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豫西北的田野上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汽。
村北的官道上,一队清军骑兵如旋风般疾驰而来。他们身披绵甲,手持长矛,战马的铁蹄踏得地面咚咚作响。这是左宗棠麾下悍将唐仁廉的先锋队,约有三百人。为了堵住杞县太平军的西逃之路,唐仁廉派出了自己麾下最能打的把总。并为他们配备了这一时期少见的骑枪。
他们的目标是封住杞县太平军西逃的道路,意图为后续主力部队,在豫西平原上,一举击溃太平军余部扫清障碍。
然而,得到斥候报警的杨辅清部太平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和黄矮子,夜鸢黎加三人商议,要在这十字路口,给清军来个伏击。
太平军利用时间差率先抢占了,十字路口北侧的村头高地。又让黄矮子当道设下街垒,再由夜鸢黎加绕后,准备超击清军后队。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清军的到来。
高地之上,太平军士兵们紧张地握紧手中的武器,目光警惕地盯着官道尽头。杨辅清站在高地边缘,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清军的动向。虽然萧有和给他们的任务是为主力开路,遇到小股部队消灭,遇到大股清军隐蔽绕行。但此战他们不得不打,因为十字路口一旦被清军占据,萧有和的主力便会陷入包围。
这位谨慎机智的王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冷静。
既然决定了要打,他就要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达成目的。他在心里默默想盘算:在这块小高地部署100杆燧发火枪,嗯,哪怕是100杆抬枪,来袭的敌人要付出多少才能攻下自己的阵地。但是现在自己并没有配备火器,太平军缺少火器。
他盘算着,来袭的清军是骑兵,他们不会下马攻击这个高地,即使他们要硬攻,自己布置了弓箭和滚木,敌人的骑兵是攻不上来的。可是敌人一定会防着自己高地突击,这让自己突袭的效果下降,如何让敌人放下戒心呢?他想:“既然敌人会判断高地有埋伏,那么自己就竖起旗帜,告诉他们这里有埋伏,这是萧有和说的“反其道”吧。”也许这样会有奇效。
这样想着,仿佛战斗的结果已经了然于胸。
他又看向了黄矮子的阵地。
在这片小高地的下方,是十字路口,那里是黄矮子用大车和杂物搭建的街垒。仓促之间,街垒只是个雏形,并不能起到多大的阻碍作用,在杨辅清看来仅够给新兵壮胆,好在黄矮子所部都是精锐老兵。
黄矮子。这是萧有和的爱将,他勇猛机智,杨辅清觉得他守街垒足以胜任,只是希望他能多坚持一些时间。
“兄弟们,清妖来袭,今日便是决一死战之时!”黄矮子的声音在阵前响起,他手持板斧,站在街垒中央,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太平军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杨辅清有些羡慕萧有和,这位年轻的王爷,是一位果断、果敢、智慧、冷静、有领导力和适应能力强的人,他的人格魅力,也吸引了很多奇人义士加入麾下,为其效力。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他接收了前东王府的情报组织夜鸢,并进行了重组,使其太平军余部的突围战斗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夜鸢黎加,就是这个组织的一员。不过杨辅清觉得黎加很神秘,黎加,这名字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使得辅王心里觉得要防着他。这次他主动提出,要带队绕后袭击来犯清军,基于对萧有和的信任,加上手头没有其他将领,也是想看看黎加的表现,杨辅清同意了他的请求。
等待是枯燥的,杨辅清挥手,将一只停在脸上吸血的蚊子捏死,脸上痒痒地,起了个小包。这让他有些担心清军为啥还没有到。
清军为啥没有到?其实他们到了,但没有进入杨辅清他们的伏击圈。他们的把总止住了奔腾前涌的骑兵。
一个身形瘦削的哨长,打马来到自己的把总跟前,“将军,这十字路口的地形对咱们骑兵不利啊。”甲哨长资历虽浅,但素来谨慎,他压低声音,眼神中透着忧虑,“街垒虽简陋,但太平军若在高地上布下火枪,咱们硬冲,伤亡怕是不小。”
乙哨长则不以为然,他资历老,性子激进,立马反驳:“怕什么?咱们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和冲击力,要是畏首畏尾,还叫什么骑兵?何况咱们骑兵都配备了骑枪,直接冲垮街垒,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把总紧锁眉头,目光如炬,盯着那十字路口。他深知甲哨长所言不虚,骑兵在这狭窄的街巷中难以展开,火枪的威力足以让冲锋的骑兵付出惨痛代价。但乙哨长的话也让他心动,骑兵的锐气若不能发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优势?
