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黄金的小鬼子会疯掉,张霄自然很是理解他们的感受,所以还送了三个炸药包,一个放在金库里面,一个放在军营仓库里,最后一个放在小鬼子派遣军司令部办公楼门口。
金库里面的炸药包在银行打开金库大门时爆炸了,场面很血腥,让小鬼子联想起当初沪上正金银行金库的炸弹。
军营里面的炸药包有点大,还在炸药包外围好心放置了一些汽油桶,里面是被汽油浸泡的白糖,所以整个仓库区都变成了火海,殉爆的弹药一直炸了大半天。
至于司令部大楼门口的炸药包并没有爆炸,因为没装雷管,很明显,这是给小鬼子的冷静剂,如果他们不冷静的话,下次就不会忘记装雷管了。
于是所有跳着脚,叫嚣着要疯狂报复的小鬼子将领都闭上了嘴,小钱钱固然可爱,但是小命更可爱。
钱丢了还能再抢,小命丢了就啥都没了。
金陵城里雷声大雨点小,小鬼子折腾一番后就没声音了,毕竟黄金丢了就不可能找回来了,与其费劲去找了无踪迹的黄金,还不如赶紧压榨就在眼前的汉奸,反正夜游神不可能怜悯汉奸吧。
于是只有汉奸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六月,爪哇海战役打响,这代表着漂亮国太平洋舰队终于将战线推到了西太平洋,小鬼子再怎么挣扎,失败都不可避免。
小鬼子终于明白了蓝星第一工业国的可怕,然后又有大聪明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漂亮国不缺钱,但是缺人!
所以要从现在开始转变思路,将有限的资金从海军转向陆军,在每一个岛屿上都建立坚固防线,在关键位置建设战争堡垒。
学习红方的经验,利用坚固工事,蛛网一般的坑道,还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跟漂亮国打防御战,尽可能的消耗漂亮国的士兵,直到漂亮国国内受不了惨重伤亡,就会跟小鬼子谈判,这时候小鬼子就有了一线生机!
小鬼子大本营一阵拳脚交流后,海军惨败,陆军派重新占据了优势,于是小鬼子整个战略大转向。
甚至连华夏占领区和中南半岛占领区都开始推行堡垒政策。
小鬼子忽然从战略进攻转向全面防御,让所有人都感觉有些难以接受,毕竟疯子忽然不疯了的事情可是很稀有的。
但总体来说,这对国府是好事,因为国府也同样没有进攻欲望,小鬼子不打了,国军也乐的如此,两军都猛挖工事,连冷炮都懒得打。
小鬼子经过计算,开始抽调华中、华南侵略军,将这些部队布置到南洋的无数岛屿上,可以想象的到,将来漂亮国想要夺回这些传统殖民地可就要头疼了。
至于华北和关东军,小鬼子自然是不敢动的,毕竟红方可是真正抗战,想要将小鬼子赶下海的。
至于北极熊,他们恨不得立刻将红旗插到白帽山顶上,这是一个从来不嫌国土多的饕餮。
华北的小鬼子也开始执行堡垒政策,这让红方感觉很是棘手,因为红方确实不擅长攻坚。
小鬼子极限收缩,将冀省的兵力全都收缩到京汉线沿路,在每一个火车站都建立坚固工事群,哪怕红方有直瞄火炮,面对密密麻麻的工事群也一样只能望洋兴叹。
至于铁路沿线,小鬼子是能守则守,不能守就不守,铁路能修则修,修不了就算了,火车走不了就用汽车,汽车走不了就用骡马,骡马都走不了就靠空投,有空投都守不住就放弃,等到红方走了,小鬼子再来重新建造工事堡垒。
这种赖皮战术确实挺有效的,但是也让小鬼子占领区的统治彻底崩坏,除了占据的大城市,小鬼子的统治出不了城。
这种状况让小鬼子的经济急剧恶化,华北地区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经济包袱,死死的拖住小鬼子的后腿,但是小鬼子不愿意轻易放弃,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拖住红方,不然放开了手脚的红方,怕是很快就会席卷东北。
小鬼子的应对不能说不对,但是小鬼子似乎有意忘记了,他们是侵略者,是客场作战,而红方是反侵略,是主场,所以红方可以无限制的扩充军事力量,直到彻底压垮小鬼子。
而限制红方扩军的难题有两个,一个是经济,主要就是粮食;另一个是武器弹药,也就是工业生产能力。
而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了,铃木商社和北极熊提供的化工厂已经能大量生产化肥。
民用机械厂的疯狂生长,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基础,而红方手里大量的黄金储备,以及战时对粮食的迫切需求,还有农村合作社政策的推进,让农业机械化得以迅速成长。
至于化工生产的原材料,张霄提供的资源分布地图,为红方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而在军工生产方面,红方的进展更快,毕竟先有铃木商社和格兰公司疯狂走私生产设备,后有北极熊大量提供核心生产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红方的基础武器装备并不缺乏。
再加上从小鬼子手里缴获和走私,从蓝方部队购买,红方扩军速度只取决于训练速度和基层干部数量。
纵观整个冀鲁豫地区,红方已经实现了一般意义上的解放,小鬼子占据的地理面积,只有总面积的两成不到。
这种情况小鬼子还没急,国府先急了,因为一旦红方在广大的农村实行土地合作社改革,蓝方的统治基础就彻底崩塌了。
毕竟现在华夏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九成还多,失去了农村,国府就失去了一切。
而面对这种情况,国府根本没法在政治层面与红方竞争,难道他们能搞土地国有化,能收回地主手里的土地,用劳动力作为股份搞合作社?
如果他们真有魄力这么干,他们就得换个颜色,抛弃地主阶级,扛起红旗来才行!
于是,国府开始从舆论上攻击红方,指责红方越过国府推行违宪的地方政策,是要分裂国家,国府绝不能容忍。
然后下令晋绥军和西北军,要求他们立刻出兵,夺取广大农村的控制权,拨乱反正,清扫红方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