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周四。
知道早上第一二节都是英语课的七班同学在早读期间明显兴奋异常。陈默还没走到七班的教室,班级内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就已经传至耳边,走进教室一看,每个人的脸上都刻满了激动。
“陈默,你说今天英语老师会播放什么电影呀?”
陈默屁股还没坐下,林晓就迫不及待转身问道,说话间还递上一本崭新的《知音漫客》。
“不太清楚,但应该是经典影片吧。”陈默收起《知音漫客》说道。林晓闻言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显得很期待。她倒是很希望英语老师能播放一些爱情片,但就像班上一些男生也希望看动作电影一般,可能性不大。
果然,第一节课众人前往新媒体教室时,播放的正是经典电影《阿甘正传》。随着电影慢慢展开,七班的状态渐渐从激动变成专注,陈默也是极为认真的观看着。前世他就有听闻这部电影,只不过大多是从一些营销号的剪辑中看到的,并不完整,如今有机会,他自然想认真体会。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傻人有傻福。)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at does that even mean? does that mean I can’t just be myself?”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
伴随一句句经典台词的不断涌现,通过阿甘的视角,陈默逐渐明悟了一些道理,但同时也留有一些困惑。
我们看似比阿甘聪明,但我们其实不仅敷衍,浮躁并且容易放弃。而阿甘坚定,勇敢且认真,他或许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虽然我们看似比阿甘健全,但活的未必有阿甘健全。
成功有时候很简单,心无旁骛,像阿甘一样的单纯和简单,或许有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才会失去了这种专注和坚持吧?
电影结束后,七班的讨论声不止,有的在讨论剧情发展,有的在讨论下节课要准备哪段电影场景进行组队表演,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去注意电影里面的细节和道理。
“怎么说?你们有想法了吗?”第二节课下课的大课间,王远问道。
“没,好看是挺好看的,就是没记住台词。”林勋摊摊手,一脸摆烂,“我反正听陈哥的。”
陈默眼睛一转,顿时有了主意,“那我吃点亏,你演主角吧。”
“你看看,这就是陈哥!嘿嘿,陈哥你还是爱我滴!”林勋一脸感动,直接抱住陈默,引来周围人的一阵嫌弃。
“陈哥,那我们演绎哪个片段啊?”
“就阿甘和长官对话那一段,嘿嘿~”陈默下套道。
“噢~”林勋明显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那中午放学去你家用电脑看看台词吧。”
...
“挖草!完了完了!我作文没写!”王远突然抱着脑袋大叫,他确实是忘了,只是恰好听着陈默和林勋两人讲话,脑海里莫名的闪过昨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才想起来自己没写作文。
“那你还不抓紧时间写,我最后再收你的。”陈默转身没好气的说道。
王远一声大叫吸引了七班绝大部分视线,其中有幸灾乐祸,有诧异,更有惊恐。教室的角落中隐隐响起几声国骂,也和王远一样慌忙的掏出作文本,只是一时之间脑子空白,不知如何下手。
林勋刚想张嘴幸灾乐祸,脑袋就被陈默强行转回去,玩归玩,闹归闹,别拿没写作业开玩笑。虽然都是好朋友,平时也都是习惯了互损,但是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点分寸。
虽说作文不像数学那样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但是要完整的写好一篇八百字作文也不容易,毕竟编作文也是有技术含量的。陈默看得出来此时王远的状态有些急躁,但越急躁越编不出来合理的情节,大课间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一晃而过,上课铃响起的瞬间,王远叹了口气。他的纸上只有四个字《我的朋友》,其下一片空白。
......
铃铃铃——
第三节课下课铃声响起,班上的人陆陆续续把写完的作文交到陈默手中,陈默正照着本子数名字时,王远略显局促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陈哥,我......”
“没事,放学吃完饭后,中午一起去我家吧,去我家慢慢写,第四节课认真听课,语文老师那边不用担心。”
陈默一边收拾一边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哪怕第三节课王远偷偷摸摸的写,作文本上也不过几行字,还不如第四节课好好听课,再趁着午休时间理好思路,把作文一气呵成的写出来。
吃完午饭,王远跟着陈默回家写作文,同行的还有林勋和张力,两人也想着去陈默家看看电影片段,再想想怎么练习可以通过下节英语课的作业。
早上的电影结束后,李宁芳就把下节课两两一组,采用电影里的场景进行全英文交流布置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作业。这也导致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特别吃香,没有电脑的要么寻找有电脑的同学,要么就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去办公室用李宁芳的电脑重新看一遍。
“哇草!不是吧,我们说这个不好吧...哇!”
“哇,陈哥不愧是你啊,这你也敢的!”
“哇...”
