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真是个好孩子啊,有了他的鼎力支持,以后老大这一脉想必会更加繁荣。
朱元璋:对对对,你想的对,当初你爹我也是这么想的!
就在朱棣一脸欣慰的看向朱高爔的时候,余光瞥到了前些天带头抨击岐王有反心的言官,脸色顿时拉了下来。
“陈谔,前些天你带头弹劾岐王有拥兵自重,有谋反的嫌疑,如今你怎么说?”
陈谔,刑部给事中,前段时间投降的女真人被押解回应天的时候,就是他最先带头弹劾朱高爔,说恐岐王拥兵自重,有谋反的心思。
“是微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岐王如今带着家眷回归应天,足以看出其坦荡,不愧为我大明贤王!”陈谔倒也是光棍,直接开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人家岐王不带一兵一卒,直接带着家小来到应天城,摆明了一副我问心无愧,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
你这时候还说人家有反心,是想逼着皇上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自己儿子吗?
你以为龙椅上坐的那位是谁,那可是生气了会直接下令诛九族夷三族的主。
自己是不怕死,又不是真的想死,本来就只是风闻奏事,这时候再犟。
恐怕三族过几天会在地下再次掐死自己,想到这里陈谔的头埋的更低了。
朱棣对于陈谔今天的态度还是满意的,不过这可不能掩盖前些日子他犯的过错。
前些日子以陈谔为首的一帮言官一个个的都说岐王有反心。
如今既然已经表明自家老四没有这个想法,那自然是要处理一下这帮言官了。
“陈谔,你可知错?还有其他人还要朕一个个点你们的名字吗?”朱棣神色冷漠的从一众言官脸上扫过。
以陈谔为首的一众言官哗啦啦的跪了一地,“臣等知错。”
朱棣冷哼一声,“挑拨岐王和朕的关系,你们当真是好得很!”
一众言官顿时吓的瑟瑟发抖。
朱胖胖急忙跪下为他们求情,“启禀皇上,这些言官也只是风闻奏事,即便言语上有些不当,也不是大罪啊!”
朱高爔见朱胖胖开口为他们求情,也是附和道:“太子说的是。”
朱棣本来就没有重惩这些言官的意思,见老大和老四这个当事人都为他们求情。
特别老四求情的时机,是在老大求情后才附和,明显是要把这个人情让给老大。
这就更加让朱棣满意了,于是朱棣就坡下驴道:
“哼,既然太子和岐王都为你们求情,朕这次就先放过你们!”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拉出去各打十大板,让他们长长教训!”
当即便有值守的禁卫军上前将几人拉了下去,不时外面便传来几声零星的惨叫声。
也是禁卫军统领懂得察言观色,看出朱棣没有严惩他们的想法。
不然十个板子下去,他们可就不止惨叫几声的事了。
“岐王就藩辽东期间,不仅将辽东彻底变成我大明领土,辽东都司更是成为我大明一大粮仓,如今更是掌控了整个东北地区,将整个东北及更北地区纳入大明的管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经过朕和岐王商定,撤销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两个布政使司,在东北地区设立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以北地区设立外兴安岭都司!”
“至于三地的行政事务,由太子,岐王朝后与内阁商定。”
“皇上圣明!!!”
群臣纷纷跪下高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可是开疆扩土并将其纳入大明版图的大事。
如今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因为这件事被记载到史书之上!此刻他们的高呼都因此真诚了三分。
早朝后,尚书房内。
经过几人商定,东三省暂且还是由朱高爔任经略使,总管政治经济军事。
朱高爔需要承诺在未来二十年间将整个东北变为大明的第一大粮仓,并在有生之年将东三省彻底交由朝廷管理。
在此期间,经略东北的所有钱粮花销由岐王府负责,朝廷只负责提供官员和百姓。
最后一条才是朱棣和内阁同意让朱高爔的岐王府暂且经略东北的主要原因。
看着朱高爔列出的经略东北所需要的钱粮,朱胖胖只觉得头昏脑胀。
只言朝廷要是想经略辽东,那朱棣的北伐、下西洋、修运河等事项都得先停下。
朱棣一听当然不干了,这些可是他以后能不能洗刷他造反上位名声的前提。
而且如今的东北,可不是后世的北大仓和重工业基地,只是一片荒芜之地而已。
要不是辽东变为大明粮仓了,朱棣打死也不相信这里能变成大明第一大粮仓。
又听自己家老四说自己不需要朝廷花钱一分钱,自己就可以经略东北地区。
朱棣闻言当然就直接答应了下来,对此朱胖胖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经略东北的钱不找自己要一切都好说。
内阁虽然了解藩王戍边的危害,但见皇上和太子都答应下来了,也只能附和。
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真让朱棣把他的几个大工程停了?或者东三省直接不要了?
相比之下,还不如让岐王自己去经营,起码领土还是大明的,而且岐王也答应了,有生之年将东北交由朝廷打理。
况且岐王可是坚定的太子党,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早朝散后,朱高爔正要离开,朱棣却将他单独留了下来。
“老四,你在辽东这里面些年的表现朕相当满意,但经略东北,责任重大,你可有十足把握?”
朱棣目光炯炯地看着朱高爔,仿佛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答案。
朱高爔拱手道:“父皇放心,儿臣既然应下此事,定会竭尽全力。
儿臣在辽东这些年,对当地情况已了如指掌,已经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只要朝廷给予一定支持,二十年内让东北彻底融入大明,且成为第一大粮仓并非难事。”
朱棣点了点头。
“朕相信你。不过你也要注意防范,莫要周边的鞑靼和高丽有可乘之机。”
朱高爔明白朱棣的意思,应道:“儿臣在回应天之前,已经留下了手段,足以保东北地区的安稳!”
朱棣拍了拍朱高爔肩膀,“在应天府呆一段时间就尽快回东北吧,那里还需要你坐镇,但那边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