账也不迟啊!”
三人拉着老头就跑,生怕慢了半步。
刚才就是他们在暗中挑拨。
撺掇卫家那个大傻子站出去的也是他们。
不过卫大傻子现在应该是死翘翘了。
情况不妙,他们还是先跑一步吧。
死道友不死贫道!
理应如此!
只是他们刚转过身,还没跑几步。
迎面就撞见一支黑甲军。
刀光闪闪,见人便砍!
不留一个活口!
见状,史家父子急忙仓皇大喊:
“干什么?干什么?”
“我是太子妃的父亲,他们是太子妃的兄弟,未来的大司马、大将军。
你们想干什么!?”
回答他的只有一道:
“噗!”
凛冽刀光闪过,三个无头尸体轰然倒下。
刘旦甩了甩刀身血。
淡淡道:“杀的就是未来的大将军!”
未央宫外的杀戮已经停歇了许久。
长安城内的杀戮却仍在继续。
抄家灭族!
不过这都是张汤的活。
倒和刘旦无关。
他此时已经站在宣室殿长长的台阶之下。
铠甲染血,提刀杵地。
一动不动.
刘旦能挺直腰背,站立不动。
但是和他同列的三人就不行了。
卫不疑、卫登两兄弟早就吓瘫在地上。
双眼无神,身体不停地打摆子。
嘴里嘀哩咕噜着一些:
饶命啊、和我无关、都是兄长要挟的云云。
他们的兄长就比他们强多了。
卫伉站直身子,除了僵在脸上的笑容、抬起的手臂、尿湿的裤子..
就和刘旦一样淡定了!
听太监们说。
卫伉这副尊荣,和他在未央宫外唾沫横飞时一模一样!
就连被扛进宫后。
他的动作都没有变。
可见卫伉是多么的喜欢唾沫横飞!
四周的内侍腆着脸上前,献媚道:
“燕王殿下,用不用小的给您搬个软凳过来,免得您劳累了。”
“燕王殿下,要不小的给您遮个华盖,这日头大的,一会儿把您晒着了。”
“燕王殿下,要不....”
刘旦一摆手,驱赶道:
“不用、不用。”
他又看了看卫伉。
“你们把卫大公子拾掇一下,这般面容被人瞧见,也是丢了大将军的人。”
“是。”
内侍们应了一声。
随后几人齐上阵,换裤子的换裤子,捏脸的捏脸,扳胳膊的扳胳膊。
折腾了好一会儿。
终于把卫大公子拾掇停当。
就是人依旧傻站着,莫得表情!
刘旦看了他一眼,摇摇头。
卫青是何等英雄人物,儿子却是这等废物。
造化弄人啊!
刘旦这般想,宣室殿内的刘彻也是这般想法。
此时。
宣室殿内。
刘彻静静的坐着。
卫青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盯着手上的密报。
这都是今日事件的详细奏报。
从卫不疑、卫登今日逛了哪家妓官,到卫氏家丁阻拦传旨宦官。
再到卫伉在未央宫外的一言一行。
看的卫青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那个逆子!
他竟敢公然撕毁朝廷旨意!
还敢围攻未央宫!?
这是诛九族的谋逆大罪啊!!
卫青只觉眼前一阵眩晕,险些坐不住。
霍去病赶忙伸手扶住。
今天发生的一切让他也是惊骇莫名。
这些外戚竟敢如此放肆!
气愤之余,又有些庆幸,还好自己弟弟紧闭府门。
否则此时殿外站着的。
就要多一个他霍光的儿子了!
看着舅舅仿佛苍老了十几岁的模样,霍去病一阵心酸。
原来那个教导自己要临危不乱的舅舅。
也有心慌的一天啊!
霍去病悲戚交加。
若不是三个表弟胡作非为,舅舅怎会如此!
“唉!”
见到几十年的老伙计如此。
刘彻也不好受。
“去病,带你舅舅回府好生休养,卫伉三人,朕会收回爵位,之后不再追究罪责。
以后严加管教吧!”