“甲哨长,你说若绕后侧击,能有多大胜算?”把总沉声问道,试图在两种战术间找到平衡。
甲哨长略一思索,答道:“绕后的话,咱们能避开街垒和高地的正面火力,但太平军若早有准备,后队必然有防范。咱们虽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可若不能迅速击溃,反而陷入缠斗,伤亡率也不低。”
乙哨长冷哼一声,不屑道:“依我看,硬闯的伤亡率也不过三成,绕后侧击虽能避开正面火力,但太平军反应过来,咱们就陷入被动,伤亡率怕是更高。”
把总沉默不语,心中飞速权衡。他深知,此战关系到能否封住太平军西逃之路,若不能一举击溃,后续主力部队的推进将受阻。他抬头望向远处的高地,太平军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挑衅他们的勇气。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硬闯!”把总终于下定决心,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要小心,一旦发现太平军火力过猛,立刻变阵侧击!”
甲哨长和乙哨长对视一眼,虽有不同意见,但还是齐声应道:“得令!”
把总看着逐渐接近的十字路口,心中默默祈祷,愿天佑大清,助他们一臂之力。
清军先锋队抵达路口街垒前时,黄矮子再次动员,他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兄弟们,今天有我无敌,萧军师在等着我们的捷报,天父会保佑我们!”
与此同时,夜鸢黎加带领的小队悄然绕到清军后方。他们利用民团哨卡库房内的火药制造了一场爆炸,瞬间将清军的阵型打乱。
爆炸声在清晨的薄雾中显得震耳欲聋,火光瞬间冲天而起,清军骑兵的战马受惊,嘶鸣声此起彼伏,一时间人仰马翻,马上的骑兵手忙脚乱,努力安抚自己的战马,避免四散奔逃。
把总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在原地打了个圈,他稳稳地坐在马背上,安抚了自己的战马,开始观察战场态势。他盯着前方的混乱,脸被爆炸的余波映得通红,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愠怒。
自己一直小心提防,可骑兵还是被偷袭了。
“将军,这爆炸定是太平军所为!”甲哨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他打马来到把总身边,眼神紧盯着队伍侧面库房的火光,“太平军定有伏兵,咱们得小心应对!”乙哨长则紧皱眉头,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眼神中透着不甘:“这帮太平军,竟如此狡猾!将军,咱们得赶紧调整战术,不能让他们得逞!”
把总深吸一口气,手下两名哨长只是粗鄙武夫,没有什么好建议。他逐渐冷静下来,环顾四周,只见自己的骑兵们在爆炸的冲击下虽然有些慌乱,但阵型并没有被打散。他看见战马不安地踢踏着地面,士兵们努力安抚着自己的坐骑。心道:“精锐就是精锐,遇袭没有太过慌乱!”这让他心下稍安,信心陡增。
把总的国字脸上,两只眸子突然一亮。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场的动态:爆炸并不连贯,这说明太平军的炸药不足,这是太平军的通病。再看那道简陋的街垒,并没有传来枪声,这也让他安心不少,对面大概率没有火器。
以骑兵对付没有火器支援的步兵,把总认为自己的胜率又上升了至少三层。
那么唯一可虑的就是那块小高地的伏兵了,他认为哪里必定是有伏兵的,不过小高地上,虽有太平军的旗帜在飘扬,爆炸响起,骑兵慌乱时,小高地上并没有伏兵杀出,他又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犹豫了不到一息,把总便下定了决心。“甲哨长,你带一队人马去探查街垒的虚实,看看太平军的火力部署。”把总沉声下令,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乙哨长,你率本队在后接应,如甲队突破,你部负责扩大战果。”
甲哨长和乙哨长齐声应道:“得令!”两人迅速分头行动。
甲哨长带着一队骑兵小心翼翼地靠近街垒,他们的眼中满是警惕,手中的长矛紧握,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而乙哨长则留在原地,指挥所部骑兵整队,试图择机突击扩大战果,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不时地望向街垒的方向。
把总则骑马立在原地,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的街垒和高地。他的身后是一队主力骑兵。
把总心中飞速权衡着局势,太平军的这次爆炸显然是有预谋的,他们定然在街垒和高地上布下了重兵。他深知,此战关系到能否封住太平军西逃之路,若不能一举击溃,后续主力部队的推进将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