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落在苏明远的房间里,为屋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苏明远早早地起了床,走到那面巨大的镜子前,准备束发。他的动作熟练而又带着几分庄重,双手缓缓地将及腰的长发拢起,手指轻轻梳理着。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目光落在镜子中自己的长发上,不禁想起了《孝经》里那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伸手轻轻摸着自己的长发,喃喃自语道:“如今这世道,剪发成风,满大街都是短发之人。可幸还有这‘汉服圈’,保留着束发的传统,让我这习惯束发的人,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
苏明远拿起李芳送给他的檀木簪,仔细端详着。这檀木簪质地温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怀念:“昔年在庆朝,束发必用玉簪。那玉簪温润剔透,触手生凉,插在发间,方能显出我读书人的气质。如今虽无玉簪,这檀木簪倒也清香,聊以慰藉我这思乡之情。”
他将檀木簪缓缓插入发间,固定好头发,束发的动作一气呵成。看着镜子中束发整齐的自己,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仿佛又回到了在庆朝的那些日子。他挺直了腰板,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的内容,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晨光的笼罩下,回荡在整个房间里,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感染力。
这时,李芳端着早餐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休闲的现代装,手里端着一盘面包、牛奶和水果,看到苏明远对着镜子正襟危坐地念《孝经》,不禁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我说苏大才子,你这每日束发念《孝经》的习惯,可真是独特啊!要是直播出去,保准能圈一大波粉,说不定还能成为热门话题呢!”
李芳把早餐搁在桌上,热气腾腾的豆浆、外皮金黄酥脆的油条,还有精致的小笼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苏明远走到桌前,看着这些现代的食物,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里透着一丝好奇与犹豫。
他先端起豆浆杯,学着李芳之前的样子,轻轻吹了吹,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豆浆的醇厚口感在舌尖散开,他的眼睛亮了一下,点头称赞道:“这豆浆细腻香甜,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又喝了一大口。
接着,他拿起一根油条,仔细端详着,心里琢磨着这模样奇怪的食物该怎么吃。他试探性地咬了一小口,“咯嘣” 一声,油条的酥脆让他有些惊喜,脸上露出了笑容:“嗯,口感酥脆,只是这吃法,还真是新奇。”
他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
吃小笼包的时候,苏明远可就闹了笑话。他看李芳用筷子夹起小笼包,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先吸汤汁,便有样学样。可他刚咬开,汤汁就溅了出来,溅到了他的脸上。他手忙脚乱地用手帕擦脸,尴尬地笑了笑:“这…… 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李芳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苏明远也跟着笑了起来。
苏明远一边吃,一边向李芳打听这些食物的来历和做法,还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油条,若是能搭配些清淡小菜,或许更合口味;小笼包的馅料若是再精致些,便更像我庆朝的点心了。” 李芳听着他的话,打趣道:“你这古代状元,还想改良现代美食呀!” 两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早餐。
苏明远听到李芳的话,微微睁开眼睛,转过头,白了她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此乃修身之本,关乎孝道大义,岂可为博眼球而为之?你这想法,实在是有些浅薄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袖,动作不紧不慢,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话虽如此,苏明远心里却泛起了一丝涟漪。他想起自己刚到现代时,在小剧场误闯献艺,凭借朗诵诗词和展示书法才艺意外走红。或许,真的可以像李芳说的那样,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孝经》里的智慧。他在心里暗自思忖:“这现代社会虽与庆朝大不相同,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道理却是相通的。我若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知晓《孝经》的智慧,也算是一件善事。”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苏明远对着镜子,再次仔细整理自己的衣襟。他将青衫的褶皱抚平,又轻轻调整了一下发簪的位置,确保一切都整齐得体。看着镜子中穿着笔挺青衫、发簪端正的自己,他忽然觉得,自己不再是初到现代时那个迷茫无助的书生了。
他微微抬头,眼神中透着自信和坚定,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 “考场” 在自己面前展开。这个考场没有八股文,没有科举的压力,却有着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用才情和坚持,写下属于自己的 “策论”。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定要在这现代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李芳看着苏明远,发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不禁有些好奇:“喂,苏明远,你在想什么呢?看你这表情,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 苏明远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说道:“李姑娘,你说得或许没错。或许我真该尝试一下,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芳一听,来了精神,连忙放下手中的早餐,走到苏明远身边:“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潜力无限。你想啊,现在的人对古代文化都挺感兴趣的,要是你能直播讲《孝经》,肯定能吸引很多粉丝。到时候,你的名气肯定会更大,咱们的事业也能更上一层楼!” 李芳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比划着,眼中满是期待。
苏明远看着李芳那兴奋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李姑娘,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这直播之事,我还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且,我讲《孝经》,可不是为了名气和事业,只是想让更多人受益。” 李芳连忙点头:“是是是,我知道你是为了传播文化。不过,名气和事业好了,不也能让你更好地传播文化吗?你放心,直播的事我来帮你搞定,你就负责好好讲《孝经》就行。”
苏明远思考了片刻,觉得李芳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李姑娘了。不过,在直播之前,我还得好好准备准备,可不能误人子弟。” 李芳拍了拍胸脯:“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有我在,肯定没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明远和李芳开始为直播做准备。李芳四处打听直播的相关事宜,找来了一些直播设备,还向其他主播请教经验。而苏明远则整日沉浸在《孝经》的研究中,他不仅仔细研读经文,还查阅了大量的古籍,准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孝经》里的智慧讲解给大家听。
在准备的过程中,苏明远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他对现代的直播语言和方式不太熟悉,不知道该如何与观众互动。李芳就耐心地教他:“你说话的时候别太文绉绉的,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语。还有,要多和观众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样观众才会喜欢你。” 苏明远认真地听着,努力地学习着。
终于,到了直播的那一天。苏明远坐在布置好的直播间里,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他看了看身边的李芳,李芳给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别紧张,你就把这里当成是你的课堂,尽情发挥就行。” 苏明远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
直播开始了,苏明远看着镜头,微微鞠躬:“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苏明远。今日,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孝经》里的智慧。” 他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刚开始,直播间里的观众并不多,但随着苏明远开始讲解《孝经》,观众渐渐多了起来。
苏明远用生动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孝经》里的道理一一阐述。他讲道:“《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不仅仅是让我们珍惜自己的身体,更是告诉我们,要尊重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随意挥霍,这也是一种孝道。” 观众们纷纷在屏幕上留言:“讲得太好了!”“原来《孝经》里还有这么多智慧。”
看着这些留言,苏明远心里十分欣慰。他继续讲解着,越讲越投入,完全忘记了紧张。李芳在一旁看着,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场直播持续了几个小时,结束的时候,苏明远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喜悦。
这次直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苏明远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也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将继续努力,在这个新的 “考场” 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