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根据地的纺织厂开业这天,那叫一个热闹。陈长安站在厂门口,看着\"太行山纺织厂\"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直嘬牙花子:\"这字谁写的?跟鸡爪子挠的似的!\"
\"俺写的!\"李云龙从人堆里挤出来,手里还拎着半瓶地瓜烧,\"咋样?比老总写得好吧?上回他给咱题字,'兵工厂'三个字写错了俩...\"
陈长安赶紧捂住他的嘴:\"你小点声!让老总听见非关你禁闭不可!\"
纺织车间里,二十台改良过的木制纺纱机\"咯吱咯吱\"转得欢实。秀芹带着妇女队的姐妹们正在试机,白色的棉线跟变魔术似的从棉花团里抽出来。老王头蹲在机器旁边,时不时拿旱烟袋敲敲这儿,捅捅那儿。
\"老王,您老这是修机器呢还是拆机器呢?\"陈长安看得心惊肉跳。
\"你懂啥!\"老王头吐了个烟圈,\"这机器跟驴一个脾气,不敲打不干活!\"
李云龙转悠到原料仓库,抓起一把棉花就往兜里塞:\"这棉花不错啊,回头让炊事班给俺絮床新被子...\"
\"放下!\"陈长安一把夺过来,\"总共就五百斤棉花,你当是地主老财家开仓放粮呢?\"
\"这么点棉花够干啥的?\"李云龙撇撇嘴,\"还不够俺独立团一人一条裤衩的...\"
陈长安神秘一笑:\"等着瞧吧,明天就让国统区的布贩子哭爹喊娘!\"
当天晚上,陈长安带着技术组连夜改装机器。小周推着眼镜提建议:\"陈工,我们可以把纱锭转速提高到...\"
\"提啥提!\"陈长安直接上手拧螺丝,\"实践出真知!先拧三圈试试!\"
结果机器\"轰\"的一声,纱锭转得跟陀螺似的,棉花线\"嗖嗖\"往外喷,活像吐丝的蜘蛛精。老王头看得直拍大腿:\"好家伙!这速度,织布跟撒尿似的痛快!\"
第二天一大早,集市上的布摊刚支起来就炸了锅。
\"走过路过别错过啊!'太行山'牌棉布,三块钱一尺!买三尺送鞋面布!\"小战士扯着嗓子吆喝,顺手还抖开一匹布,\"瞅瞅这质量!蚊子站上去都劈叉!\"
赶集的老乡们\"呼啦\"一下围上来。张大娘伸手一摸,惊得直咂嘴:\"哎呦喂!这布细密的,虱子都钻不过去!\"
隔壁国统区来的布贩子老赵脸都绿了。他哆哆嗦嗦地掏出怀里的价目表:\"这...这不可能!我们进价都要八块一尺...\"
李云龙不知从哪冒出来,胳膊底下夹着两匹布:\"老赵啊,要不你也改行吧?来我们根据地,管吃管住还发媳妇!\"
老赵气得直跺脚:\"你们...你们这是扰乱市场!我要去告官!\"
\"告啊!\"陈长安乐呵呵地递过一纸文书,\"看清楚喽,这是我们边区政府的经营许可证,盖着大红章呢!\"
老赵定睛一看,文书背面还写着行小字:\"持此证者可享受免费劳动改造待遇\"。吓得他扭头就跑,鞋都掉了一只。
不到半天功夫,集市上的国统区布摊全关门了。有个布贩子临走时哭得稀里哗啦:\"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家里还有三仓库洋布呢...\"
李云龙在后面补刀:\"留着给你孙子当尿布吧!\"
山城方面很快就坐不住了。孔部长在办公室里摔了第三个茶杯:\"派经济特派员!立刻!马上!按售价50%征税!\"
特派员王德福坐着八抬大轿来到根据地,金丝眼镜擦得锃亮,公文包鼓鼓囊囊装满了税票。他刚下轿子就摆起官架子:\"根据《战时物资管制法》第...\"
\"管你娘的法!\"张大娘一匹布甩过去,正好罩在他头上,\"老娘纺的布,凭啥给你交税?\"
王德福还没反应过来,李大爷又甩过来一匹:\"就是!这布是老子的血汗!\"
眨眼功夫,十几匹布\"噼里啪啦\"往特派员身上招呼。红的绿的蓝的紫的,裹得那叫一个严实,就剩俩鼻孔出气。最后捆得跟粽子似的,身上还挂着个布条:\"此物系国府特派员,拾到请送回山城,运费到付\"。
李云龙全程蹲在旁边嗑瓜子,末了还遗憾地摇头:\"缠得不够艺术啊...应该再打个蝴蝶结...\"
陈长安在实验室里又搞出新花样。他拿着水壶往一块布上\"哗啦啦\"地浇,水珠\"噼里啪啦\"全滚下来了。
\"防水帆布!\"陈长安得意地抖了抖,\"做帐篷、雨衣都行!\"
李云龙眼珠子一转:\"老陈!给我来五百匹!\"
\"你要这么多干啥?\"
\"嘿嘿...\"李云龙笑得贼兮兮的,\"鬼子的侦察机不是天天在头上转悠吗?咱拿这个把炮位全盖上!\"
三天后,日军飞行员山本少佐在天上直揉眼睛:\"八嘎!昨天这里明明有个炮兵阵地,怎么变成白菜地了?!\"
地面上,李云龙躲在帆布底下啃黄瓜:\"小鬼子,你爷爷在这儿呢!\"说完还\"咔嚓\"咬了口黄瓜,汁水溅了旁边战士一脸。
后来有人发现,每匹\"太行山\"棉布的边角暗纹里,都织着一行小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