卫青回过神来,望着陛下久久不能言语。
最后只有红着眼眶缓缓跪下,颤声道:
“臣卫青,跪谢天恩!”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刘彻轻叹一声。
卫青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戎马一生。
任何时刻都是挺直脊梁。
何曾看到过他弯下腰?
可是今日听闻三个儿子的所作所为,这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背驼了。
刘彻摇头轻叹。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他深吸一口气,冷声道:
“让太子和燕王进来!”
“是!”
趁着赵周去通报时,刘彻望向廊柱方向冷哼一声。
太史令收到暗示。
蹑手蹑脚的退出大殿。
片刻功夫后。
刘旦和刘据一同进来。
刘据低眉顺眼,刘旦却大摇大摆。
进来后就一屁股坐下,见到一大桌子火锅都没人动。
大感浪费。
“赵周,快给本王拿副碗筷。”
今日他的事已经忙完了,现在就该吃吃该喝喝。
刘彻也没在意老三的无礼。
而是看向太子刘据。
“父皇。”
一见刘彻看过来,本就提心吊胆的刘据赶忙站起。
刘彻面无表情,甩给他一个小册。
“看看吧。”
刘据赶忙接过,刚一翻开。
他心尖猛然一跳!
只见小册上小字密密麻麻,竟然全是太子宫内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其中一段话,被格外标红。
“我史家一心忠于国事。
陛下缺钱了,我史家踊跃捐赠。
陛下缺少官员,我史家子弟也踊跃出仕为官。
......
没想到最后。
竟然...竟然...”
这段话正是太子妃的哭诉!
一字不差!
刘据猛然醒悟,太子宫内有父皇的眼线!
他心生恐惧的同时,心念急转,父皇标红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是暗示我废掉太子妃吗?
还是.....
不等他继续想,刘彻肃声问道:
“当时太子妃说这话时,你什么反应?”
刘据愣了一下。
小册上不是记得请清楚楚,他没反应啊。
父皇怎么还问?
一道冰冷的声音突然在耳边炸响:
“朕在问你,你什么反应!”
“儿臣...儿臣...”
刘据急的满头大汗,他没反应啊。
这让他说什么反应?
感受到看来的视线越来越冰冷,刘据一时间心乱如麻。
“扑通!”
刘据直接跪地,颤声说道:
“父皇,儿臣当时没什么反应啊!”
话音刚落。
“啪!”
刘彻直接一个耳光扇过来。
“废物!”
刘彻盯着刘据的眼神没有一丝温度。
“老三,有人说朝廷缺钱、缺官,但是他的家族都能给捐,你怎么办?”
正在啃羊骨头的刘旦撇撇嘴。
扔掉骨头,擦了擦嘴。
“儿臣会立刻下令屠了他满门!”
刘彻盯着刘据,一字一顿道:
“蠢货,你听清楚没有?”
“要是朕来做,朕不止屠了他满门,还要诛他九族!
朝廷都没有钱粮,他有!
朝廷没有官员提拔,他还有!
他都富可敌国、人才济济了,我刘氏的江山还坐的稳吗!!
啊!!”
被刘彻猛然一吼,刘据下意识往后躲了躲。
他当时被太子妃哭的心焦磨烂。
根本没想这么多啊。
刘彻的教训仍在继续:
“最让朕恨的是,你当时竟然没有丝毫反应。
你是太子啊!
是我刘氏江山的继承人!
你就是这样维护我刘氏江山的吗!?”
刘彻越说越气,作势便要打。
刘旦赶忙起身拦住。
“哎,好了好了,骂两句就行了,兄长当时做的已经够好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后长记性了就行。
怎么还动手呢?”
刘彻重重的哼了一声,放下了举起的胳膊。
刘旦赶忙扶起太子。
刘据一脸感激的看着自己三弟,心中感动不已。
呜呜呜
多亏三弟啊,不然他又得挨揍了!
刘彻望着太子捂住脸颊的样子,也不由心一软。
冷哼道:
“老三说的也有点道理,你当时做的勉勉强强,至少没有犯蠢。
给那些外戚当枪使!”
