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淮鹤扶着他母亲宜嘉郡主往前走着,却并未说出谢思宜的身份,“一个小官之女,儿子之前捡到她的香囊,派人还给了她。”
陆淮鹤很清楚自己的母亲,只要在她面前提及谢思宜,她定会认为是谢思宜想要勾引他。
陆淮鹤心中自有打算,所以目前他会尽力避免在宜嘉郡主面前提到谢思宜。
果不其然,在听见陆淮鹤回答后,宜嘉郡主面上轻笑一声:“你做得不错。”
心中却是想着,香囊怕就是那小官之女故意扔下让陆淮鹤捡到的,想要以此来攀上他!
两人进了齐王府后,宜嘉郡主跟着引路的丫鬟去了内院。
她听闻今日皇后也会来,见丫鬟带着她绕了好几段路,更是印证了心中想法。
果不其然,刚到一厢房外,就看见了皇后宫里的人在外守着。
“宜嘉郡主。”宫女朝她行礼,宜嘉郡主颔首回应。
随即,便跟着往里走。
走进堂间,便看见皇后和齐王妃坐在上首。
她视线下移,竟是在皇后下方看见了一个她最厌恶之人。
“臣妇见过皇后娘娘,齐王妃。”宜嘉郡主朝上首二人行礼。
谢思宜则从皇后下方站起,看向她道:“宜嘉郡主。”
皇后和齐王妃在,宜嘉郡主只好忍着不喜,同谢思宜颔首。
如宜嘉郡主厌恶谢思宜,谢思宜同样也不喜她。
两人各坐一边,坐下后都是你不看我我不看你。
齐王妃察觉到两人关系紧张,有些忧心地看了谢思宜一眼。
谢思宜见齐王妃看着自己,弯起唇角朝她笑了笑。
她虽不知齐王妃那担忧的眼神是因何,但她对齐王妃印象不差,也乐意回之一笑。
谢思宜在椅子上端坐着,这屋子里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贵妇人。
向皇后和齐王妃请安后,又都被安置去了别处。
只留下几个宗亲和谢思宜在堂间。
见人都已到齐,皇后便开口说道:“半个月前,燕国公和几位宗亲被带到陛下跟前的事,各位可还记得?”
“记得。”众人应着,看着是多少知道些内幕。
可唯独谢思宜对此事全然不知,她表情平静跟着应声。
但眼底还是迷茫更甚。
当日萧珩说是沈贵妃拦他出宫,皇后为此事见她,也应是为沈贵妃。
可其他人同沈贵妃又有何干系?
谢思宜沉下心思,等待着皇后的后续。
“当日之事因宗亲而起,陛下小惩也只是为不寒了忠臣之心。然朝堂上下宗亲之间,不应有过多隔阂。”
皇后说着,突然揉了揉眉心,道:“陛下忧心此事,久久不能入眠。沈贵妃闻此事后,为解陛下忧虑,便向本宫、向陛下提议——”
皇后停顿了许久,才继续说道:“沈贵妃提议,让其余人拜燕国公为师!若不愿者,可由家中姊妹代行。只是家中姊妹则是交由燕国公夫人代为教导。”
此话一出,众人嘘声几息,随即又都炸开了锅。
“皇后娘娘,此等荒谬之言,陛下也应了吗?”有一人直接问皇后。
皇后颔首,若非如此她今日就不会来跑这么一趟。
萧珩年少有为,如今又官拜大理寺卿,拜他为师属实是不少人的幸运。
但于这些个皇室宗亲而言,却并非幸事。
毕竟当日那些宗室子以为萧珩在叛贼一事上出了差错,位置坐不稳了,便不顾忌其身份,公然挑衅闹事。
后来闹到陛下那里,受了罚后,更看不惯萧珩了!
如今若要他们拜萧珩为师,怕是杀了他们也恕难从命。
陛下当日也觉此事不妥,但沈贵妃又提议说让家中姊妹代行,两相对比,陛下便松了口。
毕竟这些个宗亲里面,哪个不是家中儿女甚多,寻个庶出的姑娘,送到燕国公府,既向陛下服了软又不伤了那些男儿的面子。
只是可惜了燕国公夫人……
想到此,皇后不免多看了谢思宜几眼。
既要教导,不免就会把那些个女儿家引进国公府。
若是在家中不得宠心思又多的,难保不会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来。
毕竟萧珩后院,也就谢思宜一个夫人。况且论出身,谢思宜恐还比不得她们。
谢思宜如今成婚才一年,若萧珩不曾守住本心,国公府后院就要多出几个人来了!
胆大些的,甚至可能威胁她的地位!
……
“皇后娘娘,家中姊妹代行,可有限同胞姊妹?”有人问起此事,她也想到了这姊妹代行,也并非要自己嫡出的孩子。
把人送出去,保全了自个儿子的体面,又不会得罪了皇帝和燕国公。
至于这燕国公夫人是好是坏,又同她有什么关系。
那些个庶女若有本事,就自己给自己挣个高嫁来,若是不能,就当过去体验一番。
有燕国公做面上的师傅,之后婚嫁也能沾上点光。
皇后听到这般问,只摇了摇头:“并无限制。”
“臣妇明白了,臣妇回去后定当同家中女儿说明此事。”
有一人带了头,剩下也都顺着意应下。
只有宜嘉郡主久久不曾说话。
毕竟她家里可没多的孩子。
但旁人都应了,她不应不妥。
宜嘉郡主想着,自己儿子拜萧珩为师是绝对不可能的!
宜嘉郡主愁了片刻,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
既然没有姊妹,她就给鹤儿认个姊妹来。
反正她儿子也当不了多久的陆家人了,把他们陆家的外侄女改个名,不正好延续了他们陆家的血脉!
而且那姑娘,容貌上佳,骨子里也是个爱慕虚荣的。
若是能有本事把谢思宜给挤下去……
想到此,宜嘉郡主脸上的笑意更甚。
谢思宜本没注意,但宜嘉郡主就坐在她对侧,她稍一抬眼便能看见她。
此时见她满脸带笑,只觉得渗人得很。
宜嘉郡主嚣张跋扈,镏铢必较,不是个好相与的。
但她家只有陆淮鹤一子,应是不会送女子过来。
只是一想到接下来要面临的情况,谢思宜只觉一个头两个大。
沈贵妃如此提议,就是想让国公府闹出些笑话。
不论是当日的宗室子,还是之后的宗室女,怕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谢思宜垂下眼眸,在心中默默叹气。
皇后见旁人都应了,便也问谢思宜一句:“燕国公夫人觉此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