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伦被荧幕上的画面深深吸引,以至于身体坐直前倾,专注的看着荧幕。
他旁边的一位影视评论家也是一样,摸着下巴思索,“费兰·高尔,这个导演的风格竟然如此成熟,展现的画面如同油画一般……”
嘉宾满座的欢迎宴会,穿着织就暗纹的华丽裙裳迤逦出现的贵女,以及她身后亦步亦趋的仆从。
从这位小姐出现的那一刻,仆人们严整的秩序,刻在骨子里的尊敬和规矩,就这样出现在阿美莉卡的上等人面前。
类似管家存在的年轻仆从三福,甚至连靠近自家主人的权限都没有。
如此的威严与令人不敢升起叛逆之心的震慑。
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群里时不时响起阵阵笑声。
而在故事进行到这位小姐的来历时,那种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和规矩重重的教育,则令人叹息不已。
又比如年轻小姐被专制的大家长逼迫着与不喜欢的年轻人接触,这种事情简直古今中外皆而有之,根本不需要怎么引导,观众们都明白这种压抑了。
最后逃离父亲的管辖和桎梏,带着情人流亡至异国他乡,来到一个与家乡的一切都完全不同的地方,甚至连语言都听不懂需要从头学起,这种艰难可想而知。
而之后伪装为大人物,最后不得不默认公主的传闻,并且干脆给出种种模棱两可的细节,顺势佐证了传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直到公主和她的仆人们远遁而去,人们仍旧意犹未尽。
虽然最后是个开放型的结尾,观众们还是希望有情人能够过上开心快乐的生活。
影厅的灯亮了,所有人都像是做了一场惊心动魄但美妙至极的好梦,个个都带着笑容和同伴讨论着公主的最终结局。
“公主有钱有人,必然是找了一块领地安稳生活了。”
“三福是个聪明又有魄力的年轻人,虽然身体残缺,但是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我倒觉得他可能不会一直陪在公主身边。他自尊心太强,不肯在公主面前示弱,他们俩争吵时我的心都要碎了。”
观影者众说纷纭,但是评论家和资深影迷关注的可不是这个,他们只知道,又一部佳片诞生了。
发行公司的詹姆对此非常有信心——本就是质量非常好的片子,要冒险有寻宝和海战,要爱情有大型选婿和私定终身,要谋略有精心炮制的骗局,要爽文有骗走三千万还没有被抓住的刺激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
虽然很多时候,故事的内容太多太杂会不太讨喜,但是这一部掌握的度非常好,能叫人看了不厌烦,甚至明知公主是骗子,还是无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她——就像她的某些聪慧的恋慕者那样。
果然,观众们都发表了各种溢美之词,金财财在剧中的几套珠宝和衣物都被找出类似的款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当然,影评不都是好的。在有些评论家看来,费兰·高尔的拍摄手法还是有不足之处,而且这样一部踩着本国人为华夏人贴面子的,被他们视为仇寇,报纸上的评论好坏参半,实在说不上公正。
金财财也不恼,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将电影宣传出去,不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的观念。
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看这部电影,电影的质量好坏与吸不吸引人才能验证。
这么做都是为了争,其他电影可不光会争观众,还会争口碑争奖项,无所不用其极。
撕奖、撕口碑、撕票房,可不止有一个地方有这事。
很多好来屋的公关公司,就是干这个事情的。
寒国,之前有个叫《寄S虫》的电影,制作费用1100万刀,公关费用就有1500万,最终在财阀cJ集团的李某人支持下,斩获4项大奖。
没有李某人全力支持的1500万美刀,这部片子虽然不错,但获奖的可能性决没有那么大。
cNN曾经估计,一个小金人评奖季,电影公司、剧组和投资人们向学院会员们(也就是奥奖评委)向其宣传影片的总花销可能高达5亿刀。
完全是花钱买奖。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万无一失,除了要有公关策略,还必须要符合评委们的口味和当下流行的环境和价值观,比如“ZZ正确”,私下里可以按倒膝盖顶脖子开木仓,明面上必确坚持无歧视。
再有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演员们的自由发挥,比如带着孩子冲奖、卖惨痛哭、故意丑化自己,好像只有为戏演丑八怪、精神病和变态才能足够文艺和有深度,才配获得奖项一样。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型的UFo呢?
不过谁让小金人的名头太大?就算是水,也是被奖项认证过了,硬生生镀了一层金光。
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电影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各大电影公司和公关公司比拼财力、各显其能的时候了。
只要找到一个靠谱公关,只需要掏钱和按照他们制定的日程表照做,游说环节完全不用操心。
9500多位学院会员组成的评委团,他们的票数决定了谁会得到大奖。
不过现在还不到那个阶段。
首映不久之后就是金棕榈奖了,费兰本来要将电影留到那时候首映,但是发行公司心里没底,坚持如期举行。
就算知道电影质量不错,但是投资人和主演毕竟都是华裔,在本地播映的话,他们心里是真没底,所以便按照正常时间首映了,先看看票房如何再说。
他们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首映反应热烈,公映后七日内上座率达到了87%,并且票房也上了亿。
要知道这部片子实际支出才2000万刀,剧中金财财的衣饰和古董珠宝都是自己出的,幻想时空仍旧是以技术入股,发行公司巴不得分担风险。
这个时候眼见着投资收回来了,剩下的都是大赚,而且投资人兼主演还有意搞个大奖回来,这如何不让发行公司高兴呢?
要知道他们出的是发行渠道,但是也可以将这部电影作为自己公司的出品,有大奖镀金当然是最好不过的。
奥奖不敢想,能有个金棕榈也行啊。
不过目前最重要是加大宣传力度,看看这部电影最后能够走上多高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