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笑意温和,她对着瑶瑶招了招手,将她召至身前,随即蹲下身,视线与孩子平齐。
“瑶瑶,今日,你拜入我门下,习丹青之艺,师父要先嘱咐你几句。”
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郑重,让整个书房都安静下来。
瑶瑶闻言,小身板当即绷紧了,弱弱的应道:“师父,您说。”
李清照见她这般模样,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又帮她扶正了发间微微歪斜的步摇,笑道:“瑶瑶不必紧张。师父这些话有些长,有些你可能现在也不理解,但师父相信,未来只要瑶瑶和丽质认真学习,便肯定能明白师父今日这番话的。”
瑶瑶一听,当即用力点头,眼神认真:“瑶瑶会记住的!”
李清照对小姑娘的态度很是满意,于是说道:“瑶瑶,师父曾与你说过,你入我门下,虽主学丹青之艺,但其他学问亦不可荒废。”
“笔墨技艺,诗赋经义,这些皆是学问根基,相辅相成。”
此刻,温岚站在李今越身边,听闻此言,不由得惊讶道:“原来李老师会这么多学问的吗?!瑶瑶这些……都要学?”
她原本以为只是学国画,现在看来,这分明是要按国学大师的标准来培养自己女儿的啊!
李今越闻言也是点了点头,看着那两个乖巧的小身影,有些心疼地轻语:“照姐应该都会教吧,按她的话说,这些学问都是相通的,若只学其一不及其余,容易丢人。不过对孩子来说,学这么多,压力可能会有点大。”
然而,李今越完全没能体会到一位母亲此刻的心情。
温岚心中早已是激动万分:呜呜呜!瑶瑶这下赚大了!不但能学国画,还能学这么多东西!自己这是给自己女儿请了个国学大师当老师啊!
然而,此刻瑶瑶并不知道自己妈妈内心的波澜壮阔,她只是认真地听着师父的教诲,脆生生的应道:“嗯!瑶瑶记住了!瑶瑶会努力的!”
李清照欣慰地点了点头:“嗯,瑶瑶真乖。”
“瑶瑶,为师知道,你心性纯良。从今日你在学校挺身而出保护丽质,为师便看得出,你的父母将你教育得很好。能收你为徒,为师心中甚是欢喜。”
“但是,为师还是要嘱咐你一句。”
“学问固然重要,但身为文人,比学问更重要的,是立身之品行,是为人之风骨。”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所有读书人瞬间沸腾。
[易安居士此言,真乃洞见!《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若品行不端,纵有满腹经纶,亦不过是趋炎附势之徒!]
[某亦深以为然!昔年孔夫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非赞其贫,实赞其安贫守道之骨。学问是器,风骨是魂,无魂之器,终为朽木。]
[是啊!昔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仍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靠的就是这份不随波逐流的风骨。学问能养性,风骨能立命,缺了风骨,人便没了脊梁!]
[正是如此。某曾见富家子弟重金请人代笔作诗,虽能骗得一时虚名,却终被人耻笑‘无骨无品’。学问可学,风骨难养,易安居士教授弟子这番话,当真是说到了实处。若这弟子能记住,想必未来定成大器!]
天幕下,无数文人墨客心潮澎湃,纷纷附和。
书房内,李清照将两位弟子一同牵到桌案前,指着那满室的翰墨书香,循循善诱。
“丽质,瑶瑶,你们要记得。”
“丹青再工,若无纯良品行打底,不过是匠气俗笔。”
“诗赋再佳,若失却铮铮风骨,终究是无魂虚言。”
“你们都是好孩子,往后尽可将这份天真烂漫注入笔端,让画中花鸟含趣、草木含春。我等读诗,是为涵养心性,懂温良恭俭之礼;研经,是为筑牢风骨,明宠辱不惊之节。”
“但你们更要谨记——握笔先正心,落笔先立德!”
丽质和瑶瑶似懂非懂地听着,就连一旁的李今越和温岚,都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李清照看着瑶瑶那双清澈又带着些许懵懂的眼睛,爱怜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继续说道:
“瑶瑶,你现在听不懂不要紧,但一定要记住。”
“今日,你既入我师门,那你和丽质便要携手共进。你们的学问要日日精进,品行更要时时打磨。”
“学问,是饰身之玉;品行,是立人之基;而风骨,是撑起你们此生的脊梁。”
“三者兼具,方能成画中妙手,人中君子。”
瑶瑶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她能感受到师父话语里的期盼和郑重,于是,她挺起小胸膛,大声说:“我知道了!师父!我一定会和丽质一起好好努力的!”
“好。”李清照闻言,这才欣慰颔首。
随即,她转身走向桌案,从笔架上取下一支通体莹润的毛笔,又取出一块色泽如墨玉,隐有暗光的珪墨和一方古朴的砚台,递到瑶瑶面前。
“瑶瑶,这是为师赠你的拜师礼。此乃为师来时所带的宣州诸葛笔,与一方李廷珪墨。至于这方砚台,虽非绝世名品,却也跟随为师多年。希望瑶瑶往后无论是习文,还是丹青,亦或是自身的学业,皆能不忘初心,勤勉自励。”
瑶瑶顿时惊喜异常,下意识地回头看向自己的妈妈。
而此刻的温岚,早已是惊讶不已!她虽不知这些物件的具体价值,可“绝世名品”和“跟随多年”这几个字的分量,她听得懂!她当即上前,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李老师!这!这些太贵重了!”
