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炮轰虎亭据点太准了点儿,把鬼子的电台、电话等通讯工具都打烂,小鬼子还没来得及发送求救信号?
林晓此时在给李云龙解释:“老李,我们真的没有去剪断小鬼子的电话线。”
“包括虎亭据点的电台,那天线竖在那儿好好的,我们一直忍着没动它。”
“一直等了十多分钟,估计小鬼子的电报都发出去了,我们才动的手。”
别看林晓言之凿凿,其实也是心里打鼓。
难道真的是炮击威力太大,把虎亭据点的小鬼子都吓傻了,以至于求救信号都没有发出去。
李云龙不断用望远镜观察平安县城方向,心中又是有些不得劲。
话说孔捷、张大彪夜袭万家镇,将300多匹军马和大量辎重都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赵刚、林晓炮轰虎亭据点,一举将这个扎在根据地腹心之地的钉子拔掉。
这两仗都打得是干净利落且几乎是零伤亡,堪称近期八路军的重大胜利。
但自己指挥的这边儿,埋伏了一整天时间连根小鬼子的毛都没见着。
这让听见枪响就坐不住的老李如何能忍?
老李再看看天色,都下午5点多,就快天黑。
小鬼子一般不会夜间出动,看来今天是白等了。
至于明天,小鬼子知道虎亭据点被全灭,还会傻傻地派出大部队来送死嘛?
更何况现在可是数九寒冬,没有足够的保暖的衣物,老李可不敢让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硬撑一夜。
其实老李和林晓都错怪了虎亭据点的小鬼子。
在虎亭据点遭到炮击后,小鬼子通讯兵第一时间打通了平安县城的电话,汇报给鬼子宪兵大队长平田一郎。
但平田一郎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
虎亭据点在八路军那儿是如鲠在喉,眼中钉肉中刺,隔三岔五的都会遭到八路军的袭击。
说是袭击,还不如说是放冷枪。
无非就是吓唬虎亭据点的小鬼子,不让他们那么安生,更不让他们轻易出洞祸害百姓而已。
在平田一郎看来,以虎亭据点那遍布的炮楼碉堡、固若金汤的工事,八路军就是来了一个旅,结局也是铩羽而归。
没有重火力的狂轰滥炸,虎亭据点就是一块钢板,光凭人手多可没法将其撕碎。
八路军也不会那么头铁,仅凭步枪机枪等轻武器就强攻虎亭据点。
现在可是猫冬的日子,谁愿意离开暖烘烘的屋子,跑到外面去喝西北风。
反正是谁愿意谁去,我平田一郎不上这个当。
但是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来自泰源第一军军部的电话打了过来。
军部参谋长楠山秀吉把平田一郎大骂了一通,勒令他立刻、马上带着主力部队增援虎亭据点。
如果虎亭据点出了什么事情,平田一郎也不要回来了,直接破腹自尽。
原来万家镇遇袭、伪军骑兵营全军覆没、300多战马被八路军缴获的战报传到泰源第一军军部。
经过参谋人员的分析推演,发现这伙八路军简直胆大妄为。
沿途穿过日军的重重包围圈,机动100多里地赶到万家镇。
神不知鬼不觉占领伪军骑兵营,缴获300多匹军马和辎重。
然后又大摇大摆地从大路返回,不过其目的地让第一军的参谋人员很是吃惊,居然是虎亭据点。
第一军的参谋组经过激烈争论后,得出一个惊人的推测:八路军准备攻打虎亭据点。
尽管不知道八路军有何能力端掉固若金汤的虎亭据点,但出于谨慎考虑,参谋人员将推演结果报告给参谋长楠山秀吉。
楠山秀吉原本也与平田一郎一样毫不在意,毕竟手下这帮子参谋是什么德性,他作为参谋长还不清楚。
那就是没事找事,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能整出个惊天动地来,就是为了体现参谋人员的创造力和价值。
反正错了也没关系,参谋又不是预言家,不负责推演的真实性。
只要将诸多可能性摆在长官面前供其参考就行。
万一不小心预测对了,那就是具有极高的“战场敏锐性”和“战争嗅觉”。
以后有机会下放到部队成为军事主官,这都是妥妥的成功履历。
这次第一军的参谋组显然是撞了大运。
本来也就是有一杆没一杆打了枣子再说,但没想到八路军真的进攻虎亭据点,参谋组的推演成为现实。
虎亭据点的求援电报经过层层转发被第一军军部电讯组收到。
这下把参谋长楠山秀吉狠狠“震惊”一把。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外出视察部队,暂时联系不上。
楠山秀吉难得越俎代庖一次,把电话打到平安县城宪兵大队。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下命令的是第一军少将参谋长。
军衔仅仅是少佐的平田一郎哪里还敢怠慢,麻溜校场点兵。
带着大半个大队近500小鬼子,乘坐30多辆卡车,浩浩荡荡往虎亭据点开去。
平田一郎鸡贼地坐到中间一辆卡车的副驾驶座上。
虽然这次奉命救援不过是走个形式,但土八路可是狡猾狡猾的。
表面上佯攻虎亭据点,实际上是围点打援。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平田一郎一改往日的高傲,低调地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士兵。
毕竟在战场上,有时候普通士兵的生存几率比军官要高得多。
小鬼子的车队一出城门,就被独立团布置的侦查员发现。
于是正在琢磨着安全撤离的李云龙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瞬时来了精神。
“大彪,把火力排布置好,对对,就是这里,一定要把小鬼子的退路给锁住了。”
“柱子带着炮兵班去那边山头。这次不用吝惜炮弹,见着小鬼子的车队给我往死里打。”
“沈泉,你带着二营在路边两侧埋伏好。距离大路不要太近,至少留出150米距离。”
“等炮兵班和火力排把小鬼子车队打停后,立即出击把小鬼子截断,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老孔,你带着三营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增援出击的二营。”
老李这一番布置下来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慌乱,林晓在一旁也不由得暗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