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肥皂和香皂的显着效果还吸引了晏北首富戚常家。他是和刘三哥一起来的。而且没有打招呼直接骑马来到了宋家庄。
他俩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制作肥皂的流水线,对宋喜雨这个小丫头更是刮目相看。
之后,在宋家的大餐厅里,美美地吃了一顿果木烤鸭之后,戚常家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想包圆宋家肥皂工坊的所有产品,在大云国以及周边国家,进行独家经营。
宋喜雨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好,虽说减少了一些经济利益,但是很好地保护了宋家的安全。有戚家这样的参天大树参与肥皂香皂的生意,宋家利用批发价薄利多销,也很有赚头。
最后,双方定下的价钱是肥皂二两银子一块,香皂五两银子一块。戚常家说了,做生意首先就要瞄准兜里有钱的富贵人家。肥皂和香皂都是消耗品,只要他们用上一次,就会永远成为长长久久的用户。他要把肥皂和香皂打造成富人们身份的象征。
第一批戚家就拉走了肥皂两万块,香皂一万块。
大姑父瘫软在椅子上,看着手里的银票,觉得自己就是做了一场梦。九万两银子,就这么到手了?这可是九万两啊!他家往上数到八代祖宗,加在一起有谁见过这么多的钱?
宋家的每一个人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才几天,宋家的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达到了超出每个人的承受能力的程度。大家看着雨宝,就像看一个金娃娃一样。你说宋家怎么就这么幸运,生出雨宝这样了不起的孩子呢?
爹不由得坐直了身体,娘也抿着嘴有点羞答答。不想奶的一句话石破天惊:“雨宝这孩子,就是集中了我和她爷的优点,发扬光大!”
宋喜雨微微一笑:“那当然!没有爷奶爹娘,没有对我好的每一个宋家人,哪有我雨宝幸福的每一天!放心吧,咱们宋家以后大把挣钱的日子在后面呢!这仅仅是开始!咱们宋家越团结,挣的钱就越多!爷和奶你们就负责保养好身体,我一定让你们成为全大云国最幸福的老头老太太!”
宋喜雨又说:“我已经和曲掌柜商量好了,明天,咱们就去飞马牙行,神不知鬼不觉买几个庄子。到时候,让堂哥、堂姐、表姐、表弟的名下,都有庄子铺子,几辈子都衣食无忧!”
说完,宋喜雨还指着颜宝对二姑说:“二姑,我现在就给颜宝攒嫁妆!”
她的话不仅让二姑两口子泪目,也让每一个宋家人都感动得落泪。
理顺了肥皂工坊的枝枝杈杈,看着肥皂工坊走上正轨,宋喜雨马不停蹄,又带着二姑父,搞起了发豆芽这个产业。这也算是给宋家庄的家家户户多一个创收的路子吧。
在宋喜雨自己房子的厨房里,二姑父一家三口,正满心好奇地瞧着见多识广的雨宝在演示怎么发豆芽。
宋喜雨身旁,摆着几样简单器具:一个瓦盆、一小罐绿豆、一块湿布。她先将绿豆倒入瓦盆,清水缓缓没过,绿豆在水中翻滚,发出细微声响。二姑父看得目不转睛,二姑抱着颜宝更是挤到前面,脸上满是疑问。
“雨宝,为啥要用瓦盆?用木盆行不行”二姑忍不住,出声问道。宋喜雨笑着解释:“这瓦盆透气,豆芽才长得好。当然啦,如果没有瓦盆,木盆也不错。”二姑这才恍然大悟,不住点头。
浸泡一段时间后,宋喜雨把水沥干,用湿布将绿豆严严实盖住。“这湿布可重要喽,既能保湿,又能遮光,豆芽不见光,才长得嫩。”宋喜雨边操作边耐心讲解。
二姑两口子迫不及待也动手尝试,学着宋喜雨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处理绿豆。
接下来几天,小小的厨房里弥漫着别样的期待。二姑和二姑父时不时过来查看一下豆芽,满心欢喜地看着豆芽一点点冒尖、变长。一直等到豆芽长成,洁白的芽尖顶破豆皮,像是一片生机盎然的小森林。
当第一批豆芽长成,宋喜雨精神抖擞下了厨房。宋家人,还有曹猎户和两位村长,都在餐厅翘首期待。如果豆芽这个事能在宋家庄的家家户户推广起来,这就是家家户户又多了一个赚钱的聚宝盆,所以他们都心痒难耐,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这豆芽到底是什么味儿。
宋喜雨也是积极开动脑筋,把凡是能想到的跟豆芽有关的菜,都做了出来:醋溜豆芽、豆芽炒韭菜、豆芽炒鸡蛋、豆芽炒肉、豆芽炒香干、酸辣豆芽、豆芽卷饼、水煮鱼、凉拌豆芽、豆芽炒鸡丝、豆芽肉丁包子、豆芽拌饭、豆芽肉龙,林林总总,摆了满满当当的四张桌子。
宋喜雨右腿往后一屈,右手一伸,做了一个调皮的“请”的手势,所有的人都开动起来。
起初的十几二十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都是这盘菜尝一尝,那盘菜尝一尝,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
当桌上的每一盘菜,都剩下不到一半的时候,每个人都踊跃发言,陈述着自己对于豆芽这种新食材的心得体会。
爷说:“雨宝,豆芽这东西,口感脆嫩,也咬得动,吃起来特别的清淡,我很喜欢。”
宋村长:“我觉得醋溜豆芽这道菜绝了!酸爽开胃,让人越吃越爱吃!”
田老大夫:“我觉得这个豆芽和韭菜的搭配,是黄金搭档,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男女老少吃起来都适合。”
宋喜雨说:“大家觉得把豆芽这种食材推到晏北的各家酒楼,前景怎么样?”
“行!一定能赚到钱!”大家异口同声。
宋喜雨一笑:“为了让咱们村的人,能把豆芽这份钱赚得长久一些,我们还得做好保密工作。第一,凡是参与的人家,要签保密协议。如果因为谁家的原因,把这本身就挺简单的技术泄露出去,砸了大家的饭碗,那么就自动离开宋家庄。“
“第二,凡是卖出去的豆芽,都要掐去头尾,让外人看不出来这是什么,自然也无法模仿。咱们就给豆芽起个新名,叫‘掐菜’。”宋喜雨手里还拿了一根新鲜的豆芽做着示范。
“‘掐菜’?”众人重复着,传看着这一根如玉石一般莹润的豆芽,都觉得这个新名字恰如其分。
宋喜雨又说:“当然,这掐下来的头尾,咱们自家是完全可以吃的,这样的好东西,也不应该浪费不是?”