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里,丽嫔自从在宁嫔那里“得到启发”后,就一直在暗中琢磨着怎么实施她那个“寿礼陷阱”的计划。
她知道,直接去跟皇上说,让苏锦屏献上寿礼,目的性太强,容易引起皇上的疑心,甚至可能让皇后那边不快(毕竟苏锦屏刚刚“受了委屈”,皇后可能还会对她有点同情)。
必须……用一种更“自然”、更“不经意”的方式,把这个“点名”的任务,交到皇上或者皇后手里。
而且,她不能亲自出面。她得找一个合适的“传声筒”,一个既能接触到皇上皇后、又看似跟她没什么直接厉害关系、还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的人。
丽嫔在宫里经营多年,人脉自然是有的。她想到了一个人——皇上身边的一个秉笔太监,姓王,叫王瑾。
这个王瑾,年纪不大,但心思活络,极会看眼色,很得皇上信任,经常随侍在御书房。丽嫔之前因为家里父亲的关系,曾对他有过一些小恩小惠,王瑾也一直对她毕恭毕敬,算是个可以利用的人。
丽嫔找了个机会,在御花园里“偶遇”了王瑾。
一番嘘寒问暖、旁敲侧击之后,丽嫔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起了苏锦屏。
“王公公啊,” 丽嫔用帕子掩着嘴,娇声笑道,“本宫最近倒是听说了件趣事。说流云轩那位苏才人,心思可巧了,不仅会做什么新奇的针线活,还会用什么树枝石子做玩意儿,连口琴都会吹呢!上次赏花宴,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夸她呢。”
王瑾何等精明,一听就知道丽嫔这话里有话。
他连忙躬身笑道:“娘娘说的是。苏才人确实……有几分与众不同。皇上那天听了她的口琴,心情似乎都好了不少呢。” 他顺着丽嫔的话说,不得罪人。
“是啊。” 丽嫔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和“赞赏”,“本宫就在想啊,苏妹妹这般有巧思,若是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正道上,那该多好?
比如……再过几日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虽然不大办,但也是一番心意。若是苏妹妹能做件既新奇有趣、又能合乎礼数、还寓意吉祥的寿礼,呈给太后娘娘,想必太后娘娘一定会龙心大悦,皇上和皇后娘娘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她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把自己摆在了一个“惜才”、“希望苏才人能更进一步”的位置上,好像完全是为了苏锦屏好似的。
王瑾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丽嫔这葫芦里卖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药。但他只是个太监,可不敢得罪这位正得宠(虽然稍有降温但依旧势大)的娘娘。
他只能顺着话茬说:“娘娘说的是。苏才人若真有这份心意和本事,倒也是一桩美谈。”
“可不是嘛!” 丽嫔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只是啊……苏妹妹位份低微,性子又内向,怕是……没这个胆量和机会,主动去献礼呢。真是可惜了她这份巧思了。”
她说到这里,就不再说了,只是意有所指地看了王瑾一眼。
王瑾立刻心领神会!丽嫔这是想让他,在皇上面前,“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替苏锦屏去“请这个恩典”!
这可真是……杀人不见血啊!
王瑾心里暗暗叫苦。他知道,这事儿一旦办了,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可能得罪人。帮了丽嫔,就可能得罪流云轩那位看着不好惹的苏才人(还有她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比如翊坤宫或者安美人?)。不帮丽嫔,那更是直接就把这位娘娘给得罪死了!
权衡利弊之下,王瑾只能选择……抱紧眼前这条更粗的大腿。
“娘娘思虑周全,是奴才们想不到的。” 王瑾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奴才觉得,娘娘这番好意,苏才人若是知道了,定会感激涕零。
若是……奴才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提上一句,或许……能成全了娘娘这番爱才之心呢?” 他把话又捧了回去,显得自己只是个执行者。
“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呢。” 丽嫔假意推辞了一下,“本宫也就是随口一提,公公不必放在心上。”
“娘娘说笑了。能为娘娘分忧,是奴才的福气。” 王瑾赶紧表忠心。
两人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丽嫔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王瑾看着丽嫔远去的背影,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冷汗,心里暗骂: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办。好在,丽嫔娘娘的“建议”,听起来确实是为了“发掘人才”、“给太后贺寿”,理由冠冕堂皇。他只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在皇上面前那么一提,应该……问题不大吧?
