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里的灯光惨白而冰冷,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王科长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蜷缩在椅子上,身体微微颤抖着。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桌上的证据材料,那些他原本以为已经被销毁得干干净净的东西,此刻却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无情地割开了他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主审官李局面无表情地坐在桌子对面,他翻开笔记本,声音平静而冷漠:“2023年7月15日,青河水库项目招标前,你批准了一笔高达5000万的跨境支付,收款方是开曼群岛的‘海星贸易公司’,对吧?”
王科长的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些什么,但喉咙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一点声音。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那天的情景,秦宏伟在私人会所里,满脸笑容地拍着他的肩膀说:“老王啊,你放心,每笔审批都有‘辛苦费’,出了事算我的。”当时,秦宏伟递过来的那张银行卡,上面显示的余额数字让他头晕目眩,那是一个他一辈子工资都无法企及的数目。
“还有这些。”李局面无表情地说道,同时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照片,然后像扔扑克牌一样随意地扔在了桌上。
照片散落开来,其中一张恰好落在了“你”的面前。“你”定睛一看,照片上的人竟然是自己,而且是在温泉山庄与离岸公司财务总监会面的场景。更让“你”吃惊的是,照片里的自己笑得异常谄媚,正亲手将一份审批文件递给对方。
“你在温泉山庄与离岸公司财务总监的会面,每次都带着审批文件,对吧?”李局的声音冷冰冰的,仿佛来自地狱。
“你”的额头上开始冒出冷汗,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这些证据,足够证明你明知资金流向非法,却故意放行,构成滥用职权和受贿罪。”李局的语气越发严厉,他的目光像两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你”。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房间里,检察机关的起诉书正在加急撰写。公诉人林静坐在电脑前,双眼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她的任务是将秦宏伟、张某、王科长等人的罪行,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地呈现在法庭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整个案件都可能会出现漏洞。
“注意看这个时间线。”林静指着表格对身旁的助理说道,“秦宏伟在青河水库工程中收受贿赂,通过王科长的审批将资金转移到境外,再由张某的空壳公司洗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我们要证明他们是共同犯罪。”
助理连连点头,认真地记录着林静所说的每一句话。
开庭前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辩护律师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
秦宏伟的辩护律师神情严肃地推了推眼镜,说道:“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攻击证人证言的可信度上。方玉明是一个污点证人,他的供词很可能存在自保倾向,不可全信。此外,王科长的转账记录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行贿受贿,也许存在合理的商业往来。”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调查组早已掌握了关键证据——秦宏伟在审讯室里的录音。这段录音清晰地记录着他与王科长的对话:“老黄,只要你把钱放出去,每个项目给你3%的抽成,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庭审当天,法庭外挤满了举着“严惩腐败”标语的群众,他们对这起案件充满了关注和愤怒。当王科长被法警带上被告席时,旁听席上传来一阵唏嘘声。
王科长抬起头,目光扫过人群,突然,他的视线停留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个人竟然是他曾经的下属,此刻正举着手机拍摄,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现在宣读起诉书。”随着审判长手中的法槌落下,清脆的敲击声在法庭内回荡,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声音所震撼。
“被告人秦宏伟、张某、王科长……”审判长的声音庄重而严肃,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滥用职权,致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提起公诉。”审判长的话语在法庭内久久回荡,如同一道判决书,将被告人的命运定格。
秦宏伟面如死灰,他的目光空洞地盯着天花板,仿佛那里有什么能够拯救他的东西。然而,他的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五年前在党校讲廉政党课时的情景。那时的他,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廉洁奉公的重要性,台下的掌声如雷贯耳,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可如今,那些曾经的荣耀和掌声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心底深深的恐惧和懊悔。他突然想起了老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娃啊,当官要对得起良心。”这句话,他曾经听过无数遍,但却始终没有真正听进去。
法庭外,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检察院的国徽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陈默静静地站在台阶上,手中握着一份结案报告。他的心情异常沉重,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一个案件的总结,更是对正义的扞卫和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想起三个月前在青河水库溃坝现场看到的惨状 —— 那些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失去亲人的百姓,此刻终于等来了正义的审判。
“走吧,还有下一个案子。” 林薇拍了拍他的肩膀。远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一场与腐败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这一次,没有人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因为在正义的天平上,任何妄图践踏底线的行为,终将付出最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