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影像还在继续播放:
【还有个大问题,三峡每年淤积的泥沙能堆出整整5亿吨!要是不想办法清理,早晚得把大坝给堵死。】
【这难题怎么解决?】
【工程师们想了个巧妙的法子:借力打力,用长江自己的水来冲走泥沙!他们在水坝深处,安装了好多特制的小闸门。】
【这些小闸门靠液压活塞控制开关。闸门一开,水库里蓄着的水就找到了宣泄口,哗啦啦地高速冲下去,顺带就把河床上沉积的泥沙一股脑儿给卷跑了。】
【解决了泥沙淤积这个心头大患,三峡大坝就能真正派上用场了。除了防洪抗灾这个看家本领,它还有个顶顶重要的任务——发电!】
【咱们这就瞧瞧它是怎么把水流变成电的。】
天幕的解说淡去,换上了一段清晰易懂的3d动画。
画面里。
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引水管道闸门缓缓开启。
奔腾的长江水被大量吸入。水流顺着管道急速下泄。
巨大的高度落差赋予水流惊人的冲击力。
这股力量直接推动着管道深处一个硕大无比的发电机转轮飞速旋转起来。
转轮一转。
水流蕴含的能量就被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了电力。
紧接着。
动画又展示了这些电力如何通过庞大的变电站进行升压、传输,最终进入千家万户的过程。
……
这一幕,实实在在地把万朝古人给震懵了。
电?
这玩意儿是什么神仙东西?
它能干啥?
其实,之前天幕播放后世繁华景象时,古人也不是没见过那些亮闪闪的灯、跑得飞快的高铁,但他们压根儿不知道驱动这些东西的力气从哪儿来!
……
天幕上还在继续:
【像这样的巨型发电机,三峡大坝里头足足装了34台!】
【所有发电机加一块儿,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一年下来发的电,轻轻松松超过1000亿度!】
【就靠卖这些电,三峡大坝每年就能赚回250亿!】
【而且这买卖从建成到现在,已经稳稳当当干了17年。】
【当初建坝砸进去的那2500亿巨资,早就连本带利赚回来了,现在年年都是纯利润进账!】
……
天幕一如既往地把现在的货币换算成了各个朝代的货币。
毕竟古代用来结算的货币太过繁杂,金、银、铜甚至是以物换物。
而且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货币价值还不一样。
有了天幕的特殊换算,万朝古人在听到数字的那一刹那惊呆了。
普通老百姓感触可能没那么深。
毕竟国家赚大钱听着离他们有点远。
可皇帝、王公大臣们不一样啊!
他们太清楚了。
自古以来,修大工程哪有不劳民伤财、掏空国库的?
想把投入的成本收回来?
那简直是做梦!
他们这些下令的皇帝,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工程完工,比如河坝修好、大桥架通,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至于看到工程赚钱回本?
想都别想!
可这个三峡大坝倒好!
这么个惊天动地的庞然大物,建好才17年。
不仅回本了,还开始大把大把地盈利了?
……
大唐位面。
李二凤掰着手指头,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算了一遍又一遍。
“嘶……按天幕说的,这大坝建好到赚回本钱,满打满算才用了10年?后面这7年全是净赚?”
他越想越心惊,“这岂不是说,它在还清那2500亿巨债之后,又额外赚了上千亿贯?而且这钱还在像流水一样,一年比一年多?”
李二凤忍不住畅想未来:
“要是这大坝真能用上百年……天爷!那得赚多少?两万五千亿贯?五万亿贯?要是拿这钱再去建十个、百个这样的水电站……”
他激动得有点不敢往下想了,“难怪后世富得流油!这水电站简直是下金蛋的母鸡啊!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底建了多少座了?”
……
大秦位面。
始皇帝嬴政看着天幕,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隐隐泛着酸。
他想起了自己倾举国之力修长城、挖都江堰、征讨百越……
哪一件不是被骂劳民伤财?
不过他知道,这些都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为了后世安稳,他甘愿背这骂名。
可看看后世华夏干的这事!
人家的眼光比他更毒辣,手笔也更大。
人家搞的工程,是真正的功在千秋,而且利就在当代就能看得见、摸得着,本钱收得快,利润滚滚来!
这境界,确实不一样。
……
大明位面,永乐朝。
朱棣对三峡大坝这种建在当代,利也在当代的模式,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既能浇灌农田、挡住滔天洪水,又能靠发电每年稳稳当当给国库搬回去250亿!这大坝,真是神了!”
他忍不住拍了下大腿。
“就是……唉,可惜啊可惜,它把长江给截断了,船过不去啊!”
朱棣越想越觉得遗憾:
“要是能像咱的大运河一样,船来船往,那银子不得像河水一样哗哗流进来?”
“要真有那么多钱,还愁什么打草原?”
“就是征服四海,也未必不成啊!”
同样是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天幕,先是震撼,接着就是一阵深深的惋惜。
“厉害是真厉害!”
“可这大坝一立起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不就等于被一刀切断了?后世是有能飞天的铁鸟,可那玩意儿运货,哪比得上大船实在?”
老朱心里门清。
自古以来,运东西最便宜、最省力的法子就是走水路。
现在长江被这大坝一拦,东西两头的货船还怎么跑?
两地的买卖、人情往来,不都得受大影响?
他摇着头,觉得不能通船实在是个美中不足的大遗憾。
……
天幕似乎猜到了朱元璋的疑惑,画面继续播放:
【除了发电,三峡大坝还有旅游和通航这两大块收入呢。】
朱元璋看得更懵了:
旅游收入,这个好理解。
这么个天下奇观,肯定能吸引无数人跑来开开眼,花钱是自然的。
可这通航收入是咋回事?
船从那么高的坝顶开下去?
那不得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不对,应该是东一块,西一块……
老朱百思不得其解:
“难不成后世的船它真能飞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