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三皇子要上手拉太子秦风。
侍从吴兴赶紧回答道:“他是重病,许多天一直没有下床了,我去喊他起床。”
三皇子秦启手一摆道:“不必喊他,这大动静不是死人还能听不见吗?”
“我看吴兴你还是去买些白布烧纸,准备这个废物的丧事吧!”
太子秦风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冷哼一声道:“哪个畜牲在大声喧哗?不知这是大乾王朝太子的寝宫吗?”
呦呵!
三皇子秦启差点没气笑场了。
呵,自己长这么大还头一次听这个秦风敢讲这样的硬话,他是皮痒想挨打了?
要不就是活的不耐烦要找死吗?
“秦风,你还知道这是太子寝宫?”
“你还知道自己是大乾王朝的太子呀?”
三皇子秦启冲着太子秦风的后背,冷笑阵阵。
“现在南边蛮夷大兵压境,父皇与众位大臣商议对策,你却在床上悠哉悠哉,你还配当大乾王朝的太子吗?”
三皇子秦启讲的也是实情。南蛮王彭粤率精兵二十万造反,其先头人马已杀到边关。边关守将派手下千里送来十万火急的求救信,大乾皇帝秦正急忙召集群臣进行商讨。
三皇子来告诉太子秦风那可不是为国为民,这是想趁他病要他命。
哼,不是有臣子拥护你秦风当太子吗?
那你就拿出大皇子的担当和能力来吧!
秦风你是能有退兵良策还是有上阵杀敌的本领呢?
哼,估计你上了朝堂还不给吓尿呀!
哈,再者太医都说你病入膏肓,我再一折腾,直接给你吓嘎了,那谁还能与我争太子之位呀!
三皇子没安好心,大太子秦风心里跟明镜似的。
可现在大皇太子可不是原先那个窝囊废了,他有大将军徐振这些大臣做后盾,不再做窝囊太子。
有了大将军徐振,自己领兵出战。
对他来讲,南蛮王就是来给自己送人头送军功的。这样自己在大乾王朝就可以一改原身废物皇子的模样,从新开创出丰功伟绩,名留青史!
三皇子秦启不知太子秦风心中所想,他过来就拉躺着的秦风。
“你还躺着呢,快给我起来去见父王!”
三皇子手刚要触摸到对方的后衣领子,突然秦风猛的转回身,抬脚正踹到三皇子的面门上
“哎呀!”
三皇子猝不及防,猛吃一脚,直接倒飞摔在门口。
就这一下,他的鼻子也塌了,眼也青了,脸也肿了,鼻子嘴里全往外冒血。
“哎哟妈呀,可疼死我了!”
话没讲完,人就昏死过去了
众随从一看这场景,全都吓傻了。
从来都是二皇子打大太子,今咋翻个了呢?
侍从吴兴吃惊之余,直抖落手。
“太子殿下,你这可是闯了大祸了!”
“三皇子这可都破了相了,皇后娘娘知道了那还不置你于死地呀!”
秦风起身下地,冷笑道:“哼哼,我现在就上金銮殿,倒要看那老娘们能把我怎样!”
……
没想到经此一事,大乾皇帝秦正反而对秦风有了新的看法,觉得他很有胆量,不再是以前懦弱胆小的样子,所以也未追究他打三皇子的事。
可让皇帝秦王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太子秦风就如脱缰的野马,想拢都拢不住。
秦风除了不喜欢习文看书,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后来还混上了杨玉这个红楼头牌,那更是没个正行。
可就在秦正对太子失望至极的时候,一场殿试又改变了他对太子秦风的看法。
秦正觉得太子秦风写诗文采斐然,与王明等大臣对峙大殿毫无惧色,可谓有胆有识。
可秦正哪里知道,此时的太子秦风不是原来的太子秦风。原来的秦风只留下躯壳,内在灵魂已经是穿越之人。
不管怎样,反正皇帝秦正蛮高兴。
可是,大臣王明等人遭此羞辱,他们怎可能善罢甘休。
殿试后没几天,王明就与三皇子秦启一起,来到皇帝秦正面前,奏了太子秦风一本。
“陛下,你不觉得太子此次殿试表现极为反常吗?”
“哦,反常是反常,可太子这样的反常,朕非常受用。”
秦正还沉浸喜悦之中。太子都快变成文曲星了,那当父皇的能不高兴嘛。
王明冲三皇子一使眼色,意思该你讲几句了。
三皇子秦启心领神会,他上前一步道:“父皇,太子殿试拔的头筹,确实是可喜可贺。”
“但是,父皇你想过没有。平日里太子提笼架鸟,招花惹草,谁曾见过他有一会看书习字?”
“怎么到了殿试,就如同换了一个人,笔走龙蛇,诗文惊天泣鬼。”
“难道是文曲星附体不成?”
王明跟上一句:“恐怕是邪神附体,那才麻烦大了。”
“这个……”
大乾皇帝秦正平时就耳根子软,王明和三太子一阵忽悠,秦正也泛起思绪。
是呀,太子秦风变化太大,而学识才干这种变化非常人短期能够改变。
这孩子是不是中邪了?
王明和三皇子是跟太子秦风有过节,彼此不和。但是王明和三皇子秦启所言也非信口开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想到此,皇帝秦正犹豫道:“那依你二人所见,该怎么样对待太子呢?”
三皇子秦见父皇话头见松,他心中暗喜:问我该对太子怎么办?依着我就直接废掉秦风太子之位,不杀他就算便宜他。
秦启心里这样想,但说话还是稳着讲:“父皇,依我看还是把太子外派戍边,一是可以看出太子在实战中的能力,二来也可以使父皇远离这个异样的秦风,避免秦风真的邪神附体移祸父皇。”
“将秦风外派戍边?这个不太好吧!”
皇帝秦摇摇头。
“毕竟秦风未犯大错,刚在殿试夺魁,还没顾上有嘉奖,就外派戍边,恐怕难服他的心。”
王明一看皇帝还舍不得太子远走,他眼珠转转。
嗯,有主意了。
“陛下,既然觉得太子殿下戍边不是时候,那臣有一个想法,可得两全其美。”
皇帝秦正问道:“王爱卿有何想法,尽管说来听听。”
王明道:“臣的意思,是让太子移居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