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李雪梅、张桂花和王春波已经把碗筷都收拾干净,桌椅也擦得锃亮。
忙碌了一天,虽然疲惫,但三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满足。
张卫国走到一张桌子旁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喝了一口,看向三人问道:“雪梅,桂花,春波,今天第一天做生意,感觉怎么样?有啥想法没有,都说说看。”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拘谨的三人顿时放松下来。
李雪梅平时耳濡目染,听张卫国聊过不少做生意的思路,她第一个开了口,带着点试探的语气:“卫国,我在想,咱们这粉,味道和价格都能让人接受。”
“但是吧,我看到中午有些干体力活的大哥,呼噜呼噜一碗下去,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咱们要不要考虑弄个免费加粉?”
她补充道:“就是那种,如果客人觉得没吃饱,可以免费再加一小份粉底,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店更实惠,更能留住那些饭量大的客人?”
李雪梅话音刚落,王春波就提出了疑问:“姐,要是只给那些没吃饱的说可以免费加,那吃饱了的,或者饭量小的,会不会觉得不公平,感觉自己好像吃亏了似的?”
一时间,李雪梅和王春波都看向张卫国,等着他拿主意。
张桂花虽然没说话,但也同样竖起了耳朵。
张卫国笑了笑,食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春波这话说得有道理,做生意,尤其是开门迎客的,尽量要做到公平。”
“免费加粉这个口子一开,就容易出问题。有的人可能没吃饱,有的人可能就是想占点小便宜,到时候扯皮,反而麻烦。”
他顿了顿,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个简单,如果真有客人觉得不够吃,需要加粉的,跟他说清楚,加一份光粉底,不加浇头,多收五分钱。”
“五分钱不多,真饿了的,或者饭量大的,不会在乎这点钱。咱们米粉的分量,对一般人来说,绝对是够吃的,甚至偏多了。”
张卫国进一步解释道,“雪梅你看到的那些干体力活的,确实消耗大,但那种重体力工人,其实大部分更愿意去吃大米饭、炒菜,因为吃饭更顶饿。”
张卫国清楚,米粉店的目标客户群体,压根就不是那些只追求吃饱、对价格敏感的体力劳动者。
而是那些手里有点闲钱,愿意为更好的口味、更舒适的环境买单的工人、学生、小干部或者城里居民。
这些人,更看重的是味道和服务,而不是能不能免费多加那一两口粉。分量只要做到普遍满意就行,没必要为了极少数大胃王破坏规矩。
“咱们的消费人群,主要还是看中咱们这个味道,追求好吃、干净。分量足,不是咱们最大的卖点。”张卫国总结道。
李雪梅和王春波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张卫国分析得太对了,心里那点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明白了,还是你想得周到。”
张卫国摆摆手,示意这不算什么,接着问:“行,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人呢,还有没有发现别的问题?”
这次是王春波开了口:“咱们今天准备的那些牛肉、排骨,不是有点太少了?”
“店里早上和晚上的生意都很好,结果刚到六点钟,浇头全都卖光了。我估摸着,要是肉再多备点,咱们今天肯定不止卖一百九十八块六。”
张卫国听完王春波的话,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今天生意确实火爆,浇头早早卖光,看着钱哗哗进口袋,谁都高兴。”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告诫的意味:“但是,咱们得记住,头三天是试营业,不是还有个‘开业大酬宾,吃粉送鸡蛋’的活动嘛?”
这话一出,李雪梅和王春波都恍然大悟。
是啊,今天每个来店里吃粉的客人都额外得了个煮鸡蛋,这便宜占得实实在在,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本来可能犹豫的顾客。
张卫国继续说道:“这三天,人肯定比往常要多一些,图个新鲜,也图个小便宜。所以,这浇头到底要加多少,你们得看试营业结束后的人流。”
“看看没有送鸡蛋的情况下,客流量大概是多少,各种浇头的消耗速度怎么样,心里有个数。”
他强调道:“宁可稍微备少一点,卖完了就说估清,也别备多了剩下食材一旦不新鲜了,那砸的是咱们自己的招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春波提了个醒。生意要想做得长久,流水要想稳住,甚至往上涨,有几点咱们必须死死记住。”
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知道张卫国要说的是关键。
“第一,就是食材的新鲜,味道,这是咱们的根!”
“人家来咱们这儿,图的就是这一口。味道差了,或者食材不新鲜,坏了一锅汤,砸的是咱们自己的招牌,神仙也救不回来。所以,每天采购的肉、菜、米粉,都必须是当天最新鲜的,马虎不得!”
“第二,店里的卫生,桌子、地面、碗筷,甚至咱们自己身上的围裙,都要干干净净。你想想,谁愿意在苍蝇乱飞、油腻腻的地方吃饭?干净卫生,人家看着舒心,吃着也放心。”
“第三,就是客情关系,要稳住老顾客,还要拓展新顾客。今天来的那些熟面孔,比如商业街那几家店的老板,以后见了多打声招呼,热情点,这是老主顾,得维护好。大家都是生意人,互相捧场是应该的。”
“拓展新顾客呢?咱们印的那些传单就有用了。”他看向李雪梅。
“我这两天会抽空去附近的学校、大一点的工厂门口发一发。目标就是学校的老师、工厂的职工,还有那些小干部。”
张卫国分析道:“这些人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消费能力比普通工人强点,有时候懒得做饭,或者想换换口味,咱们这干净好吃又方便,价格也能接受,就是他们的首选!把这部分人吸引过来,咱们的生意就能更上一层楼。”
李雪梅、张桂花、王春波三人听着张卫国的话,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脸上带着若有所悟的神情。
他们虽然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做生意,感觉千头万绪,但听卫国这么一条条掰开揉碎了讲,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开店第一天,手忙脚乱是肯定的,但听卫国这么一分析,未来的路好像清晰了不少。
是啊,就像卫国之前一直强调的,做生意,以真心换真心。
只要咱们的粉真材实料,味道顶呱呱,服务态度好,环境卫生搞上去,还怕没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