于是,就在第二天,皇上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稍感疲惫,揉着眉心休息的时候。
王瑾一边小心翼翼地给皇上添着热茶,一边状似无意地开口了:
“皇上,奴才昨日在御花园,倒是听说了件趣事。”
“哦?说来听听。” 皇上随口应道,他正烦心国事,想听点别的换换脑子。
“奴才听宫人们议论,说起上次赏花宴流云轩那位苏才人,不仅口琴吹得好,平日里还喜欢用些寻常草木,做出些别致的小玩意儿,很有‘师法自然’的雅趣呢。” 王瑾小心翼翼地铺垫着。
“嗯,朕也听说了。” 皇上点点头,他对那个苏才人确实有点印象,觉得她身上有股与众不同的劲儿。
“奴才就在想啊,” 王瑾话锋一转,把丽嫔教他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再过几日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虽然不大办,但也是一番心意。
若是……能让苏才人也献上一件寿礼,将她那份‘师法自然’的巧思,融入到贺寿的吉祥寓意里,做一件既新奇有趣、又能体现孝心的寿礼,想必……太后娘娘见了定会欢喜,您和皇后娘娘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他把话说得极其漂亮,重点突出了“新奇有趣”、“吉祥寓意”、“体现孝心”,听起来完全是为了让太后开心,顺便提拔一下有才能的新人。
皇上听了,果然来了兴趣。
他想起上次苏锦屏那个简陋却能发出奇妙声音的口琴,还有她那套“师法自然”的说辞,觉得这个才人脑子里确实有点东西。让她给太后做件寿礼,说不定真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给自己和太后一个惊喜?
而且,太后最近确实有点闷闷不乐(可能也是因为国事或者后宫的烦心事),能有件新奇的寿礼逗她老人家开心一下,也是好事。
“嗯……你这个提议……倒也不错。” 皇上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那个苏才人,是叫苏锦屏吧?人是激灵,就是位份低了些,怕是没资格主动献礼。”
王瑾赶紧接口:“皇上圣明!所以奴才才想,若是皇上您……或者皇后娘娘,能给她这个‘恩典’,点名让她献礼,那既是成全了她一番巧思,也是……给了她一个在太后面前露脸的机会不是?” 他把姿态放得很低,好像完全是在为苏锦屏着想。
皇上被他说得心动了。
他素来也喜欢提拔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哪怕只是后宫女子),觉得这样能彰显自己的“知人善任”和“不拘一格”。
“好!” 皇上最终拍板,“就这么办!你去传朕的口谕……不,还是让皇后去说吧,后宫之事,由皇后处置更妥当。你去跟皇后说一声,就说朕的意思,让那个苏才人,在太后寿辰时,也准备一件寿礼。要……嗯……用心去做,要新奇有趣,也要……合乎礼数。”
他最后还是加了句“合乎礼数”,算是提醒。
“喳!奴才遵旨!” 王瑾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赶紧领命退下。
他立刻就去景仁宫,把皇上的“旨意”传达给了皇后。
皇后听了,面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她心里自然明白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弯弯绕绕,但既然是皇上的意思,她也不会拂逆。
而皇后,对这个苏才人,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她也想看看,这个能在绝境中翻盘、还懂得用“暖心”之物(而非金银)来打动崔嬷嬷的小才人,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皇后的懿旨,很快就传到了流云轩。
当传旨的太监,当着苏锦屏和小翠的面,宣读了那道“命苏才人悉心准备、于太后寿辰献上新奇有趣、合乎礼数之寿礼”的懿旨时。
小翠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完了!这下是真的完了!
主子哪里会做什么正经的寿礼啊!她做的那些东西,要么是“奇技淫巧”,要么就是“自然野趣”,哪一样能拿到太后寿辰上去献?!
这不是明摆着要逼死主子吗?!
而苏锦屏,在听到懿旨的那一刻,瞳孔也是猛地一缩!
果然来了!
丽嫔这招“捧杀”,来得又快又狠!直接借了皇上和皇后的手,把她推到了一个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的风口浪尖上!
做得好,是本分,也未必能得到多少好处,反而可能因为“过于出风头”而引来更多嫉恨。
做不好,或者做出来的东西“不合规矩”、“引人不适”,那就是欺君罔上、大不敬之罪!死路一条!
这简直就是一个……必死的陷阱!
苏锦屏的心,沉到了谷底。她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罩住了,无论往哪个方向挣扎,似乎都是死路。
这后宫,果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