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朱由检依然还是没有去后宫。而是留在乾清宫,并吩咐王承恩。任何人都不能打扰自己。
周皇后.张贵妃.礼妃.淑妃,谁也不见。
“你在外面守着,没有朕的命令。不许进来。”朱由检双腿盘坐在软塌,身上披着一件狐皮大氅,表情威严。
王承恩弯腰躬身,作揖行礼:“是,皇爷。老奴,就在外面守着。”
过了一会,王承恩关上乾清宫的宫门。
朱由检的前面,凭空出现一个黑色旋涡,黑色旋涡呈现顺时针。
少顷,朱由检就被黑色旋涡吸了进去,凭空消失了。
.....
漫步在津门港,这座巨型港口。穿梭在密密麻麻的集装箱之中。
朱由检肩上披着狐皮大氅,目光深邃。用手触摸集装箱,脸上流露出怀念的神情。
自己终究回不去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液晶电视,不能下了班就去撸串,吃烧烤喝啤酒。
对于一个现代人,古代的生活,就像一种煎熬。
每一次上厕所,大明叫做出恭。用修剪打磨好的竹片,去刮。
那种滋味,真的太酸爽。
他作为皇帝,用了一次就受不了。从今往后,他直接命令使用绢帛,来给自己出恭。
要知道,绢帛在大明。是王公贵族.勋贵.士绅,用来写信。价格还是很昂贵。
朱由检想到这里,不由得一阵抖动,喃喃自语:“老天爷保佑,让我能够开出现在的卷筒纸。”
哪怕卷筒纸没有,抽纸也行啊。
抽纸没有,竹浆纸也行。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保佑。让我开箱,得到卷筒纸。”朱由检双手合十,嘴里喃喃自语。虔诚的保佑。
打开第一个小号集装箱,集装箱内壁,贴有一份产品说明书。
[面抽纸:总数4000箱,1箱30包。出口地:沙特利雅得xx商贸集团1128—6号]
朱由检眼前一亮,顿时喜出望外。连忙伸手,小心翼翼从集装箱,抽出一个纸皮箱。
上面打印着xx牌面巾纸,不添加荧光剂和防腐剂。120毫米x175毫米x300张。
朱由检真的非常开心:“太好了,观音菩萨保佑我。”
这简直是及时雨啊。
从今往后,出恭入厕。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pG。
朱由检第一时间,打开纸皮箱。拿出一包面抽纸,回去大明一趟。
.....
打开第二个集装箱,是大号集装箱。
集装箱内壁,贴有一份产品说明书。
[无籽西瓜:总数6000斤。出口地:坦桑尼亚xxx农产品有限公司。]
朱由检看着这一个集装箱的西瓜,还是无籽西瓜。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这东西,好吃是好吃。但是,就像一个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事情要一点点的做,饭要一口口的吃。
在一个乱世,动荡的年代,特别是封建时代种植西瓜,真的太难了。
种植西瓜,需要选种.播种.育苗.整枝压蔓.病虫害防治。
最重要的是,种西瓜从播种到采收大约需要70-100天。
这个时间太长了,西瓜是水果,它不是粮食农作物。
有这一百天的时间,还不如去种植耐旱土豆。土豆吃进肚子里,是有饱腹感。
土豆可以煎炒烹炸,还可以做成菜肴,醋溜土豆丝。
朱由检灵机一动,皇家供销社。
自己完全可以,把这些无籽西瓜。在皇家供销社售卖,就说是皇庄种植出来。
勋贵买无籽西瓜,1斤西瓜,3两银子。
官员买无籽西瓜,1斤西瓜,6两银子。
商贾买无籽西瓜,1斤西瓜,9两银子。
朱由检想到这里,觉得可行。伸手从集装箱抱出一个无籽西瓜。
很重,用手感觉...大概有7—8斤。
这样定价的好处,就是形成阶级。形成三六九等。
在封建王朝,肯定是有阶级。
勋贵过来一看,心里肯定舒服。
原因很简单,同样的重量,他只用花3两银子。
最底层的商贾想买西瓜,那就要花9两银子。那就是足足3倍!
明码标价,你可以不买,但不能质疑。
朱由检喃喃自语:“无籽西瓜,还可以小赚一笔。”
找个机会,举办一次大型宴会。把无籽西瓜,作为皇室水果。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始搬运西瓜。
100个无籽西瓜,全部被搬到大明,紫禁城的乾清宫。
......
想不到,第二天就传来好消息。
魏忠贤和卢象升,押送着九百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回到北京城。
锦衣卫和东厂,第一时间把消息上报。奏折交到朱由检手里。
王承恩笑吟吟站在旁边:“皇爷。这次卢都督,收获颇丰啊。”
“根据许显纯禀报,总共有926辆马车。从德胜门入京。”
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晋王意图谋反,想要毒杀朕。这就是代价。”
“皇爷说得没错。雷霆和雨露,皆是君恩。”王承恩笑容灿烂。
大明的宗室太多了,传承了两百多年。早就变成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王承恩回过神来,说起正事:“皇爷。还有一件事,蒙古土默特部,派出一位台吉,名叫阿里扎,作为使者。想要和我大明结盟,互相通商,在边境开放贸易。”
“魏忠贤。知道这件事太大,不敢擅作主张。”
朱由检满脸的疑惑,看着王承恩:“土默特部?”
说实话,作为后世的人。他根本不清楚,蒙古部落有多少?
