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眼前一亮:\"小娘子来得巧了,前几日礼部尚书府刚被抄家,宅子正要发卖呢!那位置可好,就在丞相府隔壁的梧桐巷。\"
林一宁心中一喜——丞相府隔壁?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她面上却不露分毫,只道:\"多谢掌柜指点。我先洗漱一番,麻烦送些饭菜上来。\"
房间虽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林一宁放下犼桓,进入空间简单洗漱。
不多时,小二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一碟清炒时蔬,一碗鸡汤,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犼桓跳到桌上,小鼻子抽动着:\"闻着还挺香。\"
林一宁掰了块馒头喂它:\"先凑合吃些,等安顿好了,给你做灵蔬宴。\"
饱餐一顿后,林一宁倒在床上,几乎是头刚沾枕头就睡着了。
穿越过来这一天,又是牢狱又是流放,实在耗神费力。
等再睁开眼,阳光已经西斜。
林一宁伸了个懒腰,发现犼桓正蜷在她枕边睡得香甜。
\"犼桓,我们出去一趟。\"
她把犼桓喊醒起床,用冷水洗了把脸。
按照掌柜的指点,林一宁很快找到了城中最大的牙行。
牙婆姓马,是个精明的中年女子,见林一宁穿着虽普通却气度不凡,立刻热情相迎。
\"小娘子想买什么?\"
林一宁直截了当:\"给我介绍十个下人,听说礼部尚书府的宅子要卖?\"
马牙婆眼睛一亮:\"小娘子消息真灵通!那宅子昨日才挂出来发卖,位置极好,三进三出的院子,还带个小花园。\"
她压低声音,\"因是抄家的宅子,价格也比市价低三成。\"
\"带我去看看。\"林一宁说道。
尚书府坐落在梧桐巷深处,与丞相府仅一墙之隔。
虽然家具陈设已被抄没,但建筑本身保存完好,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处处透着昔日的奢华。
林一宁走了一圈,心中已有计较。
这宅子位置绝佳,后花园的假山旁甚至有个隐蔽的小门,通向一条小巷——若有需要,进出十分方便。
\"多少银子?\"
\"原价至少一万两,现在只要七千两。\"马牙婆搓着手道。
林一宁从袖中取出十张银票:\"七千两买宅子,一百五十两十个下人,另外一百两,请马婆婆帮我办个户籍。\"
马牙婆接过银票,眼睛瞪得溜圆。
这看似普通的小娘子,出手竟如此阔绰!
\"小娘子要办什么户籍?\"
\"游方医师宁远之女宁一,父母双亡,来京城谋生。\"林一宁早已想好说辞,\"越快越好。\"
马牙婆将银票塞进怀里,笑容满面:\"小娘子放心,一个时辰内给您办妥!\"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马牙婆就带着房契、户籍和十个下人的卖身契回来了。
林一宁检查无误后,又额外赏了她十两银子,乐得马牙婆连连保证日后有事尽管找她。
十个下人中,五男五女,都是因主家获罪被发卖的。
林一宁按照马牙婆提供的特长信息,很快分配好了活计——张大山夫妇负责厨房,四个小厮负责打扫浆洗,两个年轻丫鬟负责跑腿,剩下两个壮年女子看门护院。
\"把门口'尚书府'的匾额摘了。\"林一宁吩咐道,\"明日去找人做块新匾,就写'宁府'二字。\"
张大山夫妇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晚饭。
虽然只是简单的三菜一汤,但胜在食材新鲜,味道也不错。
林一宁吃过饭,抱着犼桓来到正房。
这间原本是尚书夫人的住处,如今已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宁宁,以后我们就住这里了吗?\"犼桓跳到大床上打了个滚。
林一宁坐在窗边,望着不远处丞相府的灯火:\"暂时先住这里。等我平反了,带你回皇女府。\"
次日一早,林一宁就忙碌起来。
她带着两个丫鬟去了东市,购置了开医馆所需的一应物品——药材、柜子、诊桌、文房四宝,还有一块上好的楠木匾额,上书\"宁一医馆\"四个大字。
医馆选址在宁府临街的一排倒座房,重新粉刷后焕然一新。
林一宁亲自指挥布置,前厅做诊室,后面隔出个小药房,再往后还有间净室可供针灸或小手术用。
\"主子真要开医馆?\"丫鬟春桃一边擦拭药柜一边好奇地问。
林一宁正在整理药材,闻言笑了笑:\"怎么,我不像会医术的样子?\"
\"不是不是,\"春桃连忙摆手,\"只是没想到主子这么年轻就精通医术。\"
\"我父亲是游方医师,我从小跟着他学医。\"
林一宁随口编造着背景,手上动作不停,将各种药材分门别类放入药柜。
十日后,宁一医馆正式开张。
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锣鼓喧天,只是在门口挂了块布幡,上书\"宁一医馆,专治疑难杂症\"几个大字。
起初,路人只是好奇地张望,却无人敢进。
毕竟这年头,谁会把性命托付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娘子?
直到午时,一个妇人抱着个五六岁的孩子慌慌张张跑来,孩子面色青紫,呼吸急促。
\"大夫!救救我儿!\"妇人哭喊着,\"他突然喘不上气,惠民药局的大夫说没救了!\"
林一宁立刻放下手中活计,将孩子平放在诊床上。
她快速检查了一下,发现孩子喉头水肿,气道几乎完全堵塞。
\"急性喉风,\"林一宁冷静判断,\"需要立刻切开气管。\"
不等妇人回应,林一宁已经从药柜暗格中取出一套精巧的手术工具。
她动作快如闪电,在孩子颈部轻轻一划,插入一根细银管。
顿时,一股气流声响起,孩子的脸色渐渐恢复正常。
围观众人发出一阵惊叹。
那妇人跪地就要磕头,被林一宁扶起。
\"孩子需要观察两日,若不嫌弃,后面有间净室可供休息。\"林一宁说着,写了个药方交给春桃,\"去抓药煎上。\"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一个锦衣公子看在眼里。
上官琰本是偷溜出府去买新出的医书,却被医馆前的热闹吸引。
他站在人群外围,将林一宁救人的全过程尽收眼底,心中震撼不已。
那利落的手法,那镇定的神态,还有那套他从没见过的手术工具——这位女医师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