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的梆子敲过三更,石静娴蘸着朱砂在《验尸格目》边角勾勒芍药纹样。自与胤礽互换身子,她常在太子书房偷研妇科典籍——那摞《傅青主女科》底下还压着张泛黄药方,正是上月胤礽痛经时蜷在她龙纹靴边咬牙写下的求救信。
\"太子爷,太医院院使求见。\"太监的通禀惊得她摔了狼毫。抬眼见张院使捧着脉案跪在阶下,身后还跟着六位白发苍苍的太医,俱是捧着各色药匣面色凝重。
石静娴抚着腰间五爪行龙佩,忽觉掌心沁汗。莫不是胤礽那厮在后宫闯了祸?
\"启禀殿下,\"张院使声若洪钟,\"臣等奉万岁爷口谕,特来会诊太子妃娘娘的...呃...妇人症。\"
她险些被茶呛着。原是前日胤礽在慈宁宫疼晕过去时,竟攥着太后衣襟哭诉:\"孙媳这症候,比凌迟还苦!\"如今惊动整个太医院,倒是歪打正着。
一·千金方里藏机锋
七位老太医于南书房围坐,石静娴嗅着满室药香,忽想起现代实验室的福尔马林味。张院使正引经据典:\"《金匮要略》载温经汤最宜血虚寒凝,然太子妃脉象弦细如刀刮竹...\"
\"且慢。\"她屈指叩响紫檀案几,\"孤听闻汉朝乌头汤治痛症卓有成效?\"这话惊得众太医面面相觑——乌头乃大毒之物,岂敢用于凤体?
李院判颤巍巍道:\"殿下明鉴,乌头需与白蜜同煎八时辰去毒,且...\"话音未落,石静娴已抛出一卷泛黄医书,正是胤礽私藏的前明孤本《妇科奇方》。\"此方以制川乌配伍吴茱萸,可破少阴寒凝。\"她指尖划过书页间胤礽的批注:孤宁死不用此虎狼药!
二·茯苓糕上传密信
东偏殿内,胤礽裹着貂裘缩在暖炕上,腹痛如车轮碾过五脏。见大宫女端着黑漆药盏进来,他抓起青玉枕就要砸:\"又是当归四逆汤?喝得孤满嘴铁锈味!\"
忽见药盏底部粘着片茯苓糕,掰开竟是石静娴的朱砂小楷:【试新方,痛则咬我】。附页画着滑稽小人:顶着太子冠冕的女子正捏鼻灌药。
他气得发笑,却瞥见药方上添了味艾叶炭——恰是幼时乳母给他敷箭伤的土方。那女人竟连他左肩疤痕尺寸都记下了?
三·君臣佐使弈棋局
太医院正堂,七口药炉蒸腾如仙境。石静娴挽袖执银刀剖开阿胶,对刘太医道:\"您方才说益母草需酒炒?可若是用陈年女儿红...\"话音未落,廊下传来小太监惊呼:\"太子妃娘娘往药庐来了!\"
胤礽披着杏黄氅衣闯进来,苍白的脸衬得眼底怒火愈盛:\"殿下好雅兴,拿本宫身子试药?\"众太医伏地颤抖,却见他突然抓起石静娴的朱砂笔,在乌头汤方旁添上川芎三钱:\"此物能引药上行,孤...本宫肩伤那年用过。\"
石静娴望着他眼尾薄红,忽想起昨儿他疼极时咬破的唇角。原来这骄傲储君,早已将毕生弱点袒露给她。
四·红炉煨尽君臣泪
五更时分,张院使捧着新拟药方的手抖如筛糠:\"殿下真要加麻黄?此物发汗过甚...\"石静娴将温经汤残渣撒入炭盆,青烟升起时幽幽道:\"汗出而寒散,痛自止矣——就像喀尔喀部那年雪夜突袭,拼着冻伤双腿也要杀出血路。\"
满室寂静中,胤礽突然轻笑出声:\"院使大人莫慌,且看这炉中艾绒。\"众人随他手指望去,但见银丝炭上铺着薄姜片,艾烟携着姜汁渗入药罐——正是将麻黄峻烈之性化于无形。
七位老太医扑通跪地:\"娘娘圣明!\"石静娴望着胤礽隐在袖中的手,那上面还留着她昨夜针刺止疼的针眼。原来最懂以兵法入医道的,从来都是这对换了皮囊的冤家。
五·朝露未曦已天明
十日后,康熙翻看着太子妃脉案连连称奇:\"保成媳妇这病去得妙!\"只见朱批写道:乌头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佐以艾灸关元穴。
暖阁里,胤礽捏着新制的琥珀止疼丸冷笑:\"石静娴,你倒是把太医院熬成药渣了。\"却将药丸贴身收在荷包里——那里还藏着她写的《腹痛应急十二则》,落款画着只龇牙咧嘴的小白虎。
而石静娴正对着满案药典蹙眉,忽见《医宗金鉴》中飘出片枫叶,上头墨迹淋漓:\"孤允你试药,但再敢往茯苓糕夹纸条——\"翻过叶背,却是工笔绘制的穴位图,心俞穴旁缀着枚朱砂小痣。
窗外飘起今冬初雪,掩了太医院檐角铜铃。这场始于痛楚的医药博弈,终化作史册里一句\"康熙三十四年冬,太子妃石氏献妇科圣方,惠泽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