他只知道,蒙古有一个部落,叫做科尔沁部。因为,科尔沁部出了海兰珠,大玉儿。这样的绝世美女。
其他蒙古部落,他就不知道了。
王承恩愣了一下,突然回想起来。皇爷还是信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出过京城。
不知道,土默特部也是情有可原。
.....
正阳门,双重瓮城内。
工部的兵仗局,建造了一栋两层木制小楼。
小楼大门,两侧蹲踞一对汉白玉石狮,怒目圆睁。
门楣悬挂金匾,【皇家供销社】。
二十名锦衣卫,分成两队。围绕着供销社,进行巡逻,担任护卫。
方正化特意过来盯着,带着掌柜.伙计,检查了一圈。
“咱家告诉你们,明码标价。”
“皇爷说了,不管谁来细盐。都不能讲价。”方正化表情严肃,拿起桌上的秤杆,调整一下秤砣。
“勋贵,1两细盐,3两银子。”
“官员,1两细盐,6两银子。”
“商贾,1两细盐,9两银子。”
伙计王甲:“方公公。如果有人闹事呢?”
方正化冷哼一声:“闹事?锦衣卫就在外面。谁敢闹事,锦衣卫当场抓人。”
“这是皇家的产业,所有收入的银两。不归户部,不用缴税。”
“每过半个月,御马监和司礼监的曹公公,以及王公公。就会出宫来供销社,清点账目。”
方正化阴鸷的笑容,看着掌柜:“掌柜。咱家劝你,不要伸手。皇爷最厌恶的就是贪污。”
掌柜连忙鞠躬,作揖道:“明白。请方公公放心。”
他每个月的工钱,都有3两银子。足够他一家人,生活的很好。
这里的伙计,每个月的工钱,都是2两银子。
想不到,刚刚开业。一群商贾穿着光鲜亮丽的锦缎华服,好奇的走进供销社。
“掌柜的。这里真的有皇室细盐?”领头的商贾,名叫汪庆百。在安徽是有名的徽商,主要是贩盐。
“是。皇室细盐,洁白无瑕,晶莹剔透。”
“而且,没有苦味。”掌柜点了点头,大大方方的开口。
汪庆百想了想,双手作揖躬身:“能否,让我们尝尝味道?”
方正化表情严肃:“可以。皇爷说了,不能只尝不买。”
过了一会,方正化从二楼用一个陶罐,装了半罐。分别给这些商人,用筷子沾了一点皇室细盐。
“嗯,真的没有苦味。”汪庆百用舌头品尝,不由得眼前一亮。
“没错。而且,皇室细盐洁白无瑕,品质很好。”
“多少钱?我要1000斤。”
方正化嘲讽的笑容,看着说出要1000斤的商人:“我们皇室供销社,明码标价。商贾,1两细盐,9两银子。”
“什么?1两细盐,9两银子!这么贵,这是明抢啊。”这名商贾有些,愤愤不平。
汪庆百开始讲价:“这位公公。能否便宜一些?我们要的多。”
“不行。皇爷的命令,禁止讲价。”方正化面无表情,沉声道。
“这位公公,小女马上就要入宫。服侍陛下。这万一,将来怀上了龙嗣...”汪庆百话锋一转,开始威逼。
方正化顿时开怀大笑,一副看着智障的表情:“秀女,现在还没有入宫。”
“咱家就在皇爷身前,鞍前马后。”
方正化丝毫不惧怕,大大方方的开口:“咱家不怕告诉你。国丈周奎,已经被抄家,贬为庶民。流放陕西了。”
皇亲国戚?皇爷可是杀人不眨眼,照样麾下屠刀。
周皇后的娘家,还不是照样被抄家。
还想用这个,来威胁我。
汪庆百面色大变,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太监,居然在朱由检身边,鞍前马后。
这样的话,自己的女儿。还没有入宫,就得罪了陛下身边的小太监。
汪庆百脸上露出笑意,从宽大的衣袖,取出两个金元宝:“这位公公,我要买五斤皇室细盐。”
明朝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90克。明朝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我要买五斤,皇室细盐。”
“我买五斤,皇室细盐。”
“我买三斤,皇室细盐。”
掌柜的开始收银子,用秤砣称银子的重量。然后,吩咐伙计上二楼。
就这样,皇室供销社。第一笔生意开张,就收入50两黄金,270两白银。
.....
紫禁城,乾清宫内。
魏忠贤和卢象升,递上两份账本,一份题本。
魏忠贤双膝跪地,伏地叩首。连续磕了三个响头,眼眶通红:“皇爷。老奴在山西,时时刻刻都思念.牵挂皇爷。简直到了肝肠寸断”
朱由检刚刚拿起账本,看着魏忠贤。这番矫情的“表演”,满脸的无语:“.....”
“辛苦你了,忠贤。起来吧”
打开账本,这是抄家晋王,登记入账的账本。
[白银8244万两,黄金1075万两。蜀锦500匹,绸缎1000匹...]
朱由检顿时心头火起,满腔的怒火,仿佛要倾泻而出:“国之蛀虫!晋王,该杀!”
“象升啊,这次出兵去山西。你抄了四家晋商,还为国除贼,诛杀了晋王。”
“王承恩,传旨!”
“卢象升,忠君爱国.尽忠职守。封太子少傅(正二品)赐爵武侯,世袭罔替!赏赐黄金1000两,白银2000两!”朱由检当机立断,给卢象升加官进爵,还封他为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