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无视了身后花里胡哨的电子屏,走到旁边一块旧黑板前,拿起一根粉笔。
“第一笔账:投入。”
他在黑板上写下“投入”二字。
“没错,电动船改造,比同吨位柴油船贵20%。一艘千吨级,大概贵50万。”
台下一片死寂。这是承认了?
“但是!”孟远的声音陡然拔高,
“国家绿色航运补贴15%,地方政府配套补贴5%。加起来是多少?20%!这50万,国家替咱们出了!”
他回头,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
“至于电池,我们搞‘零首付’融资租赁,一分钱不用掏。请问,我们的前期投入,比柴油船多了一毛钱吗?”
台下,蒋师傅的眼睛亮了。
“第二笔账:运营。”
孟远写下“运营”二字,转身看向众人。
“千吨船,一年跑十万公里,烧柴油要多少钱?”他自问自答,“行情价,一百万打底!”
“用电呢?加上电池租金,一年总共——二十五万!”
他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100万”和“25万”,中间画了一道刺眼的斜杠。
“一年,光能源就省下七十五万!柴油机每年大修保养的钱我还没算!我们的电机,终身免维护!”
“一年省七十五万!”
人群中有人失声喊了出来,呼吸都变得粗重。那不是一个数字,那是一套房!
彼得·陈的脸白了。
“第三笔账:未来。”
孟远丢掉粉笔头,拍了拍手上的灰。
“国家要搞碳中和,各位比我懂。以后排黑烟的船,可能要交碳税!交多少?只会越来越多!”
“而我们呢?零排放!不但不交钱,国家还可以给‘碳积分’奖励,这玩意儿能卖钱!”
“一边是每年几十万的罚款,一边是每年几十万的奖励。这一进一出,鸿沟有多大?”
孟远环视全场,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
“各位都是生意场上的老前辈,这笔账,谁比谁会算?”
“我算清楚了!”
蒋师傅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满脸通红。
“孟总!别说了!我那三条船,全改!现在就签意向书!我排第一个!”
“对!算我一个!”
“还有我!他么的,差点被洋鬼子给忽悠了!”
“排队!现在就排队!”
整个会场瞬间引爆!
几百个船东老板像潮水一样涌向台前,把孟远围得水泄不通。
被晾在一边的彼得·陈,看着那块写满了数字的旧黑板,仿佛看到了压在自己头顶的一座大山。
他引以为傲的tco模型,在孟远这笔简单粗暴的“土账”面前,被砸得粉碎。
他输了,输得体无完肤。
接下来的一个月,远新集团的电话被打爆,雪片般的意向书堆成了小山。
第一批、第二批船舶改造订单接踵而至,速度、规模,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长江沿岸,每隔一段距离,一座座崭新的“远新智能换电站”如同雨后春笋,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第一批完成改造的“绿巨人”货轮,悄无声息地滑入金色水道,
与那些仍在冒着黑烟的传统货轮擦肩而过时,所有人都明白,一个时代,真的变了。
另一边,国家电网,华中总部,顶楼会议室。
烟雾缭绕,气氛却有些凝重。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坐着几位身穿蓝色工装、脸色严肃的男人,胸口的“国家电网”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为首的中年男人叫周云海,是华中电网的副总,主管调度。
他指间夹着烟,却没有抽,只是用指节一下下敲着桌面,每一声,都像是敲在远新集团众人心上。
“孟总,你的长江绿色走廊,我们电网是全力支持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好事也得按规矩办。”
他话锋一转,将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
“这是近一个月的电网负荷数据。你们沿江铺设的一百多个换电站,现在成了最大麻烦。”
“每一个换电站,都是一个超级用电大户。白天集中充电,直接拉高了我们的高峰负荷。为了保障你们,我们不得不让沿线部分工业区错峰用电。”
周云海看着孟远,目光锐利:
“孟总,你这是在用工业的电,来给你航运的船充电。这个代价,太大了。”
他身后的一个年轻技术员立刻补充道:
“孟总,现在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期,高峰电价是谷时电价的三到四倍。你们的充电成本,自己算过吗?长此以往,你们亏得起,电网也赔不起啊!”
会议室里,远新集团这边的高管们,脸色都有些难看。
他们没想到,项目刚有起色,就遇到用电问题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孟远身上。
孟远却笑了。
他慢条斯理地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然后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
“周总,你说得对。”
孟远一开口,自己人都愣了。这就认了?
“我们的换电站,确实是电老虎。但您有没有想过,老虎……是吃肉的?”
周云海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这个电老虎,不仅不用您喂,还能帮您去捕猎,给您分肉吃。”
孟远不理会众人惊愕的表情,自顾自地说道:
“周总,您只看到了我白天在充电,拉高了高峰。那您看到我半夜在干什么了吗?”
他打了个响指。
身后的助理立刻将另一份ppt投到屏幕上,上面是一条条波谷曲线。
“凌晨两点到五点,是电网用电的最低谷。”
“西部的水电、风电发出来,用不完,只能白白弃掉。对你们来说,这是巨大的浪费和成本,对吧?”
周云海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而我的换电站,就在这个时候,在我的云平台统一调度下,开始大规模吸纳这些廉价的电,把它们储存在成千上万个电箱里。”
孟远站起身,走到屏幕前。
“所以,周总。我充电用的,不是你们昂贵的高峰电,而是你们急于出手、接近零成本的垃圾电。”
“最关键的一点。”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重重一点。
“当第二天白天的用电高峰来临时,您猜……我会做什么?”
周云海的呼吸,在这一刻,仿佛停滞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他脑中疯狂滋长。
孟远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没错。我的换电站,会把昨天储存的、暂时用不上的廉价谷电,以高峰电价,再反向卖给你们电网!”
“你们缺电的时候,我就是你们沿江上百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我帮你们削峰填谷,参与电网调频,你们不但不用补贴我,还得付我钱。”
他转过身,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周云海,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我们用谷电,成本一度不到两毛。卖给电网,高峰调频,一度能卖到八毛。中间的差价,就是我们的纯利润。”
“周总,忘了告诉你。上个月,光靠这项卖电业务,我们这个换电网络的净利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