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关头,反而让赵云的心神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明之境。
过往十余年来师门学艺时的点点滴滴,师父童渊的谆谆教诲,自创“七探盘蛇枪”时的呕心沥血。
乃至追随唐王刘昆后沙场征战的腥风血雨、天下大势、民生疾苦……
无数画面、感悟、武学精义,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飞速流转、碰撞、融合。
绝境,往往是突破的最佳催化剂。
武道修行,有时差的不是苦功,而是那灵光乍现的顿悟。
忽然间,赵云福至心灵,脑海中仿佛有一道惊雷炸响,照亮了前路!
体内原本已臻至四重巅峰的真气,仿佛冲破了某种无形壁垒。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活力在经脉中奔腾咆哮,流转不息!
一股更加强大、更加精纯、更加浩瀚的力量,从他丹田向四肢百骸汹涌而出!
“嗡——!”
龙胆枪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蜕变,发出一阵悠长的嗡鸣,枪身流转的寒光更加璀璨夺目。
赵云猛然抬头,眼中神光暴涨。
他长啸一声,直冲云霄,竟然将战场上的所有喧嚣都压了下去!
伴随着这声长啸,他原本已臻化境的枪法陡然再变!
不再是百鸟朝凤的绚烂繁复,也不是七探盘蛇的奇诡刁钻。
而是褪尽铅华,返璞归真!
每一枪刺出,都看似简单、直接、朴实无华。
却仿佛暗合自然,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与威力。
枪势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穿梭无常,无迹可寻。
犹如蛰伏之蛇,不动则已,一动则石破天惊,一击必杀!
枪意圆融流转,刚柔并济,生生不息!
这正是他于生死关头,将毕生所学融会贯通,超越自我极限所创的最后一招。
也是“七探盘蛇枪”的终极形态:“七探盘蛇·化龙!”
面对老者如同泰山压顶般劈来的至强一戟,赵云脸上无悲无喜,不闪不避。
龙胆枪如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后发先至。
穿透了重重虚幻的戟影,精准无比地点在了老者大戟发力最薄弱的那一处戟杆之上!
“噗!”一声轻微的异响传来。
没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没有四散迸溅的火星。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老者志在必得的狂暴一戟,戛然而止。
他脸上那狰狞的杀意瞬间僵住,转而化为极致的惊骇。
手中大戟传来一阵剧烈至极的震颤,一股磅礴浩大奇异劲力顺着戟杆、手臂经脉,以摧枯拉朽之势,悍然冲入他的体内!
“呃啊!”老者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如遭重击。
庞大的身形不受控制地踉跄后退,每一步都在坚硬的地面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他试图运功抵抗,但那股侵入体内的劲力却如同附骨之疽,瞬间冲垮了他的防御,直捣心肺要害!
“噗——!”
一大口鲜血从老者口中狂喷而出,在空中形成一团凄艳的血雾。
他脸色瞬间变得灰败,气息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迅速萎靡下去。
“你……你……竟然……临阵突破……”老者抬头看着持枪而立的赵云,眼中充满了惊骇、茫然。
最终却化作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有解脱,有欣慰,甚至还有一丝……赞赏?
赵云感受着体内远比之前雄浑精纯的真气,已然明白自己在这生死关头,成功突破瓶颈,踏入了炼髓境六重的全新境界!
但他心中并无多少突破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巨大的疑惑。
他快步上前,欲要扶住摇摇欲坠的老者:“前辈!你究竟是何人?与家师童渊有何渊源?吾……吾并非有意……”
老者艰难地抬起手,阻止了赵云的搀扶。
他惨然一笑,看着赵云刚毅的面庞。
眼中的杀意已然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长辈看待出色后辈的温和,以及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
“好……好一个赵子龙……不愧是……吾玉清门……当代最杰出的弟子……”
老者的声音微弱,断断续续,却清晰地传入赵云耳中,“老夫……李彦……”
“李彦?!”赵云如遭五雷轰顶。
他浑身剧震,失声惊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您……您就是二十年前失踪的‘戟魔’李彦师伯?我师父童渊的同门大师兄?!”
李彦艰难地点了点头,每一下动作都似乎耗尽他最后的力气。
他又咳出几口暗红的血块,气息愈发微弱:“当年……与师弟……争掌教之位失败……心灰意冷……立誓……不再用本门武功……漂泊江湖……受司马家……大恩……立下血誓……庇护司马氏三代……”
“这些年……助纣为虐……做了……不少违心之事……良知……备受煎熬……今日……败于你手……亦是天意……是解脱……”
他的眼神开始涣散,生命的气息正在快速流逝。
赵云闻言,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悔恨、震惊、悲痛、惋惜……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窒息。
他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手重创了师门长辈,师父苦苦寻找多年的大师兄!
他“扑通”一声单膝跪倒在李彦面前,声音哽咽:“师伯!小侄不知是您!小侄罪该万死!……小侄日后如何向师父交代,如何向唐王交代啊!”
李彦涣散的目光中忽然迸发出一丝光彩,他死死抓住赵云的手,用尽最后力气问道:“子龙……你方才说……唐王……”
赵云立刻明白过来,强忍悲痛,肃然道:“师伯!唐王刘昆武功扫平八荒,仁德布于四海,正是我玉清门当代掌教!他乃汉室宗亲,正是中兴汉室、解救黎民的不二人选!师伯,您若能……”
听到“掌教”二字,李彦浑浊的眼中猛地迸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喃喃低语,声音细若游丝,却带着无尽欣慰:“掌教……竟是当朝唐王……好……好啊……汉室当兴……玉清门当兴……老夫……死而无憾……无憾矣……”
话音未落,他抓住赵云的手无力地滑落。
头颅缓缓垂下,嘴角却带着一丝解脱般的安详微笑,气息彻底断绝。
“师伯——!”
赵云跪倒在地,心中悲痛难言,热泪盈眶。
对着李彦的尸身,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待他收拾起满腔悲愤,抹去眼角湿意。
再起身寻找司马懿时,却发现此人趁着他与李彦生死对决之时溜走了。
后来赵云才知道,司马懿在突围而来的魏延的接应下,带着部分司马族人和残兵仓皇逃往了零陵郡。
临湘之战,至此惨烈落幕。
汉军虽攻克坚城,斩杀霍峻,重创司马懿主力,但终究让这条最危险的“冢虎”再次脱逃。
荆南大局虽定,但零陵、桂阳、武陵三郡尚未完全平定。
尤其是逃往零陵的司马懿,依然是大汉南疆的心腹之患。
荀攸、诸葛亮等人入主临湘,安抚百姓,清点府库,整顿防务。
并飞马向已抵达柴桑前线的唐王刘昆报捷,同时筹划下一步彻底肃清司马懿残余势力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