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现在想起来就后悔的不行,但凡当初他能对老四好一点。
这会老四说不定就站在他们这边了,那时候想要拿下哪里拿不下来。
“那我们现在还进攻济南吗?”朱高燧抬头看向济南城头严肃以待的明军,很没眼色的提出了这个问题。
“进攻,进攻个锤子,你是想让老四直接南下顺便把我们给灭了吗?”
朱高煦对于老三的没眼力见显然有些不满,冷哼一声:“鸣金收兵!”
一时间汉赵二王的军队奔腾着远去,一如他们刚来的时候。
济南守军大将是朱棣的当初北平时期的老部下的儿子,其父当初经常和汉王并肩战斗。
若不是万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跟汉王拔刀相向,好在如今他们已经撤了。
“他们怎么撤走了?”有个将领奇怪的问道。
“管他为什么撤了,走了不就行了!说实话,我宁愿跟草原部族大战一年,我不愿意打这种内战!”
守关大将长叹一声,他父亲曾跟他讲过靖难之役时的场景。
双方将士都是为了大明而战,可忠于朱允炆的大军阵亡后却连基本的抚恤都没有。
这一幕跟如今何其类似,到时候当今皇上胜了还好,可万一败了,他该怎么和死去兄弟的家人交代!
还好汉赵二王的大军如今已经撤退了。
重新回到驻守城池的朱高煦两兄弟,心里也是打起了鼓。
如今进攻吧,怕朱高爔挥师过来灭了他们;不进攻吧,就这样举着造反的大旗什么都不做也不合适。
另一边,高丽初步稳定,大明安排官员来这里管理后,朱高爔就回到了京城。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有八百里加急军令传来,说是交趾地区又发生叛乱了。
这一下让满城文武再次在大殿上吵了起来,有人说必须出兵讨伐。
也有人说汉王赵王正在外叛乱,朝廷此刻不宜对交趾动刀兵。
历史上,自从朱棣死后,交趾豪强简定起兵反抗明朝统治,明仁宗增兵24万才平定这场叛乱,史称简定之乱。
简定之乱后,陈季也起兵反抗明朝统治,明朝再次增兵2.4万才平定叛乱。
除了这两次大型叛乱,其他小型叛乱也多不胜数,给大明对交趾的统治带来不小的困扰。
最终1727年,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决定彻底放弃这块区域,交趾从这此彻底摆脱大明的统治。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独立的四百年中,交趾地区早已形成了独立国家,当地民众不愿意真心归驸明朝。
还有就是当地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大明能从这里获得的赋税收入很少。
但驻军和行政费用却很高,交趾成为妥妥的鸡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
最后就是脱离中原王朝的几百年间,这里早已形成了无数本地豪强,朱棣在这里设立郡县损害了本地豪强的利益。
因此在豪强的支持下,大明统治这里的三十年间,这里叛乱不断。
原本在打瞌睡的朱高爔听到这里,瞬间来了精神,他早在刚来到这个世界之时。
就想着将整个东南亚地区收归大明的统治,毕竟对于一个热衷于种地的民族。
又怎能拒绝如湄公河三角洲和红河三角洲等一大片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且水稻能够一年三熟的土地呢?
朱高爔当即表示,自己愿意发兵交趾,平定叛乱。
大殿上一众文武大臣想到朱高爔在东北、倭国、草原、高丽,哪次出兵不是杀的血流成河,一个个顿时反对起来。
在其他人的领土这样做也还说得过去,可交趾如今毕竟属于大明的一部分。
即便让岐王发兵不需要朝廷提供兵力马匹和后勤辎重,但一众大臣还是心里打鼓。
一但将岐王这个杀星派过去,要不杀的人头滚滚他怕是不会回来的。
龙椅上的仁宗朱高炽听的也是直皱眉头,大臣们担心的也是他所担心的。
而且老四留在京城,才能最大程度的震慑造反的老二老三。
没有朱高炽发话,大殿上的争论一直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可是这片地区,水稻能够一年三熟,要是全部拿下的话,就这里产出的粮食已经足够如今的大明百姓食用!”
朱高爔一句话就让整个大殿彻底安静下来,甚至都能听到群臣互相直吞口水的声音。
就连平时不管碰到啥事都无比镇定的朱高炽,此刻也是面色潮红。
“老四,你说的话可是真的?”
朱高爔便将东南亚地区因为是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多、河流多、满足灌溉条件;河流沿岸及下游多平原和三角洲,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才能一年三熟的原因说了出来。
即便众人对于朱高爔口中的很多名词并听不懂,但这不影响众人明白。
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雨量大,适合种水稻,水稻一年能种三茬。
而且只要能拿下这片土地,以如今大明的人口,基本上靠这片土地就能养活。
众人狂吞口水的声音更加明显了,最终还是朱棣的义子,大将樊忠率先忍不住了。
“皇上,下旨吧,微臣就算肝脑涂地,也会将这片土地给大明取来!”
一众文臣武将闻言,一个个都坐不住了,这是什么,这可是千古功业。
一但他们完成这个成就,大明后世之子孙,每逢吃饭的时候就会想起。
是他们这些人,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拼搏,这才让大明百姓能够吃上饱饭。
有了这项殊荣,足够在场的他们这些人,族谱单开一页,称宗做祖。
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又有谁能够忍受族谱单开一页的诱惑。
一时间,大殿上都是以头抢地,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愿意请战讨伐交趾的请战声。
就连一向抠抠搜搜的户部尚书夏元吉,都表示此战户部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这架势可把一旁的朱高爔吓了一大跳,这些人至于吗!
东南亚地区的土地肥沃归肥沃,可如今开发出来的产粮区并不算多。
要是不像东北地区一样,好好经略个十几二十年,也达不到养活整个大明百姓的程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