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情就像一团面糊,热乎的时候黏得紧。
可一旦凉了,就糊得满身都是,甩都甩不掉。
家人做事,多给一分钱嫌生分,少给一厘又记恨。出了差错抹不开面子说,心里的怨气却越积越深。
外人做事,钱货两清,各取所需,关系反倒能处得长久健稳。
世道从来最难算的都不是账,而是人心。
“姐夫说得在理。”
刘俊生虽然说不出周兴辉刚才那样的大道理,但实际上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于村里人那点推诿扯皮和明争暗斗的破事,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周玉梅也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这三天里,周兴辉家的院子成了战场。
两口大铁锅昼夜不歇地翻滚着辣椒油,周玉梅和刘巧英轮流守着灶台,被呛得眼泪直流也顾不上擦。
周兴辉和刘俊生、徐凤霞也忙得跟陀螺一样,将成品灌装进玻璃瓶子里。
而周铁柱家同样忙得飞起,院子里支起十几口腌缸,周守田、张秀莲还有周兴富、李桂枝都不停地往缸里撒盐、倒辣椒。
杨三癞以所谓监工的身份,赶到周家老屋视察了一番。
周铁柱掀开腌缸盖子,一股又香又辣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夹起一块萝卜干让杨三癞嘴里送。
杨三癞都要吃迷糊了,竖起大拇指就是一顿夸。
周铁柱咧着嘴,“要不是三癞哥把配方弄到手,哪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萝卜干?以后啊,靠着这个都不知道能赚多少钱呢。”
杨三癞可是真金白银投入了差不多能有五百块钱了,心里虽然肉疼,但好在投入与收获成正比。
“铁柱,明天一早,你就带上你爸妈,到我堂哥管的那个菜市场摆摊卖,一斤就卖一块钱!不管谁来还价,都不能便宜!少一分都不卖!
我再找几个人,砸了你大伯的摊子,看他还怎么跟我抢生意?反正从此以后,只有我一家售卖嘎嘣脆麻辣萝卜干。”
听到这话,周家的所有人都要乐开了花,满脑子都在幻想着有大把钞票,正从四面八方涌到自己兜里来的画面。
……
公鸡还没打鸣,吴家兄弟就带着一支车队,来到周兴辉家门口前。
想要全部运完这一万瓶萝卜干,少说也得来回跑上四五趟。
另一边,周铁柱也雇来了好几个壮汉,把十几口大腌缸搬上牛车,带上周兴富和李桂枝风风火火地赶去县城。
临近中午时分,终于把一万瓶萝卜干,给全部运到了县委大院的供销科里。
李科长在检查一番后,很是爽快的,打开保险柜,捧出一摞摞十元大钞。
1985年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还没有一百元面额,主要以十元及以下面额为主。
两年后,也就是1987年,才开始发行一百块钱面额。
李科长数钱的沙沙声让周兴辉和刘俊生、周玉梅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李科长整整数了三遍,才将一万块钱推了过来,周兴辉伸出双手,迫不及待地一把将钱搂进怀里。
在1985年可是一笔实打实的巨款,俗称万元户。
在村子里几乎找不到有一家是万元户的,周兴辉算是第一个万元户了,他怎能不激动?
搁在村子里,谁家存折上能蹦出这串数字,广播里铁定要敲锣打鼓地宣传起来。
就别说老周家,哪怕是放眼周围好几条村子,好像都没有出现过一例万元户。
周兴辉算是第一个万元户,他激动得都要没法形容了。
不过这一万块钱,并非全都是利润。
玻璃瓶和瓶盖的货款、吴家兄弟的运输费以及刘俊生夫妇合共2个点的分红,都等着结算。
周兴辉也就是激动了一下下就恢复了冷静。
一踏出县委大院,就能看见吴长顺、吴长利正带着车队的几个汉子候在角落里。
周兴辉从钱袋摸出五张十元钞票,当场结清了吴家兄弟的运输费。
吴长顺、吴长利笑得露出豁牙,喜滋滋地把钞票反复叠了又叠,连声道谢:“辉叔,以后有活尽管喊我们,价钱好商量。”
刘俊生见了,暗地里佩服周兴辉的智慧。
村里多少人见钱眼开,拿了工钱还要眼红主人家的本金。
更有甚者在背后使绊子、泼脏水,恶意诋毁。
可眼前这吴家兄弟,反倒真如周兴辉那天所说的一样,他们只会记着你的好,还会把你当成恩人来对待。
之后,周兴辉直奔福耀玻璃厂,把玻璃瓶和瓶盖的账给一并结了。
玻璃瓶三毛钱一个,瓶盖一毛钱一个,一万套瓶瓶罐罐算下来是四千块,再减去两人各一百块押金,共二百元。
“这里是三千八百块,从此钱货两清!”
周兴辉指尖沾了沾唾沫,数出三十八张十元钞票,整齐地放在桌上。
紧接着,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之前签的合同,在最后空白处写下“已还清全部货款”的一行字,另加具体日期。
最后一步,便是周兴辉、孙智斌和他大舅子共同再签上各自的名字和摁上指印。
孙智斌嘴上虽没说什么,可眼里满是愕然。
真是人不可貌相。
周兴辉这个泥腿子,看着土里土气的,可没想到人家居然还懂得,在结清货款后要甲方、乙方再一次共同签字画押,把这最后一步手续办得明明白白。
多少走南闯北的生意人,收了钱就拍拍屁股走人,日后扯皮时才想起少了这份凭证。
从玻璃厂走出来后,这也就意味着,周兴辉已经结算清楚所有账单。
三分钱一斤收了一万斤萝卜干,支出300元。
运输费大概花了60元。
玻璃瓶子和瓶盖是支出大头,整整是4000元。
就算把刘俊生和许凤霞各自一个点的分红算进去,那么支出总和便一目了然:300+60+4000+200=4560元。
总收入元减去总支出4560元,周兴辉反复用算盘拨了三遍,最后得出了5440元的盈利。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哪怕是一个普通工人,在这个年代的每月工资才20块钱左右。
按照这个数字来计算,周兴辉可就算是相当于,赚了一个工人未来将近十年的工资了。
不过,这种计算方式其实很不合理。
随着时代发展,工资水平呈持续上涨趋势,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发展加速,工资涨幅更加显着。
与此同时,货币也会随之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