然而,李清照却只是摇了摇头:“无碍。”
她转而揉了揉丽质的头,温言解释道:“我收丽质时,赠了她一块玉佩。总不能到了瑶瑶这里,便厚此薄彼。只要瑶瑶日后学习勤勉,这一切自然是值得的,温夫人便不要客气了。”
温岚这下是彻底为难了。
不是!这些文学大家都这样吗?!学费分文不取,还搭上如此贵重的赠礼!自己养孩子都没这么宠的吧!
温岚心中既是高兴,又是为难,最后只能郑重地点了点头,向李清照保证道:“李老师您放心,我日后定会督促瑶瑶,绝不让她辜负您的教诲!”
李清照闻言,也含笑颔首:“嗯,如此,便好,那瑶瑶就收下吧。”
瑶瑶这才敢伸手接过,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师父的赠礼,眼中闪烁着喜悦与崇敬的光芒,对着李清照甜甜地说道:“谢谢师父!瑶瑶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李清照闻言,这才笑着揉了揉自己这位新弟子的小脑袋,柔声道:“乖。”
随即,李清照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弟子进入了教学模式。
温岚本想回避,却被李清照笑着留了下来,于是她便安静的坐在一旁,满眼新奇地看着师徒三人的教学。
而李今越看着书房里温馨融洽的氛围,也是笑着退出了房间,打算下楼为她们准备些饮品。
然而,刚走到楼梯口,便看见李丽质的房门开了,羲桐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
李今越见她这副模样,不由笑道:“怎么不继续趴着了?”
羲桐闻言当即哼了一声,眼珠一转,瞧见了李今越,竟是直接扑了上去,双臂环住她的脖子,整个人挂在了她背上。
一个十岁小姑娘的体重可不轻,李今越被这突然的袭击弄得一个趔趄,差点没栽倒,连忙伸手托住羲桐的腿弯,稳住身形。
羲桐这才满意地在她背上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得意笑道:“这样不就趴着了吗?”
李今越一阵无语:“你变成小猫崽挂我身上就算了,你是不知道你现在这人形有多重吗?”
然而羲桐才不管,就这么挂在她身上下了楼。
到了客厅,她才从李今越背上滑下来,又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对了,宿主,半个月后,还有几个人要来哦。”
李今越从冰箱里拿出橙子准备榨汁,闻言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接待古人本就是她的工作,来就来呗。
她随口问道:“都谁啊?”
此刻,羲桐却只是神秘的笑道:“都是熟人,你到时候就知道了。还有,大部分朝代的名单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一场考试,名单这过段时间就能出炉。他们几个,会把名单自己带过来,至于其他朝代的名单,到时候我会收过来的。”
李今越闻言点了点头,榨汁机的嗡嗡声响起。
看来过段时候的工作量会有点大,但她也没多在意。
倒好了几杯橙汁,她将它们放在托盘上,然后给羲桐拿了一杯,便将其他的端着上了楼。
而羲桐则是抱着自己的橙汁又窝回了她最喜欢的沙发角落,蜷成一团,继续补觉。
李今越走到书房门口,还未推门,便听到了里面传出的稚嫩童声。
她轻轻推开门,便看到了十分温馨的一幕。
只见在宽大的桌案上,李丽质和瑶瑶两个小姑娘正脑袋挨着脑袋,丽质此刻当起了小小先生,正小心翼翼的握着瑶瑶的手,调整着她的姿势:“瑶瑶,毛笔是这样拿的哦,你看,要像这样,指实掌虚。”
“这……这样吗?”瑶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对!”等纠正了瑶瑶的手势,丽质连忙拿起了自己的笔,笔杆垂直于纸面,慢慢地在宣纸上画出一条匀直的墨线,说道:“瑶瑶,你看,下笔要这样!这个叫中锋!”
瑶瑶一看,眼睛都亮了,立刻说道:“哇!丽质好厉害!我也试试!”
而在另一边,李清照则站在一旁,看着同样也拿起笔,正在宣纸上笨拙尝试的温岚,耐心的纠正着她执笔与下笔的动作。
李今越看着这一幕,唇边不由得漾开笑意,她轻叩门板,说道:“好啦,几位,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
李清照和温岚闻言当即笑着抬起了头。
李今越将橙汁放在桌上,随即打趣道:“温姐,您这是也拜入照姐门下了?”
温岚闻言当即不好意思的笑道:“哪里,不过是李老师见我坐着无聊,问我要不要试试罢了。真没想到,咱们这国画,光是拿个笔都这么难。”
李清照则是笑道:“温夫人不必妄自菲薄,万事开头难罢了。若有兴趣,往后瑶瑶来时,您便一并过来,我亦可教你作画,此法陶冶情操也是极好的。”
温岚闻言,眼中一亮,喜道:“好,那我以后如果空闲,便过来叨扰李老师了。”
然而这时,丽质也发出了一声惊喜的赞叹:“哇!瑶瑶,对,就是这样的!中锋就是这样的哦!你学得好快呀!”
瑶瑶一听,也高兴得不得了:“哇!真的吗!”她看着自己画出的那条虽然歪歪扭扭、却始终保持着笔锋在中间的墨线,立刻抱住了丽质,开心道:“哇!丽质你教得好好哦!”
温岚和李清照见两个孩子这般模样,也高兴地走了过去,看起了瑶瑶的中锋线条练习,当即也毫不吝啬的给出了夸奖。
李今越看着面前这一幕,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个家,还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