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儿子的字。
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朱棣也是清楚记得的。
而眼前朱正的这个字,不可谓不像。
不过。
朱棣在认真看了一眼后,也没有过多想法,毕竟这或许也只是一个偶然罢了。
随即就将册录收了起来。
在又坐了一会后。
朱棣便起身向着王府后殿而去。
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与徐妙云开口,朱棣也是有些难以平复。
王宫寝殿!
徐妙云也并没有休息,而是坐在了位置上,正在翻阅着一些册录。
“朱正之父,无记载,亡故。”
“朱正之母,无记载,亡故。”
“朱正祖母,朱氏,年六十五而逝。”
“这一份记录是在洪武十六年三月开始记录的。”
“而洪武十五年,正是高政染上天花病逝的时候。”
“如果这样一算,时间上似乎真的可以对得上。”
徐妙云静静看着手中收集到的户籍,心中涌现了一种难言,甚至是百感交集。
此刻的徐妙云心中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她感觉,朱正就是她的儿子。
虽然这一个想象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毕竟当年是亲眼看着自己儿子下葬的,人死不能复生,而且自己儿子也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当初那么多太医都诊断了,而且徐妙云也是知道儿子没有生机了。
可在她内心深处,是真的渴望她的猜想是真的。
“唉。”
“如果是真的,那该多好。”
徐妙云心底一叹。
这时。
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徐妙云也是急忙将手中的册录收了起来,看向了殿外。
毕竟这种还未确定的事情,徐妙云也不能开口对朱棣言明,一切必须全部调查清楚再说。
如今的一切也只是她的猜测罢了。
“妙云。”
“你还在处理这些公文吗?”
朱棣缓步走来,看着徐妙云还坐在位置前,立刻关心的道。
“很多抚恤之事,还有册录收集这事,这些不能出差错。”
“我也只能多看一二。”徐妙云温柔的回道。
“妙云,辛苦你了。”
看着徐妙云,朱棣也是有些惭愧。
迎娶了徐妙云后,不说有没有享到福,但这种累却是受到了不少,在心底,朱棣实则也是非常惭愧的。
“夫妻之间,无需多言。”
“等我们度过了难关,一切都会好转的。”徐妙云温柔的一笑。
“妙云。”
“今日。”
“我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或许会让我们万劫不复。”
朱棣走到了徐妙云的身边,面带挣扎之色的说道。
在说出此事时,朱棣也是表现的无比复杂。
“不管夫君做出了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徐妙云抬起头,十分认真的看着朱棣道。
“朱允炆勾结元人,来年开春之后,让元人驱兵南下,南北夹击于我。”
“元人想要让我割让更大的利益给他们,我拒绝了。”
“来年。”
“我将受朝廷与元人南北夹击,后果难料。”朱棣叹了一口气,也是带着万般无奈的道。
听到这。
徐妙云神情仍然没有任何波澜,更没有担心,而是十分坚定的看着朱棣道:“夫君做出这选择,更加证明了我当初的眼光,我没有看错人,我的夫君是英雄。”
“我大明乃是华夏正统,夫君作为洪武皇帝的嫡子,肩负着守护边境的重任,如若夫君对元人让步,甚至割让国本利益,那就是大明的罪人。”
“他日又有何面目去见父皇!”
“夫君的选择是对的。”
听着徐妙云的话。
朱棣的心底也是得到了一种难言的慰藉。
百感交集的他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紧紧抱住了徐妙云,带着一种正色的道:“谢谢你,妙云。”
“我也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说到底。”
“这一次让我真正做出选择的并非是我自己,姚广孝劝我议和,这为上策,我军无法承受南北夹击之势,或许会落得一个兵败之局,哪怕在我心底深处,实则也是认同姚广孝的说法的。”
“真正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朱正,我将选择权交给了他。”
“他选择了战,更是让朱能带给了我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宁愿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他是对的。”
“朱正,无愧吾燕军第一骁将之名。”朱棣充满感慨的说道。
而再次听到了朱正之名。
徐妙云也是带着一种感慨的说道:“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朱正便是天意让他来帮助夫君的。”
“或许…这也是高政在天之灵在看着夫君,在默默帮助着夫君。”
朱棣重重点头,坚定道:“你说的没错,高政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的。”
“我已经得到了高政的帮助了。”
“未来,我一定要为高政复仇,吕氏母子,我绝不会放过他们。”
说到了这。
朱棣眼中也是闪过了厉色。
而徐妙云的心底深处,也是在暗暗想着:“朱正,高政!”
“如果真的是我的儿子该多好。”
……
辽东!
北疆卫所。
“按主上吩咐。”
“两千亲卫军已经全部整编完毕,全部都是主上亲自选定。”
“请主上示下。”
魏泉捧着一部名册,恭敬对着朱正一递。
朱正接过了名册,并没有看。
经过这一段时间。
从军中挑选了两千五百人,经过了朱正亲自筛选,通过数值来判定,最终留下了一千七百余人,全部都是敬仰朱正,忠于朱正的老兄弟。
“晋升军令已经下了。”
“自今日起。”
“魏泉你便担任亲卫统领之位,执掌两千亲卫军。”
“除此外。”
“唐培为亲卫千户。”
“罗华为亲卫千户。”
“之下副千户,百户,总旗等,我也都已经选定。”
“告诉弟兄们,除了王爷给予的饷银外,未来我也会给予一份予亲卫。”朱正拿着一册晋封军令,对着魏泉一递。
“属下领命。”
魏泉恭敬接过来,大声应道。
作为都指挥使的亲卫统领。
看似只是统御了两千亲卫,但地位却是不输卫指挥使了。
至于唐培,罗华他们,同样也是如此,地位水涨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