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
孙悟空怪叫两声,攀着树枝在山林间纵跃。同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如此耍了几日,却不见观音菩萨寻来,心中暗笑:怕是观音菩萨还未发现我已出世。且由着他去,反正我也不曾耍够,玩上几日再说。
再说观音菩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如来佛祖虽未责备他,可语气多有不满。众佛陀言语间夹枪带棒,皆怪他办事不利。
带着怒火,观音菩萨再度折返花果山,却见山巅空空如也,混沌石不知去向。他大惊失色,怔愣当场。
龙女见他脸色难看,心中发笑,开口提醒:“菩萨,花果山处处是生灵,我们唤一只开了灵智的过来,一问便知。”
观音菩萨压下心头不祥的预感,开口唤道:“通背猿猴何在?”
通臂猿猴闻召赶来,见到观音菩萨纳头便拜:“小的拜见观音菩萨,不知菩萨唤小的前来所为何事?”
“我且问你,那块仙石去了何处?”
“仙石?”通臂猿猴扭头看去,这一看心好悬跳出来。菩萨命他在此地等候,等那石猴出世,引着他吃下山间野果,坏他的先天之气。石头没了,猴子也不见了,他该如何交差?
“这,小的不知。”通背猿猴瑟缩在地上发抖,不敢看观音菩萨的脸色。
龙女如坠冰窖,她知晓佛门算计灵明石猴,却不知算计的这般深。还未出世,便要坏他先天之气,斩断他的前路。
想到通背猿猴另有用处,观音菩萨忍下这口气,冷声喝道:“你且退下。”
观音菩萨面慈心善,龙女何曾见过他暴跳如雷的样子?不由得后退半步,拉开距离。
观音菩萨低头掐算,一番推演之后哑然而笑:“灵明石猴孱弱不堪,出世悄无声息,出世之后混在猴群中四处戏耍,不堪大用。”
龙女蹙眉,再不堪大用,你们也要在他身上谋求功德。抢别人饭吃,刚拿起筷子便骂娘,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通背猿猴。”
通背猿猴刚下山,闻言转身往回走。待到菩萨跟前,气喘吁吁的跪在地上,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灵明石猴已经出世,如今同一群野猴子在山涧中玩耍。你将他引到水帘洞中,奉他为大王。”
“是……”
龙女强装镇定,低声问:“菩萨,可要引着他吃野果?”
观音菩萨勾起嘴角,低声说:“不必了,他出世多日,饮涧泉觅树果,早已破掉先天之气。”
他哪里知道,孙悟空饮得是琼浆玉露,吃的是蟠桃火枣。
莲台飘然而去,龙女回首望着花果山,心中盘算着如何给妖皇送信。
通背猿猴得观音菩萨指点,去山涧寻石猴,见他真的在此地,偷偷松了口气。
他混入猴群,凑在孙悟空身边戏耍一番,这才开口:“也不知这股水从何而来?不如我们顺着水流向上攀爬,去寻源头吧?”
孙悟空等的就是这句话,凑到那通背猿猴身边,笑着说:“走,我们一同去。”
这一喊,群猴呼朋唤友,顺涧爬山,直奔源流而去。
这条路孙悟空熟悉的很,率先爬到山顶,指着源头说:“原来是一股瀑布飞泉。”
一派白虹起,千寻雷浪飞。
通背猿猴拍着胸口,待喘匀那口气,高声问道:“谁敢钻进去寻源头,只要能活着出来,我等便奉他为王。”
连呼三声,孙悟空也不肯理,挂在树上等着看好戏。
通背猿猴见孙悟空不上当,厚着脸皮凑过去说:“我见你身强力壮,不如你做个先锋?”
“不去,不去……”尾巴勾住树枝,孙悟空左摆右荡,笑嘻嘻的说:“我刚出世不久,还是个孩子。”
“哎?”通背猿猴一时语塞,这猴子怎不按观音菩萨说的走?
孙悟空眼睛一转,有心捉弄通背猿猴,遂开口:“不如你做先锋,只要你肯去,我定跟着去。”
通背猿猴不敢不应,结结巴巴应道:“那,那成吧!”
“好!”
片刻功夫,山顶猴族齐聚,听闻通背猿猴愿做先锋,齐声叫好。
通背猿猴抓住藤蔓,用力向对岸荡去,可水流湍急,还没反应过来,便顺着水流落入山涧之中。
孙悟空落到地上,捧腹大笑。通背猿猴受观音菩萨差遣,处处挖坑,等着他跳。孙悟空只是作弄他一番,并未伤通背猿猴性命,已是有仁爱之心。
“还是我来吧!”
孙悟空来到崖边,纵身一跃,径直跳入瀑布中。
花果山水帘洞,称一句神仙府邸也不为过,孙悟空只是略停片刻,便折身冲出去。
众猴见他出来,立时将他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勿要吵闹,都听我说。”孙悟空寻了一块巨石跳上去,叉着腰高声说:“里头没水,原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天造地设的家当。”
通背猿猴气喘吁吁的爬上来,抖落水珠,急声问道:“何以见得?”
孙悟空见他这般狼狈,掩嘴偷笑,片刻才说:“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蔽门户的。桥边有花有草,里头是一座石房子。石锅、石灶、石盆、石碗……”
众猴听得入了迷,知道此地乃是花果山水帘洞,尽皆露出向往之色。又听里是个安身之所,能容千百口老小,更是喜不自胜。
这次不等通背猿猴催促,孙悟空领着众猴跳入水帘洞。
众猴哪里见过这等洞天福地?争石锅,抢石盆,闹得不可开交。孙悟空坐在正当中冷眼旁观,称王之事只字不提。
他可以不提,通背猿猴却不能干看着,收好千辛万苦夺过来的石碗,高声说:“诸位听我一言,方才我说谁能活着走出水帘洞,便立谁为王。
这位石猴兄弟好本事,领着我们在此处安家扎寨,我们应当信守诺言,拜他为王。”
众猴闻言顾不得吵闹,序齿排班,纳头高呼:“拜见千岁大王。”
这些事孙悟空已历过一遭,抬手说道:“起来吧!我名唤美猴王,你们立我为王,我自然不能亏待你们。”
无规矩不成方圆,孙悟空领着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了君臣佐使,自此称王。
猴群得过且过本无章法,故而冬日最难捱。孙悟空领着他们在山间四处搜寻,寻可过冬的野果。又教他们耕地种菜,秋储冬藏。如此三五百载,猴群富足,又壮大许多。
孙悟空整日玩乐,生老病死之事一概不提。猴子年迈,他便在酒中掺入一些仙草,为老猴子延寿。
待观音菩萨察觉到不对之时,花果山上处处都是猴子,逼得虎豹搬家,鸟鹿遁走。
观音菩萨不由气急,吩咐通背猿猴提及阎王,欲引孙悟空下山拜师。
孙悟空吃了太多亏,怎会轻易上当?故而应道:“什么阎王?我从未听说过。”
“大王,我们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暗中却有阎王老子管。大限将至,谁又能逃脱得了?”
“胡说。”孙悟空斥责道:“我做大王百载,从未见谁被阎王擒走。”
“怎……”通背猿猴刚起了个头,却发现自美猴王做了大王,山中猴子个个长寿。
众猴闻言,皆言有大王在,阎王不足为虑。通背猿猴愁白了毛发,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