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分派完毕,又对身旁的几位治头大祭酒(高级祭酒,地位尊崇)吩咐道:“有劳诸位大祭酒,即刻通传各处祭酒,晓谕所有鬼卒及教众,长安朝廷无道,欲毁我教基业!师君有令,全民皆兵,共保汉中!凡有功者,三官(天、地、水三官神)赐福,师君重赏!”
“谨遵将军令!”治头大祭酒们领命而去。
他们将通过五斗米道强大的宗教网络,将抵抗的意志迅速传递到汉中的每一个角落。
很快,南郑城及其周边地区彻底动员起来。
一队队士兵在军官和祭酒的带领下,开出军营,沿着通往阳平关的官道疾行。
民夫们则开始将粮草、军械装车。
整个汉中,这个乱世中看似宁静的“世外桃源”,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展现出了其战争机器的另一面。
张卫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稍定。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考验,在那座巍峨的阳平关下。
然而,就在当夜,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杨松的府邸。
将一卷写有汉中兵力部署、粮草囤积点和几位主将性格特点的密信,交给了潜伏在南郑城中的校事府密探。
这些情报,将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已逼近汉中的徐晃军中。
……
与此同时,沔水之畔,虎啸军团的先锋骑兵扬起漫天尘土。
徐晃驻马高坡,望着远处巍然耸立的阳平关,眉头紧锁。
这关城果然名不虚传,恰好卡在两山之间的狭道上。
城墙高厚,地势险峻至极。
更令人棘手的是,据刚刚收到的校事府密报。
张鲁军不仅在正面关墙布下重兵,更在两侧山岭上修筑了延绵十余里的城墙。
形成了立体完备的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将军,杨松传来的消息不假。”副将白饶指着关隘两侧山脊上隐约可见的壁垒痕迹,“强攻的话,只怕伤亡巨大,且难以速克。”
徐晃面容冷峻,沉声道:“无妨。陛下大军不日即至,我军暂不急于叩关。传令下去,依仗地势扎营,多设鹿角壕沟,严防敌军偷袭。另派斥候,仔细探查两侧山道,寻找有无小路或防御薄弱之处。”
他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山雨欲来风满楼。
阳平关就像一头匍匐的巨兽,挡住了大军去路。
一场恶战,已在所难免。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最佳时机。
“速将此处情状,详报陛下。”徐晃吩咐道。
他知道,决定汉中命运的时刻,很快就要到了。
就在徐晃大军兵临阳平关下的同时,另一侧褒斜道,张合与高览率领的两万汉军,正沿着古老栈道缓缓向南推进。
就在这艰难行军中,汉军改进的“鸡公车”发挥了巨大作用。
刘昆昔日在太行山中大量使用这种独轮车,解决了粮食运输。
经过长安科学院改进,加装了刘晔督造的轴承后,灵活性和载重能力大增。
士兵们两人一组,一拉一推,便能将粮草辎重运上山岭,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褒斜道作为连接关中与汉中的要冲,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全程绵延五百余里。
这条穿行于秦岭险峻山峦之间的古道,最险要处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设的栈道。
下方是奔腾的褒水,上方是云雾缭绕的峭壁,最窄处仅容两马并行。
张合立马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脚下蜿蜒前行的队伍。
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将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俊义,看来杨柏这小子学乖了。”高览策马来到张合身边,指着远处山岭间惊起的飞鸟。
“前几日吃了亏,现在只敢远远盯着我们了。”
张合微微点头。
他用兵向来谨慎,大军行进始终保持在斥候侦察范围内。
正是这份谨慎,让杨柏数次埋伏都无功而返。
“传令下去,加强两翼警戒。”张合声音沉稳,“杨柏新败,必不甘心。褒斜道地势险要,正是设伏良地,不可不防。”
事实上,张合的担忧很快得到验证。
三天后,当汉军主力行进至一段被称为“老虎嘴”的险要栈道时,前方突然响起警号。
“报!”斥候飞马来报,“前方五里处发现敌军伏兵,约有三千人,据守栈道出口!”
张合与高览对视一眼,立即拍马向前。
登上高处观望,只见栈道出口处的山坡上,杨柏的军旗隐约可见。
敌军占据有利地形,正好卡住了汉军南下的咽喉。
“好个杨柏,倒是选了个好地方。”高览皱眉,“这栈道狭窄,我军难以展开,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张合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既然想在此决战,我便成全他。”
他立即调整部署,将计就计。
命高览率领万余人马大张旗鼓向前推进,吸引杨柏主力注意。
同时,他亲自挑选一千精锐,由当地向导带领,绕道一条采药人走的小路,直插敌军侧后。
这条小路极为隐蔽,但异常险峻。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张合率领的精锐终于抵达预定位置。
次日黎明,当前方响起震天的喊杀声。
高览部队开始佯攻时,张合立即下令发动突袭。
战斗结束得很快。
当张合的精锐从山顶冲下时,杨柏军顿时大乱。
他们万万没想到,汉军竟能从被认为“猿猴难渡”的绝壁发起攻击。
张合一马当先,长枪如龙,直取杨柏中军。
杨柏仓促应战,不到十合便感不支,拨马便逃。
主将一逃,汉中军顿时土崩瓦解。
是役,杨柏三千兵马损失过半,而张合损失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此战打通了褒斜道的关键一段,为后续大军行进扫清了障碍。
战后,张合站在刚刚夺取的关隘上,远眺汉中方向。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褒斜道的尽头,等待他们的将是汉中守军的主力。
“传信给陛下,”他对身旁的书记官道,“我军已突破褒斜道中段,不日即可抵达褒谷口,威胁南郑侧翼。”
信使带着捷报飞马北去,而张合大军继续向南,朝着汉中腹地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