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朱瞻基话音一落。
张氏的脸色一变,急忙就捂住了朱瞻基的嘴巴。
“不能乱说话。”
“有关于“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在燕王府提及,更不能在府外提及。”
“不然,你王祖父和王祖母会不高兴的。”张氏一脸严肃的说道。
但朱瞻基十分不满,移开了张氏的手,然后压低声音道:“可是…可是他都已经去世了这么多年了,难道王祖父他们还没有忘记?”
“一直以来。”
“他们牵挂的始终是他。”
“很多人都提了让父亲晋为世子,可王祖父根本不允,难道这种事情还要一直拖延下去吧?”
看着朱瞻基只有不到七岁,可此刻的他却是表现出了一种难言的不甘来。
或许。
也是真的心中有所感慨吧。
“瞻基。”
“如果你再胡言乱语,娘就真的会直接与你父亲说去了。”张氏冷着脸道,此刻的他是真的有些怕朱瞻基乱说话了。
虽说对于外界而言,昔日的燕世子已经被时间给消磨了,甚至于不为人知,但在王府内,根本就抹除不了。
她很清楚如果刚刚朱瞻基这些话传到朱棣或者徐妙云耳中会发生什么。
虽说是童言无忌。
但他们肯定会想到会不会是朱高炽安排朱瞻基故意去说的。
世子之争!
王权之争!
甚至是未来的太子之争。
这些都太过敏感了。
在这等时刻说出这些来,毫无疑问是非常不理智的。
看着母亲动怒,朱瞻基也明白自己说错话了,终究是不敢再开口。
“瞻基。”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
“虽然你还小,但话绝对不能乱说。”
“我们是皇族,皇族亲情没有你想的那般深厚,你一定要记载心里。”张氏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朱瞻基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
时间辗转!
海州城。
攻伐之战仍然在持续。
只不过海州城在朱正的镇守下,无比稳固,元军纵然攻势凶猛,也终究无法破城。
元军完全被死死遏制在了城外。
“元军,又退了。”
“这十日来,元军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
“只不过有将军在,他们的进攻虽然凶猛,可终究是无法改变战局。”
“如今的战况倒也像极了昔日的北平之战。”
看着城前狼狈退去的元军,陈亨也是有些感慨的说道。
“与之北平保卫战不同。”
“杀这些元人,将士们更加心安理得,而在北平城下杀同族同国的南军,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比之北平一战,如今的大战更是让将士们毫无顾忌的杀敌。”
“这,也是海州城不被元人攻破的根本所在。”
“保家卫国,军人之心。”朱正则是笑着道。
“将军神射更是根本。”
“若非将军神射,专杀元军军官将领,瓦解元军攻势,我军也不可能如此严密。”
“所以现在军中都有很多兄弟都在议论,幸亏将军不是敌军,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陈亨笑着说道。
“好了。”
“让兄弟们好好休息,往后还会有更大的大战。”
“元人这些时日的进攻不断,想来,他们必会有所举措,不会局限于进攻海州城了。”朱正沉声说道。
闻言!
陈亨脸色一变:“将军,难道除了进攻海州城,元军还能有其他举措不成?”
“在辽东,元军其他举措谈不上,但他们此番动兵并非付出他们部落的全力,而是合兵南下,各自都保有实力。”
“毕竟如今元军看似联合,可实则各怀鬼胎,不可能完全一心。”
“自海州城无法破城,无法攻破辽东,元军定然会继续调兵,不会从辽东入手了。”朱正带着一种肯定语气的说道。
“难道元军会进攻大宁府不成?”陈亨自然是听明白了朱正的意思。
“很大可能是大宁。”
“毕竟燕王麾下只有这么多兵力,而且这些草原部落在大明还有探马军司这些情报机构在,有关于燕王兵力,他们必然也是有掌握的,如今我大军驻守辽东,这也代表着其他地方空虚,元军不会放过的。”朱正沉声说道。
“如若元军真的调兵进攻大宁,那该如何是好?”
“以我辽东的情况,如今面对的元军还有二十万,一旦调兵,或许辽东就将有失陷之危,可不调兵支援大宁,以大宁如今只有数万整编新军防守,只怕根本挡不住。”陈亨此刻脸色也是大变了。
他自然完全明白朱正提及之后,这等危机感。
“这,也正是元军想要的。”
“分兵,辽东失防。”
“不分兵,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宁府被元军入侵,最终仍然无法守住北疆。”朱正沉声道。
“将军,那怎么办?”陈亨担心问道。
“无妨。”
“就算他们想要从北疆调兵,那也需要时间,少则一两月,多则三四月。”
“没有那么快的。”
“如今我们守好辽东就行了,至于之后的事情,自然是之后再说。”朱正笑了笑,并无任何紧迫之色。
虽然看似这是一个危局,但对于朱正而言,并无担心。
一则,他麾下还有十万之上的兵力,依靠守城之利,虽说有些伤亡,但相比于元军攻城的伤亡而言,那简直是不值一提。
再而。
朱正也并非是要被动防守的,也可主动出击。
或许元人都以为朱正只会被动防守,根本没有实力去主动出击,而朱正要把握的正是这等心理,正如同当初的南军一样,在他们最以为不可能出击的时刻出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便是朱正能够做到的。
看着朱正这自信的样子,原本陈亨还有些慌,但此刻也是减缓了一些了,毕竟朱正作为主将都未曾慌,还如此自信,他的担心自然也是多余的。
也正在这时!
“报。”
“启禀将军。”
“王爷身边的王卫到了。”
魏泉快步走来,躬身一拜,在身后还跟着十几个王卫。
显然。
这是来传达王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