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从项伯营帐迈出的那一刻,阴霾便沉甸甸地压上了心头。项伯那毫不掩饰的野心,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刃,直直地对准了楚国改革的咽喉。他深知,若不及时化解这一危机,楚国的未来必将陷入无尽的黑暗。于是,脚步匆匆,他径直赶往范增的营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寻求亚父的智慧与支持。
踏入营帐,王羽将项伯的种种行径和盘托出,话语间满是忧虑与无奈。范增静静地听着,眼眸中光芒闪烁,待王羽说完,他嘴角一勾,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说一切尽在掌握:“孩子,这事儿你不必操心,交给我来处理。你只管全心全意筹备改革,莫要被这些琐事分了心神。” 说完,范增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丝调侃,“你和虞姬姑娘如今浓情蜜意,也该考虑考虑终身大事了。什么时候办喜事,可别忘了请我喝喜酒啊?” 王羽闻言,脸颊瞬间滚烫,像熟透的番茄,他低下头,羞涩得说不出话来,满心的窘迫被这突如其来的打趣搅得更加慌乱。
在王羽被悲伤笼罩的那段日子里,楚王芈心总是隔三岔五就来探望。他对这位大哥的关心,发自肺腑。如今看到王羽终于走出了阴霾,芈心打心底里感到高兴。他像个调皮的孩子,眼神里透着狡黠,嘴角挂着坏笑,凑到王羽身边,半开玩笑地问道:“大哥,虞姬姐姐什么时候能成为我的嫂子呀?我可都等不及喝喜酒啦!” 王羽被问得手足无措,正想着如何转移话题,恰在此时,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并肩走进营帐。
三人见了王羽,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韩信上前一步,神色认真地说道:“将军,我们此次前来,是向您汇报改革方案的最新进展。” 王羽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入座,神情专注地倾听着三人的汇报。待三人讲完,王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我思考许久,觉得我心里有些想法想与诸位讨论,来完善楚国的体系。”
“在政体架构上,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 ——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它们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三者相互制衡,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我们楚国也可以效仿,将权力合理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此一来,行政效率便能大幅提高。”
“军队架构方面,实行卫所制度,士兵平日里屯田务农,战时奔赴疆场。这种方式既能确保军队的物资供应,又能维持一定的战斗力。我们不妨组建不同的卫所,依据士兵的特长和地域进行划分,加强军事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军队的整体实力。”
“经济架构上,商业昌盛,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起来,统一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我们楚国也应当大力鼓励商业发展,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简化税收制度,以此促进经济的流通与繁荣。”王羽将明朝整体制度照搬过来,众人听后,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在他们的印象里,王羽一直是那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威风凛凛的将军,却从未想过他对改革之事竟有如此全面且独到的见解。
就在这时,楚王芈心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大哥,要不我把王位禅让给你吧?这儿没外人,我自己有多大能耐我心里清楚,外面那些只知道贪图享乐的贵族心里想什么我也明白。但你是我大哥,我是真心实意想把王位让给你。我就盼着以后能衣食无忧,做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要是你不放心,我可以……” 王羽赶忙打断他的话:“只要我还是你大哥,就别再提这些傻话。当初我们是利用了你,可我也向你承诺过,定会保你平安。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你永远都是我的弟弟,我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分毫。”
众人听了,心中感慨万千,再次被王羽的重情重义所打动。楚王芈心眼眶泛红,又哭又笑地说:“你可记住自己说的话!要是你不让我当富家翁,我就去找嫂子告状,要不然就去逗弄我未来的大侄子!我要让我大侄子见到我就怕!哼!” 王羽无奈地笑了,连声应道:“好好好,都依你。” 经此一事,众人对楚王的看法也悄然改变,开始真正认可了他。
这时,大家才猛然意识到,王羽不过才 15 岁,楚王更是只有 13 岁,他们都还只是少年,稚气未脱。在场年纪最大的是范增,其次是萧何,接着是张良,然后是王羽和韩信,楚王年纪最小。若放在现代,他们都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却在这乱世之中,肩负起了改写楚国命运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