陈默带着三人来到房间打开电脑,当三人看到阿甘和教官的对话时,顿时哇声一片,林勋脸上更是隐隐有后悔的神色。
“后悔啦?”陈默看林勋欲言又止,笑着说道:“跟你开个玩笑,你选吧,选个合适点就行。”他本来就是单纯想下个套给林勋,只是没想到早上林勋并没有因此反应过来。
林勋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从心的来到书桌前和王远以及张力又重新看了一遍。对于《阿甘正传》的内容其实三人都有点模糊,不过幸好作业要求的场景对话时长并没有很久,三人很快就找到对应的场景。
至于陈默,则是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发呆,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阿甘正传》的片段,或许,专注与执着才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经过王远的努力,他终于在下午上课前交上了作文本,实在是早上憋不出什么像样的内容来,中午到陈默家慢慢安静下来之后才开始有灵感去完成作文。
虽然沈谦海的要求是说早上放学前交齐,但有前车之鉴,沈谦海不改作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陈默觉得他布置这篇作文大概率只是为了讲解,不是为了批改,所以只要能交齐,应该就问题不大。
果然,陈默赶着第一节上课前去办公室交作业,沈谦海问他为什么下午才收齐。陈默没有找借口,直接把早上有些人没写完的情况说明。沈谦海听完脸色不变,点点头直接挥手让陈默先回教室上课。
下午的课程没有多大的变化,第一节的政治课依旧是和以往一样平平淡淡,政治老师是一个长相儒雅的老师,基本上每天都穿着衬衫和皮鞋,他也是七班公认的“好老师”。
只要你不在课堂上胡闹,基本上他不会去管你。这也造成政治课上少部分人认真听课做笔记,大部分人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毕竟政治课的内容是只要背下重点内容就足以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笔记这种东西,只要有一个人记就够了,一个人记等于全班记。是以陈默有时候都会稍稍出神,眼神放空,注意力飘飞。至于他的同桌林勋和后桌王远,一个偷偷用手机看小说,一个则是偷偷看漫画,在上课期间偷偷娱乐远比回到家里光明正大的玩更爽更刺激。
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不出陈默所料,下午他上课前交上去的作文本又被沈谦海完完整整的捧着回到教室。
“来,前排的上来把作文本发下去,同桌之间交换着看也可以给周围的人看,这次作文我差不多都看了(就看了陈默的),写的还可以,这次之所以没有批改,主要就是想让你们看看其他人写的作文是什么样子的...”
沈谦海嘴里叭叭一顿解释,主要意思就是并非我不想改作文,而是为了你们好。我改出来的只是一个表面分数,而你们自己去看别人写的作文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虽然听着是有些啰嗦,但对于七班同学也是有好处的,第二节语文课并没有枯燥的讲课,而是采用了作文互评这么一个相对新颖的方式进行。
第一,卷面是否整洁,比如字迹是端正还是难看;
第二,查看是否有错别字或者病句并用红笔予以圈出;
第三,自己感觉文章有没有离题;
第四,......
几条规则下来,陈默的试卷最先受到欢迎,毕竟是公认的作文满分选手,班上许多人都想看看陈默写的是什么内容。
作为同桌,林勋自然是第一个拿到陈默试卷的人,看着手中的作文,林勋也不禁感慨陈哥的发挥依旧稳定。虽然每个人对友情诠释都是不一样的,但林勋看陈默的作文也猜得出来他里面写的人物和自己写的一样,都是“八朵花”里的,可陈默字里行间的感情流露却是让他觉得自己的作文像小学生一般是凑数字的。
《那年盛夏》是陈默的作文题目。其中有一句话,令林勋印象深刻。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希望我们来日方长,因为你们胜过千万个泛泛之交。”
手中拿着红笔,林勋不知该如何下笔,卷面干净整洁,没有错别字,没有离题,句子优美…好像也没有啥好改的。
想了想,林勋直接收起红笔,反正也没说改完要收,还是再等等吧。接着又把陈默的作文本递给了前面的两人,刚才作文本分发下来的时候她们已经预定好了。
陈默这边三下五除二就改完林勋的作文,刚想把作文本还给林勋,后桌的张力和王远突然把手中的作文本一起递了过来。
“陈哥,帮帮忙,你作文写的好,帮我看看。”
“对对对,陈哥,作文这方面舍你其谁啊!”
陈默没有拒绝,刚好改完没事做,能看看两人的作文也行。收起两本作文本,打开上面的第一本,正是张力的《好友》。看完作文的陈默抿了抿嘴,张力描写的内容正是之前去野餐以及后面被人索要保护费时的情节,虽然内容有经过美化,但作文里的一句话依然让他动容。
“你的名字是我妈信任我出去玩的理由。”
作文里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和名字,但哪怕如此,陈默依然觉得这句话有些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