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
陆续又有几个小厮带来了传信,十二个时辰娘子里,至少有一半得到了支持者们的帮扶,虽然对的下句有好有坏,参差不齐,但也证明了自己背后也是有人的。
几个得到传信的娘子,时不时地会看一眼许青姿,前两个回合,她都得到了传信,这次却没有,让几人心中都有些畅快。
许青姿虽然感受到了几人的目光,但她神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这第三个回合没有得到刘公子的传信而心生怨念,她想自己得到的帮扶已经够多了,这一回合,她可以自己来。
不过想了几个下句,都不满意,因为已经有人先她对出来了,所以她若想获胜,那么下句就必定要对得比别人精彩,否则就算对出来了,那又有何用呢?
苦思一阵,还是没有下文。
这时,戏台边又传来了小厮的声音:“有人传信!”
司仪问道:“传给哪位时辰娘子。”
“申时娘子!”
随着小厮的话音落下,台上的许青姿甚至轻轻一颤,其他时辰娘子们都一起看向了她,她又这般好运?
之前见迟迟没有人传信与她,大家都在想,那位对出了前两个对刺的高士,怕是耗费太多心神,以至于这第三个简单的对刺反而对不出来了。只是眼下又有人传信给许青姿,大家猜测,难道又是那位高士?或是别的人?
“多谢。”接过小厮递来的纸条,许青姿马上就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感觉,是刘公子,他又传信与自己了。
许青姿一瞬间恍然大悟,或许是刘公子见这第三个回合的对刺简单,所以想让自己对,但是见她迟迟没对出来,于是又一次出手了。
她展开纸条,看清上面的字,登时眸子大亮,然后脸上露出了潮红之色,果然刘公子出手,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下句是什么?”司仪笑意吟吟地问道,这时候敢传信的,必然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而且有过前两个对刺的经验,他认为申时娘子的下句才是最值得人期待的。
许青姿站起身来,将纸条展开台下和楼上看:“上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句对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个下句一出来,底下就响起了一片惊呼。
上句“风声雨声读书声”,最重要的是“读书”,而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自然是为了家国天下事。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句恰好承上启下,表达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立意和境界不知道比“树影山影骚客影,影影随身”和“花色草色佳人色,色色迷人”高了多少筹。
现场没有一个是目不识丁的,不说大家全都学识渊博,但字至少是认得全的,所以大家都很清楚,申时娘子怕是又要胜了。
火舞娘子原先的得意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失落和不甘。
莫愁的脸色白得有些吓人,她原以为这一回合,总算轮到她出彩了,但是随着许青姿读出下句,她就知道,自己又输了。
许青姿的下句虽然用时较长,但这又不是比快的环节,关键是要对出好的下句,否则再快也枉然。
她此刻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第三个对刺看起来会如此简单了,因为考验的正是下句,一句普普通通的上句,在下句的衬托之下,整个意境就提升起来了,提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这才是第三个回合对刺的用意。
所以高下一目了然。
等到半炷香时间一过,司仪就笑呵呵地在台上说了起来:“刚才有8位娘子对出了下句,不过竹筹就只一支,所以要选出其中最佳的下句……”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
都不等司仪说完,底下的人就喊了出来,渐渐形成了一片趋势。
司仪哈哈一笑:“我等都听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错,既然大家一致认可,那就不必再比了,由我宣布,申时娘子再‘立一马’。”
有小厮马上给许青姿送去了一个竹筹,她一共得到了4个。
第一环节的斗宝,第二环节的对刺,总共4个,她全得了。
其他时辰娘子羡慕嫉妒得发狂,莫愁满脸的不甘和咬牙切齿,五官几乎都要扭曲到一起,凭什么?斗宝也就算了,有那琉璃火机和蝎虫虎魄在,谁也赢不了。但是对刺,并且连续三个回合都赢了,怎么好事全叫许青姿给占了?
随着第二环节结束,时辰娘子们都回到了幕后。
虽然大家嫉妒眼红许青姿,但是面上却都维持着笑意,哪怕勉强在笑,也不能失了颜面,一个个都对许青姿表示了恭喜。
许青姿也都一一回应了。
最后,暗中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莫愁也满脸笑容地出现在了许青姿面前:“青姿姐姐,恭喜你获得4个竹筹,如今看来,魁首非你莫属了。”
“妹妹说笑了,还有最后一轮的诗词大比,妹妹有彭先生相助,才是真的稳操胜券。”许青姿不动声色,哪怕她有两首《雪梅》在手,却也不会在此时暴露出来。
“那就借青姿姐姐吉言了。”莫愁一改谦虚的态度,有一种当仁不让的气势,她这是在连续输了两个环节之后心态彻底改变了,她确实赌在了最后一轮,若是在诗词上能大胜许青姿,那她就能彻底翻盘,夺得魁首。
“嗯。”许青姿淡淡笑了笑,谁也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莫愁还是有些不甘,最重要的是,她想要打探一下,以做到知己知彼:“青姿姐姐,眼下对刺环节已经结束,不知可否告知,在帮扶姐姐的是哪位高士?”
许青姿淡淡一笑:“妹妹已经见过,就不必再问了。”说罢,她也不理莫愁,转身袅袅娜娜地走了。
莫愁脸色变了又变,最终一咬牙,也气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