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一转弯,就把鸡腿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既然要当三五十年的监国太子,他可不能亏待了自己。
“爹爹?”
朱雄英懵逼了。
【爹爹你刚才不是说你不饿,怎么还抢我的肉吃呢?】
“英儿你还小,想吃什么多的是机会,先让爹爹吃完了,爹爹还要帮你爷爷处理国家大事去呢。”
“……”
朱雄英歪着头,满脸狐疑地打量着朱标。
【爹爹居然学会开玩笑了,好稀奇。】
然而。
朱标根本没有和他开玩笑,直接把一整盘鸡腿扫空。
这可把朱雄英给吓了一大跳。
“爹爹别急!”
【不就是缺钱嘛,大不了我再想些别的法子,我想想,大明宝钞要是不顶用的话,那就、那就……造玻璃!】
朱标本来只是想逗一逗孩子,没想到还收获了意外之喜。
只是这玻璃在大明,并不是什么奇货可居。
玻璃以前多以玻璃或璆琳称呼,自宋代开始,才有了玻璃的叫法,例如苏轼的《芙蓉城》曾有一句“玻璃春作江水清”。
许多人认为玻璃是舶来品,实际上最早的玻璃制品,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后来受佛教影响,加上唐代技术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的西方玻璃进入中原地区,因秘方不公开等原因,中原匠师所制的玻璃落后了一段时间。
等到宋代,技术突破过后,便能用作于簪钗与花瓶等器物上,还能造出一些小块的玻璃窗,用于增加室内采光,因为易碎易坏,它在民间属于奢侈品,但在皇室中并不少见,工部也有琉璃坊,专供皇家烧制一些工艺品,拿来自用或是赏赐给有功之臣。
朱标一时间想不到,怎样利用玻璃赚大钱。
毕竟它的生产数量太少了,除非……
【改进一下思想和工艺,让玻璃不再当成玉制的工艺品,造成实用器物,比如,酒瓶!】
朱雄英眼中闪动着财迷的光芒。
【用造出来的酒瓶装上大明国酒,一瓶卖给国外贵族成千上万两银子,市场也是现成的,有买瓷器的就有买玻璃瓶的。】
【对内就加强硬度制造玻璃窗,打造成像牙刷一样的潮流用品,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达官显贵,一定能把它当成收藏品来疯抢。】
朱雄英啃着手指,还在开动他的脑筋。
【佛门中人喜欢这种通透的东西,到时候再造间禅室请外国高僧来交流一下,一定能够增加不少预购订单!】
其实制造琉璃的技术,经过这么多代,打造出朱雄英所设想的玻璃器具,结合一下西方技术,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所突破。
关键是制造者的想法,决定了它的适用客户。
把它用于簪钗上,那是因为首饰造得精巧,价格就昂贵,对标成了玉质成品,根本没有人往实际用途上想。
就算想了,没有法子与渠道去挣钱,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去碰壁了。
但朱标不是商人,就算眼前投入不赚钱,他既然知道了怎样运作,能在未来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是不会错过这套赚钱的法门。
朱标终于坐不住了。
“荣姐,我吃饱了,先走一步,你们慢慢吃。”
【诶?爹爹抢完我的鸡腿就跑了?】
朱雄英正委屈着。
就听走到门外的朱标,吩咐小厨房。
“给小殿下再炖一锅鸡汤喝。”
朱雄英竖起大拇指。
【爹爹真棒!】
鸡汤还是留着晚上喝吧。
朱雄英往常氏怀里扑了过去,扯着常氏的衣领要往外走。
“画画!”
【也不知道凭借我现在的画画技术,能不能画出玻璃的新用途,给爹爹提个醒。】
实在看不明白,他就自己练练这两个字。
反正东宫也有玻璃小窗块,再不行他就找个机会砸碎了,给爹爹提个醒呗。
【反正大明宝钞应该够用了,玻璃酒瓶和玻璃窗这些属于锦上添花。】
朱雄英还是有些担心。
爹爹都这么努力了,下顿饭应该不会再抢他的鸡腿吃了吧?
……
工部。
由于焦玉闭关造物去了,只能由薛祥陪着陛下在火器司转悠了一上午。
关于焦玉最新打造的火器,他是一懂都不懂,但新造出来火器,他还是略懂一二。
只是陛下想让他现场装个炮弹打出去,演示一下的效果,实在无法满足。
“要不陛下去神机营试试?但焦玉师傅说,还得调试一下。”
“那咱不是白来了吗?”
朱元璋本着来都来了,来的路上还噎着了,不能白来白噎着。
于是,转道又去了酿酒坊。
看着一堆粮食露天搭着油布,当场咬牙让薛祥再加盖几个储粮仓。
“要是没有现成的材料,把户部那几个储粮仓给拆了运过来。”
反正户部的粮仓就没有满过,缺钱短物,带头哭穷。
朱元璋认为,让它真穷一下也没关系,何必建那么多粮仓撑场面?
薛祥可不敢把户部的粮仓给拆了,连忙解释劝告。
“陛下,这些粮食很快就要造曲酿酒了,不会在外面囤放太长的时间,只需要建几个过渡过的仓库就行,臣已经安排了人手,利用现有的材料去建了,只是焦玉师傅那边要打造模具,这才人手短缺,还未动工。”
朱元璋看了一眼阴沉的天空。
“再召集一些民间的工匠来盖仓库,实在不行,咱派五城兵马司的来搭把手,这天看着要下雨,阴得这么厉害,估计要下个一两天去了,别把好不容易低价买入的粮食,给咱生潮捂了发霉。”
有朱元璋的这句话,薛祥连忙趁势打铁,请人去五城兵马司传话。
立即就搭建仓库,以防雨淋。
朱元璋又进入了酿酒作坊里,亲口品尝了一下还未完全酿造好的风味酒。
“嗯……清爽可口,口齿留香。”
只是朱元璋更喜欢大明国酒来的厚重。
在工部转了一圈,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饭点。
朱元璋见焦玉还没有从地下出来的意思,知道自己今天是看不见鸟铳的模具了,只能打道回府。
谁知刚走到工部门口,迎面就看到了疾驰而来的马队。
“吁!”
朱元璋将手放在额头上,眯着眼看着将马勒得在半空中蹬腿的那袭明黄身影,颇为惊讶。
“标儿?你怎么来了?”
标儿这马术长进不少啊!
朱标在三十步外就下了马,匆匆小跑而来,在朱元璋耳边低语几句。
还没来得及夸奖朱标马术进步的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话,立即把这个事抛到九霄云外,转身看向站在门口给他送行的薛祥。
薛祥困惑地眨眨眼:看我做甚?难不成工部又有新差事了?
这个念头闪过,就被薛祥给否了。
如今大明半数税收都花在工部,工部已经成了六部最显眼的部门,要是陛下再委托重任,工部就要被传成大明的六部之首了。
“彦祥啊!”
朱元璋脸上堆起憨厚的笑容。
饶是不怎么精通人情世故的薛祥,也瞬间明白,自己否定的想法,要被否定了。
“陛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