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整,阳光正好洒在崭新的厂区广场上。袁副市长带着几位市里的领导已经到场,现场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随着女主持人林娜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这场筹备多时的揭牌仪式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
广场中央搭起了一个约半米高的台子,台面铺着崭新的红地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喜庆。徐大志和袁副市长分别站在台子两侧,两人中间立着那块被红绸布遮盖的牌匾。
随着林大主持人一声\"揭牌仪式现在开始\",现场十几台相机同时亮起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两位主角面带微笑,同时伸手抓住红绸布的一角,轻轻往下一拉——红布随风飘落,露出了金光闪闪的牌匾。
\"兴州市小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五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顿时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台下站着的不仅有市里各部门的干部,还有特意从车间抽调来的几十名工人代表。这些穿着统一工装的员工们鼓掌格外卖力,手掌都拍红了也不停下,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边掌声还没停,那边早已准备好的舞狮队就敲锣打鼓地热闹起来。两只金红色的狮子摇头摆尾,在场地中央腾挪跳跃,时而眨巴着大眼睛卖萌,时而高高跃起争抢悬挂在半空中的彩球,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等舞狮表演结束,袁副市长整了整西装领带,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到话筒前。
他先是环视了一圈台下的观众,然后开始了简短的致辞:\"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袁副市长说话不紧不慢,字正腔圆。他先是表扬了世界通集团开拓新领域的战略眼光,又肯定了小麦电子科技接手原乐天电子厂的积极意义。
说到动情处,他还特意提高了声调:\"市里一定会全力支持小麦电子科技的发展,希望你们能够继往开来,为振兴咱们兴州市的电子产业再立新功!\"
虽然都是些场面话,但袁副市长的演讲恰到好处,既表达了支持又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十分钟后,在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袁副市长微笑着走下台。
紧接着,西装笔挺的徐大志精神抖擞地走向话筒,准备发表他的演讲。
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台子,虽然不算很高,但比台下站着的人群足足高出一二个头的高度。站在这个台子上,徐大志可以轻松地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手里握着话筒,却不急着开口,而是慢悠悠地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台下的人群。这种刻意的停顿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直到他觉得给足了压力,这才不慌不忙地开始讲话。
台下站着不少记者,徐大志心里有数,自然不会说出什么出格的话。他和之前发言的袁副市长一样,说的都是些四平八稳的场面话:感谢市里乡里的支持啊,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啊,要继续努力为地方做贡献啊,带领工厂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啊......这些套话他说得滚瓜烂熟,张口就来。
正当徐大志说到一半的时候,秦翔急匆匆地走到台前,仰着脸朝他使眼色。秦翔满脸焦急,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徐大志见状,不但没有着急,反而露出一个从容的笑容。他对着话筒打趣道:\"看来我们的秦厂长是等不及了,这是要上来抢我的话筒啊。\"
他故意顿了顿,引得台下发出一阵轻笑,\"大家稍等片刻,让我先安抚一下我们这位急性子的秦厂长,可不能让他抢了我的风头。\"
\"哈哈哈......\"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徐大志趁机关掉话筒,快步走到秦翔跟前,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起来。
\"出什么事了?\"他压低声音问道。
秦翔擦了擦额头的汗,凑近徐大志耳边:\"就是前两天被开除的那几个工人,刚收到消息,他们正往厂里赶,说是要闹事。他们放话说,要是不让他们回来上班,就要在记者和领导面前把事情闹大......\"
\"徐总,这可怎么办啊?记者和市领导都在呢......\"
徐大志倒跟没事人似的,还冲着台下观众笑呵呵地挥手,转头小声对秦翔说:\"慌什么?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
车间主任林樟生站在人群里,表情特别古怪。这事儿虽然不是他指使的,可他提前就知道消息。这会儿他正盯着徐大志看热闹呢——倒要看看这位新老板怎么收场。
要知道今天可是重要的揭牌仪式,市里领导、电视台记者都在场。这要是闹大了,不管最后怎么解决,徐大志这个面子可就丢大了。
\"徐总,您快拿个主意啊!\"秦翔急得直跺脚。
徐大志不慌不忙地凑到他耳边:\"你去找丁霞和林樟生,让他们去门卫室给老张饭馆打电话,找一个叫李三皮的。\"
\"李三皮?\"秦翔一脸懵。
\"对,就告诉他闹事工人的长相和来的路线,别的不用多说。\"徐大志眯着眼睛笑,\"再跟林樟生说,这几个工人要是愿意重新接受培训、遵守厂规,可以安排到酒业集团其他车间,工资保证不比在电子厂低。\"
秦翔听得目瞪口呆:\"这、这......\"
\"记住啊,老张饭馆,李三皮。\"徐大志拍拍他的肩膀,转身又笑容满面地回到台上继续讲话,好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
其实徐大志早就猜到会有人来闹事。这些下岗工人吧,说可怜是真可怜,但要说他们完全无辜也不对。
集体工厂整天喊着\"工人当家做主\",实际上还不是厂长说了算?可有时候连厂长都做不了主,是那些老旧的制度把企业给拖垮了。这些工人呢,干活时吊儿郎当,上班打牌喝茶是常事,厂子倒闭了又跑来闹......
不过徐大志心里有数,对付这些人,光是硬来也不行的,教训他们一顿之后,得给他们留条活路。
厂子里红火的时候,工人们可都跟着沾光呢。食堂顿顿有肉,逢年过节发米发油,有的孩子上学还能报销学费。车间里的大姐们一边唠嗑一边织毛衣,行政楼的小年轻们整天凑在一起打扑克。那时候人人都说,这铁饭碗端的可真舒坦。
可谁也没想到啊,这好日子说没就没了。等厂子要倒闭的时候,这些平时懒散惯了的工人们可都急眼了。他们先是把厂长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把办公桌拍得震天响。后来见不管用,就成群结队去政府门口静坐,举着\"我们要吃饭\"的牌子。最厉害的,是有的直接躺在马路中间,把主干道堵了整整一上午。
说来也怪,当初在岗的时候,谁不是能偷懒就偷懒?机器坏了没人修,原料浪费没人管。厂子真要没了,倒是一个比一个闹得凶。就像老话说的,雪下得大的时候,每片雪花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等到雪崩了,哪片雪花又能逃得掉呢?
这些工人啊,当初享受福利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要承担责任了,反倒觉得全是别人的错了。可这世上哪有光拿好处不担风险的好事呢?就像咱们过日子,家里的烂摊子,哪个成员没份?国家的兴衰,哪个百姓能完全撇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