这一句软话,就是刘彻唯一的一点铁血柔情了。
太子面色稍缓。
他就说嘛,自己怎么可能一无是处。
嗯,还是能赶上三弟万一的。
刘彻看他这幅没出息的样子,没好气道:
“以后长点记性,你是我刘家的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位的。
一点主人翁的观念都没有。
大汉还不得让你败光!
以后多和你三弟学学。”
太子赶忙接道:
“是,父皇。”
随后又看向正在大快朵颐的三弟。
刘旦一边吃,一边比划一个哦可的手势。
某问题啦!
吃喝嫖嫖,他样样精通,随便学!
教训完儿子,刘彻接下来就是嘱咐了。
“今日诛除外戚势力,先不要牵扯到后宫,以免被人诟病。
你回去后先将太子妃冷淡。
之后在徐徐图之!”
“是,父皇。”
对于那个背着自己搞小动作的女人。
刘据心中是一万个窝火!
不过父皇说再等等,那就再等等。
反正废黜是一定的!
刘彻见儿子理解,点点头,随后话头一转。
直白说道:
“以后不准再去找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帮忙。
他们都是大汉的顶梁柱。
不是给你打擂台的帮手。
将来你和小六公平竞争,父皇两方都不偏袒。
到时候用成绩说话。
谁的治国能力强,谁就继承大位!”
刘据一愣,没想到父皇突然说起这个。
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刘彻不管他,为了帝国培养继承人,这事没什么不能直接说的。
不过,刘彻随即又转头看向刘旦:
“老三,你要是给朕生个孙子出来,皇位肯定就是你的了。
当然。
前提是必须有个孙子!”
正在埋头大吃的刘旦翻了个白眼。
随口敷衍道:
“我努力吧。”
“嘿,你小子这是什么态度?”
“哎哎,吃菜呢,兄长快来尝尝,这涮羊肉可别有一番滋味。
父皇您也别干瞪眼了。
来来来,这羊腰子非常不错。
最适合您!”
经他这一搅合,本有些严肃的大殿。
顿时变得其乐融融起来。
皇帝和太子也享受了一会儿难得的温情。
火锅雾气蒸腾,映照着桌上三人朦胧的笑脸。
这一刻。
没有君君臣臣。
只有父父子子,其乐无穷。
宣誓殿内欢声笑语时。
太史令司马谈正在奋笔疾书。
今日一事,堪称大汉朝的大变!
他要详细记载下来。
写到末尾。
司马谈思考一阵,为今日之变想了一个贴切的名字。
郑重写在卷首:
火锅释外戚!
千年之后,有一赵姓皇帝纵观史书。
看到这一则历史,突然生出一个灵感。
随后便有了:
杯酒释兵权!.
火锅释外戚的影响是巨大的。
长安城内的逮捕便持续了一个月。
旨意传达到大汉各地后,又引起一番腥风血雨。
鲁国史氏、河间赵氏被连根拔起!
太子妃、钩弋夫人瞬间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她们是何反应外人不知。
反正太子妃已经很久没有露过面了。
听说钩弋夫人也一病不起。
具体如何,朝臣不知.
但是大汉朝最大的外戚,卫霍一系。
为首的大将军、骠骑将军依旧安然无恙。
卫皇后依旧是卫皇后。
只是底层的势力受损严重。
卫大将军三个儿子被收回爵位,不久前便被大将军赶回河东郡老家守陵。
严令终生不得出!
现在的大将军很少关心朝政。
一心扑在教育孙辈身上。
不求教导出一个优秀的人才,只求教出一个能继承家业的寻常之辈就好。
没了大将军带头。
短短三个月时间。
外戚势力被迅速清扫一空!
紧接着陛下又下旨。
以后皇家子弟迎娶妃子,一律不准选取世家女子!
这几个月中变化很多。
除了朝堂、地方除去大量的外戚势力。
还有三公之一,御史大夫张汤光荣退休。
之所以说退的光荣。
是因为人家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